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世界新闻报》事件看西方的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与资本至上

2011-07-26

中国记者 2011年9期
关键词:新闻自由默多克新闻媒体

□ 黄 瑚

(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一个多月来,《世界新闻报》事件成了国内外新闻媒体连篇累牍进行报道的一大热点。究其原因,乃是这一事件暴露了当今西方新闻媒体面临的极为严重的职业危机。透过这一事件,西方新闻界内外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历来为新闻行业奉为圭臬的新闻自由权利,即使在社会责任论已被普遍接受的当今西方社会,仍然为资本所肆意扭曲与滥用,并已发展到足以从行业内部摧毁自身的危急境地。

一、新闻自由权利被肆意滥用

首先表现在采用非法手段以获取信息。这一事件的导火线,就是《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曝光。从目前已经揭露出的事实看,惯用窃听等暗访手段以非法获取新闻线索,已经成了《世界新闻报》等西方小报进行采访活动的一条潜规则,窃听等暗访的对象包括社会各个阶层,上至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从纯业务角度看,这种采访手段确实很实用,容易获得原汁原味、当事人不愿提供的新闻信息,费力少而收获大。但是,这种手段在使用中往往要采用一些非法手段,如非法冒用身份、非法制造证件、侵犯他人隐私、窃听窃照窃录等,因而也很容易使自己陷入违法泥潭中不能自拔。而且,由于记者在暗访时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出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是一种主观故意行为,因而一旦违法后还很容易被认定为具有主观恶意并将受到严惩。因此,传统采访手段强调公开、诚信,在几乎各国新闻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中,都有“只用公开的方法获得新闻素材”这一条。在新闻实践中,只有在揭露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舆论监督等万不得已情况下才采用暗示手段。

其次表现在发布违法信息以吸引受众。西方不良小报采用窃听手段目的就是想获取一些新闻事件当事人本不愿意公之于众的信息以及其他含有淫秽、色情、迷信、凶杀、暴力的不良信息。如果这些私人事务与社会公共生活与公共利益完全无关,我们把这些信息叫做“隐私”,在现代社会里是受法律保护的,即享有隐私权。所谓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法保护自己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因此,不透露、宣扬他人隐私,不仅为基本的道德要求,而且还为法律明令禁止。这次《世界新闻报》事件之所以成为一个众目关注的大事件,就是因为该报为了吸引眼球而将个人隐私大量倾泻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往往是以新闻自由权利为护身符,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为自己的卑劣行为辩护,甚至还根据发行量、收视率等统计指标来证明刊播个人隐私是为社会所欢迎的行为。

最后,同时也是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绑架无辜受众以操纵政坛。受众,都是政客必须千方百计加以笼络的选民。因此,默多克还利用这一点,绑架这一大批受众作为其拉拢政客、影响G政坛、收买政府等公权力的筹码,从而使公权力为其集团私利服务,使政治有利于其集团的发展。从这次事件透露出的事实看,英国政府,无论是工党还是保守党,同默多克掌控的新闻媒体的关系始终不变,既怕他的媒体舆论、又爱他的投资与赞助,因而两者越走越近,在业务上互相利用、投挑报李,甚至还建立起了十分紧密的私人友情。例如,卡梅伦组阁后在首相官邸接待的第一位媒体大佬是默多克,他甚至让《世界新闻报》前主编库尔森担任自己的媒体主管。

二、“社会责任论”并未解决新闻自由被滥用问题

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的“社会责任论”正是为了解决新闻自由被滥用的问题。从《世界新闻报》事件看,西方新闻界虽然在表面上已经普遍接受“社会责任论”,但在实践中还无力解决新闻自由被滥用的问题、无力克服西方新闻自由所蕴含的消极因素。

新闻自由,作为一项思想原则,起源于西方新闻出版界向封建统治阶级争取出版自由的伟大斗争之中。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作为新闻活动思想原则与基本权利的新闻自由同样也是一个矛盾体,既蕴含着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蕴含有不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在西方自由新闻体制确立后不久,新闻自由所蕴含着的消极因素开始发展起来,大多数新闻从业人员以新闻自由为护身符,没有任何自我拘束的意识,对新闻报道中有失公正甚至危害社会之处视若无睹,新闻自由的理念开始被扭曲、新闻自由的权利开始被滥用。

