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1-07-27嵇春妹
嵇春妹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
脑外伤综合征是常见的头部外伤后的表现[1-2]。常在头部受伤3个月后,仍然存在或者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昏、头痛、疲乏、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精力及工作能力下降、心悸、多汗、性功能下降等。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大多数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笔者对我院2005~2010年门诊和病房收治的100例颅脑伤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手段,降低了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2010年在我院接受脑外伤综合征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20~64岁,平均42岁;病程4~13个月,平均5.1个月;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24例,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头昏、血压波动、性功能下降)52例,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情绪不稳定、容易疲倦、易激动、喜怒无常)26例。
1.2 脑外伤的心理状态
1.2.1 抑郁 表现为缄默,主动活动少,食欲减退,甚至拒食、拒服药物,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在锻炼时也表现出强烈的不耐烦的抵抗情绪;有些则会自暴自弃,懊悔当时的一时不小心,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累人累物;有的由于脑外伤手术使颅骨凹陷,被人嘲笑;有的家属对患者缺乏关心和照顾,使其产生孤独、苦闷和抑郁心理。
1.2.2 恐惧 这些人在颅脑外伤早期即存在心理应激,所表现出的症状反映他们对意外的焦虑,对疾病以及对脑结构可能遭受损伤的恐惧。出院后患者依然担心如手术、各种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而影响以后的工作及生活,因头痛影响睡眠,造成工作及生活质量下降,因而产生恐惧心理,有的人由于担心受到朋友的嘲笑、上司的责备,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造成机体对头痛、失眠敏感性增加,诱发脑外伤综合征的发生。
1.2.3 焦虑 患者大多数不能认识自己的疾病,从而多方求医,进一步加重了心理障碍。
1.2.4 性格脆弱 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尤其再受到伤害以后,性格脆弱更容易出现,头昏、头痛的情况更易频繁出现。
1.3 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1.3.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需保持病房的安静、光线明暗适宜、尽量避免打扰患者。很多脑外伤综合征的患者存在记忆和智能障碍,不能正确地描述症状,因此所反映的症状较为隐蔽,不典型和多病共存,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全面仔细观察。对慢性期患者不要改变原有生活习惯,例如早起、洗漱、进食、物品放置等均可顺其自然。不要牵强患者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增强患者的责任心及主动性,如保持床头桌椅清洁、摆放有序,定时扫地等。不要打乱患者原有的饮食、睡眠规律,顺期自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的患者具有精神症状,对于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控制,避免精神症状的发作。增强患者的营养状况,补充水分及各种营养成分,对于不能经口摄食的患者,必要时予以鼻饲,或通过静脉给予必要的营养。
1.3.2 要注意运用支持性心理护理的基本技术 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对患者的病痛表示关注、耐心开导、解除忧虑,使患者树立信心。针对不同表现的患者,给予支持和指导,尤其对那些恐惧自己患上“脑外伤后遗症”而多方求医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在伤前或伤后曾经按受过不少错误的概念,特别是医源性的不良影响,例如,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恰当的议论、不经心的治疗和不耐烦的态度,都会造成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因素。要从医学角度加以解释,使患者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减轻其消极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重新走入社会。对焦虑心理患者,通过电话访视,启发患者从内心深处讲述自己的顾虑尊重、关怀患者,并加强沟通。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性质,解除顾虑,详细了解患者以及家属和朋友等情况,以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解决实际问题。促使早日恢复健康。
1.3.3 心理护理 对脑外伤所致人格改变患者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能用过激的言语指出患者存在的人格障碍,要逐步让患者认识自己存在的人格问题,慢慢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不要期待患者在短时间内将问题完全解决。对于患者家属,认为患者没有疾病,甚至在伪装,需注意做好其家属和朋友的工作,让他们正确对待患者的病态行为,从而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1.3.4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若一时不能胜任原有的工作,可以让患者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主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保持情绪稳定、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睦的家庭,使之尽早康复。
1.4 心理测评工具
采用 SCL-90自评量表[3],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 SCL-90)共有90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分五级评分,是神经症状及心理咨询门诊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自评量表,所包含的精神症状学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感觉、行为、情感、意识、思维、以及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SCL-90自评量表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被试患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SCL-90分值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脑外伤综合征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项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早期护理干预后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护理干预后脑外伤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见表1。
3 讨论
脑外伤患者在急性创伤恢复之后,仍存在许多自觉症状,甚至长期不能消除,但通过CT、MRI等检查,临床上又没有客观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此类患者的颅脑损伤往往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总体恢复较好,但总是存在头昏及一些程度不一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当患者此类症状持续至伤后3个月以上仍无明显改善,称之为脑外伤综合征。以往对此类患者称为脑外伤后神经官能症或脑震荡后遗症,但是对其发病原因究竟属于功能性还是器质性,无法给予明确的定论。患者的社会影响、心身因素以及患者所处的生活、工作环境是否安定均与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已经有大量的病例统计,患者的个人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因素在脑外伤综合征的病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4-5]。患者往往因牵涉到伤情鉴定、经济赔偿、法律诉讼、个人前途受影响而苦恼,承受外伤的遭遇,疾病的痛苦。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药物处理通常给予镇静、神经营养药物等,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患者的症状改善不明显,此时护理干预在患者的康复中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6-7]。本文通过早期护理干预,通过SCL-90自评量表心理测评方法,显著改善了脑外伤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CL90分值与国内常模量表对比()
表1 脑外伤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CL90分值与国内常模量表对比()
项目 干预前176.03±29.1028.54±17.213.71±0.522.07±0.492.31±0.452.13±0.421.98±0.391.81±0.422.03±0.551.89±0.411.85±0.591.72±0.33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干预后134.11±23.1825.03±15.282.57±0.591.47±0.391.69±0.471.69±0.461.47±0.511.40±0.391.49±0.511.27±0.431.51±0.531.30±0.39国内常模(n=100)129.96±38.7624.92±18.412.60±0.591.42±0.521.46±0.451.39±0.371.36±0.401.30±0.411.34±0.391.12±0.311.20±0.301.16±0.32
[1]Meares S,Shores EA,Taylor AJ,et al.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does not predict acute postconcussion syndrome [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8,79(3):300-306.
[2]Ilya S,Zia R.Propofol infusion syndrome:a case of increasing morbidity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J].Am J Crit Care,2008,16:82-85.
[3]Bonicatto M,Dew A.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in an Argentine population sample.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J].1997,32(6):332-338.
[4]Priest H.Effective psychological care for physically ill patients in hospi tal[J].Nursing Standard,2010,24(44):48-56.
[5]Lopez NA, Rios A. Importance of introduction of a psychological careunit in a liver transplantation unit [J].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2010,42:302-305.
[6]覃瑜.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及其护理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0):1593,1596.
[7]陈春萍.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