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路”舆情分析师:一些心得,几点忠告

2011-07-27刘鹏飞

中国记者 2011年9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

◇/ 刘鹏飞

似记者而不同

舆情分析师职业的诞生,来源于互联网海量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匿名性、开放性和复杂性,与人们时间、精力、技巧、经验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职业和社会分工来源于我国网络舆论场发达和社会精确信息需求旺盛的现实,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刚刚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明白从何方来,才能明白到何处去。这就是舆情分析师的工作和编辑记者相似却又有质的不同的原因。

从事舆情工作,首先要对职业有清晰的定位,做好职业规划。目前,国内舆情分析师主要来自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教育背景,和媒体较接近。但舆情分析师和记者相比,除了具备网络热点事件生成和传播的调查能力,更强调分析研究和危机管理思维,并把这种意识进行长期的专业化积累与提升,最终成长为专家型人才。

其次,稳定的价值观是舆情分析师从业的坐标和指南针。面对舆情行业纷繁复杂的局面,舆情工作一方面因推动了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获得舆论的肯定,另一方面因市场公关公司带来灰色地带而使舆情工作蒙受非议。对此,无论服务于公共舆情研究机构还是企业舆情服务公司,舆情分析师都要尊重事实和法律,服从于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舆情分析师如同记者,都要形成行业自律与他律机制,坚守职业道德,为有关部门和企业揭示社会舆论传播和舆情应对规律,对群众、消费者和社会负责,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作为第三方,舆情分析师能否在服务于企业的同时帮企业服务好消费者,在服务于政府的同时帮政府服务于人民群众,是舆情分析师基本的职业价值标准,是舆情职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政府、企业舆情危机管理的最高策略。

国内知名舆情研究机构都定期发布公共报告,本身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而这正是政府、企业和舆情机构公信力的重要来源。

再者,舆情分析师要对本职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投身市场化舆情服务的新人更应该重视。因为舆情报告的信息全部来源于公开的互联网,舆情分析师通过对互联网信息进行二次搜集与加工,形成舆情报告,不但没有丝毫破坏互联网信息公开的完整性,而且使互联网信息升值,提高了政府和企业响应网络热点和网民诉求的速度与效果。

刚刚进入舆情行业的新人,需要对本职工作充满自信和成就感。在涉及公共利益领域,舆情分析师也需要尊重公众知情权等“四权”,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并严格遵守法律契约。

随着近期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全面推开,网络上反映保障房问题的网帖也越来越多,这些网帖集中揭露了目前保障房存在的“骗购”“福利房”和质量差三大乱象。对这类大众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寻找到达成“官民共识”的途径,考验着舆情分析师的专业水准。(魏培全/摄)

分析师的职业素养

刚刚进入舆情行业的分析师,应尽量在擅长或有专业经验的领域做好基础工作,避免做“万能”的专业舆情点评。理性来源于知识、阅历与经验。如果涉足相对陌生的题材,一定要做好功课,包括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尽可能搜集足够多舆情样本,有实践性的考察或调查,及时会同专家、官员、媒体和活跃网友进行舆情会商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有时接收一些高校实习生,很多有经验的主任分析师也要带实习生,对新同事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我在即将出版的《如何应对网络舆情》一书中,用大量篇幅讲述了舆情分析师所需要的五大基础技能,即网络言论的挖掘收集、概括剖析、抽样统计、报告写作和走势预测等。因为,这些基本功永远是舆情分析师最重要的工作素质。

舆情偏重于对网络信息的收集、挖掘、聚类、归纳、判断和推理等分析能力。从助理舆情分析师开始,必须熟悉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和分析工具模型,搜索关键词设置技巧,培养对社会心理、“刻板印象”与网络语言文化的敏锐感。

另外,舆情分析师需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党政决策机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走向有清晰认识和判断;深入学习和考察政府和企业制度、布局和区划,研究各领域重大事务决策机制和规律,熟悉党政干部人事制度常识等。

舆情分析师必须熟悉社会舆论格局、社会矛盾构成和网络文化地图,掌握基本的舆情研判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对网络舆情走势进行预测,及时发现舆情热点和拐点,尤其是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建议,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舆情监测报告的价值。

总而言之,舆情分析师是一个极具成长性的新兴职业,也是一个起点较高,但行业状况复杂的新领域。只有选择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和单位,不断努力和探索,舆情分析师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互联网信息专家和公共管理顾问。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
《疯狂动物城》:刻板印象“三部曲”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老年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国内主流新闻网站如何应对受众流失之困
香港“幼童便溺”舆情事件的建构分析
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