APP下载

我是一片瓦

2011-07-29乔叶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1年5期
关键词:灰瓦瓦楞成片

乔叶

瓦。第一次让这个字成为一篇文章的第一个字,一种沉稳的、湿润的感觉从心底氤氲升起。同时又一次骄傲于汉字的神奇:这个瓦,本身不就是一只神形毕肖的瓦吗?

字典里,瓦的解释很简单:铺屋顶用的建筑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相关词组有:瓦当,瓦工,瓦灰,瓦匠,瓦楞,瓦砾……

久违了,瓦。

夏夜,我和几个朋友相约于郑州“瓦库”。坐在露天的最顶层,清风在身,明月在上,红酒在口,香茶在壶,眼里是朋友的笑意,耳里是隐隐的樂声——我不禁惊异,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有别于我素日以为的郑州。

客人不多,有的清谈,有的下棋,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

最多的,就是瓦。青瓦,红瓦,灰瓦,大瓦,小瓦,一帧一帧的瓦窗,整面整面的瓦墙,我们位于的顶层,则有成片成片的瓦顶……不期然间,在任何一个角落里,你都会看到瓦的身影。它静静地待在那里,温和地沉默着。

还有专门用来签名和题字的瓦,内容各种各样:上房揭瓦;美丽的瓦;来看瓦吧……

忽然想,如果让我写,我写的也许是:我是一片瓦。

五间青砖灰瓦的房子,曾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不动产,它如一件巨大的粗布衣衫,给我们全家以最简陋的也是最坚实的温暖包裹。生活在瓦下,但平时感觉不到瓦的存在。只有下雨的时候,我在屋檐下玩耍,伸出双手,任雨在掌心汇聚如歌,偶尔会听到母亲叹息:该揭瓦了。我便知道:房顶某个地方漏雨了。于是,天晴以后,父亲便会找来泥瓦匠上房,揭开某个部分的瓦,在瓦下搪上一些泥巴,再把那些瓦盖上去。雨再来的时候,我们的房子便没有任何破绽可寻。

渐渐长大,到了调皮的年龄,有一次,曾悄悄顺着院墙爬到房顶,去采摘一棵已经长成的胖胖瓦松,被母亲发现后自然是一顿狠狠的呵斥:小女孩家家的,怎么那么野呢!

但是感觉真的很好——那是我第一次登上了乡村的高处。

后来,有意无意地,我开始看房顶,也就是看瓦。

阳光落在瓦上,被一节节隔断,似乎也有了瓦的节律。也许只能用瓦本身来形容这种节律的奇妙:一瓦一瓦。瓦上的雨,顺着瓦垄流下,如细微的河流,湍急率性。瓦上的霜,如一袭轻俏的纱衣,美固然是美,但天一晴就被太阳收去了,宛如稍纵即逝的梦。雪的时间则要长得多。因落得高,没有脚能踩得到,因此它以奢侈的晶莹堆积在那里,久久不化。即使化,也是先朝阳后背阴,一点点地化,化,化呀化,如一幅被谁神秘篡改的图。而瓦楞上的冰凌则是最诱人的。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宽宽窄窄,透透亮亮……从它下面走过,我会很顺手地掰下一块噙在嘴里。这也就是我冬天的下午茶了——有天空的味道呢。

瓦上还有什么呢?梧桐的落叶,晾晒的干菜,对了,还有鸟。鸽子,麻雀,喜鹊,燕子……以及那些我不知道名字的鸟儿。瓦上是它们的广场。它们散步,休息,谈恋爱,窃窃私语。偶尔,它们的目光也会与我遥遥相对,相顾无语。

瓦上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啊。

我在瓦下,生活了多年。后来,到了城市。

乡村是一方巨大的瓦库。我是一片出库的瓦。

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从不曾让我忘记自己的来处。

我知道,这个城市里还有许多如我这样的瓦。

我是一片瓦。

你呢?

(选自《大河报》)

猜你喜欢

灰瓦瓦楞成片
2024 华南国际瓦楞展
2023中国国际瓦楞展
春游路上创意照
乡土建筑的单元式转译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创作实践
自然资源部:存在大量闲置土地的 不得批准“成片开发”征收
河湟地区城市旧建筑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巷片区改造项目为例
青青瓦楞草
炼化装置大型钢构架成片、成框预制积木式安装法
技术进步推动瓦楞包装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