面对新闻自由被滥用的现象,西方新闻界内外有识之士自19世纪上半叶起就开始重新思考、检讨新闻自由问题,并提出了以新闻自律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理念。所谓新闻自律,就是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树立社会责任感,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要有自我拘束、自我控制的意识。

社会责任论的诞生,在表面上似乎克服了西方新闻自由的消极因素,为西方新闻行业的发展清除了路障。客观主义、编辑自主权利等传统观念、“只管报道事实”“不必考虑后果”等极端口号,也似乎销声匿迹了。然而,从这次《世界新闻报》事件以及由此而揭露出的一系列问题看,西方的新闻自由,无论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一项权利,并没有因为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并被普遍接受而克服了自身的消极因素,因新闻自由滥用而造成的几乎所有的弊端仍然存在,只是从明规则转为暗规则或潜规则在暗中继续运作。

三、资本至上是新闻自由权利被滥用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社会责任论”无法解决新闻自由权利被滥用问题,因为西方社会是一个资本至上的社会。

《世界新闻报》停刊社论把自己的错误说成是“迷失了方向”,其实该报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因为认准了方向,即认准了为资本牟取最大利润的方向。

默多克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还能做到心想事成,就是因为他手中有的是资本,而资本至上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天经地义”。他看准了当今媒体市场是朝阳产业,投资媒体能够给他的资本带来巨大利润,因而大举进军媒体业,不仅买下了《世界新闻报》等一大批新闻媒体,改变了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传媒生态环境,在世界范围内营造起一个传媒帝国,将公民享有的自由创办新闻媒体的权利异化为了资本自由吞并新闻媒体的权利。

□ 2011年7月26日,随着围绕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丑闻的调查和议论不断展开,这一事件在网络上也持续引起中国网民的高度关注。网民普遍认为,该事件折射出一些西方媒体新闻伦理与道德的沦丧,是对其标榜的自由、人权等理念的巨大讽刺。(公磊/摄)

在传媒帝国建立后,默多克无视新闻媒体的文化公益事业性质,毫不理会媒体应为公民服务的理念,为了追求“眼球”(实质上是追求利润)全然不顾媒体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功能,甚至不顾媒体的运作机制与生存发展规律,在新闻活动中大量运用既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要求、同时又违背法律规定的各种新闻手段,把传统上强调公开、诚信的新闻采访活动异化为用窃听等秘密手段进行暗访的间谍活动。在内容上,默多克掌控的《世界新闻报》等小报,以“星、腥、性”为卖点,同时大量散布个人隐私以满足人们的窥私欲。默多克曾狂妄地说,《华尔街日报》刊登三版女郎照片,也会有经营管理人士阅读。

在《世界新闻报》发生危机之际,默多克怕连累到其新闻集团的整体利益,特别是他正在进行中的收购天空卫视的扩张计划,断然自行停办了这份已有168年的悠久历史、曾发表过不少有益于社会发展舆论监督报道的老报纸。这种做法,目的是丢卒保车、维护其掌控的新闻集团属下的其他新闻媒体的利益。如果从大视角考虑传媒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中视角考虑《世界新闻报》的历史品牌、从小视角考虑《世界新闻报》员工的生计等各类现实问题,《世界新闻报》事件的结果,应该是默多克离开《世界新闻报》,而不是《世界新闻报》退出新闻舞台。

令人遗憾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前些年让《世界新闻报》在传媒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是默多克的资本,最后让《世界新闻报》黯然退场的还是默多克的资本。这一点,西方新闻界内外的有识之士也已有所察觉。据报载,英国反对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在7月16日呼吁制定新的法律,以阻止某一个人拥有如此众多的全国媒体。事实上,在美国等几个西方国家,反新闻垄断、即在数量上控制资本收买媒体的法律早已出台,在实践中确实也发挥了一定的抑制新闻垄断的作用。但是,想根本解决新闻自由被滥用这一问题,其力度似乎还远远不够。

猜你喜欢

新闻自由默多克新闻媒体
默多克和杰莉·霍尔
新闻自由之路的艰辛与曲折——近代英国的新闻自由之路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书披露默多克被邓文迪“情伤”近崩溃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解读
浅议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新闻自由与侵权问题探究
默多克口无遮拦惹火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