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制备氧化钯纳米颗粒
2011-07-25任玉华钱良友刘汉范
任玉华,钱良友,黄 涛,刘汉范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催化材料科学湖北省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纳米颗粒属介观相,由于它与宏观物质具有不同的能态结构和性质,因而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2]。纳米粒子的性质与其大小、形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3,4]。氧化钯(PdO)是合成钯化合物的原料,是重要铂族金属氧化物之一,主要用作催化剂、吸氢材料制备添加剂、电子工业中低阻值范围的电阻及电位器等元配件用原料、电子工业厚膜线路材料等。纳米PdO对天然气燃烧及醇的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5~8]。有关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制备的报道较多,但有关PdO纳米颗粒制备的报道较少,而PdO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则未见报道。因此,探讨PdO纳米颗粒的控制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所在课题组曾采用常规加热水解法及微波加热法制备了粒径小、分布窄的高分子稳定的水溶性PdO纳米颗粒[9~11]。为研究PdO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在此以聚丙烯酸(PAA)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PdO纳米颗粒,并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氯化钯、浓盐酸(37%)、氢氧化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PAA,天津科密欧试剂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热高压反应釜;Lambda Bio 35型紫外可见光谱仪;FEI Tecnai G2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Bruker D8型X-射线衍射仪。
1.2 PdO纳米颗粒的制备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PdCl2放入锥形瓶中,快速加入2倍于PdCl2物质的量的浓盐酸(37%),在40℃左右的水浴中充分反应,生成棕红色的胶状液体,即氯钯酸水合物(H2PdCl4·nH2O)。
取7 mL H2PdCl4的水溶液(8 mmol·L-1)与 7 mL NaOH水溶液(32 mmol·L-1)混合均匀,加入7 mL PAA的水溶液(320 mmol·L-1),搅拌20 min,加入2 mL双氧水(30%),转入30 mL反应釜中,100℃恒温反应10 h,室温下自然冷却,得棕黑色胶体溶液,即PdO纳米颗粒。
1.3 UV-Vis吸收光谱分析
分别测定水热条件下反应不同时间所得产物的UV-Vis吸收光谱。
1.4 PdO纳米颗粒的TEM分析
TEM测试在 FEI Tecnai G2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上进行,操作电压为200 kV。将数滴PdO纳米颗粒胶体溶液滴至镀有碳膜的铜网上,自然晾干,置于透射电镜中观察。在放大的电镜照片上随机对200个粒子进行测量,计算得到PdO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及其分布。
1.5 PdO纳米颗粒的XRD分析
XRD测试在Bruker D8型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测试条件为:Cu靶κα射线,电流50 mA,电压40 kV。样品的制备:在PdO纳米颗粒胶体溶液中加入5 BV丙酮,静置得粘稠的黑色沉淀,离心;用乙醇清洗,再离心;如此反复3次,最后在玻片上涂膜,红外干燥。
2 结果与讨论
2.1 UV-Vis吸收光谱分析
图1为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时间的UV-Vis吸收光谱。
图1 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时间的UV-Vis吸收光谱
2.2 PdO纳米颗粒的TEM分析
H2PdCl4与NaOH摩尔比,a~d:1∶0.5、1∶2、1∶4、1∶8
在H2PdCl4与NaOH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0 h的条件下,考察稳定剂PAA的用量对PdO纳米颗粒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
H2PdCl4与PAA摩尔比,a~c:1∶25、1∶40、1∶60
由图3可以看出,当PAA用量较少时,PdO纳米颗粒之间有团聚现象(图3a);当PAA用量较多时,由于PAA分子包覆在PdO纳米颗粒的表面,抑制了晶体的生长,PdO纳米颗粒较小,分布较宽,对于形貌结构特征颗粒的形成不利(图3c);当H2PdCl4与PAA的摩尔比为1∶40时(图3b),具有形成一定形貌结构特征的趋势。
2.3 PdO纳米颗粒的XRD分析(图4)
图4 PdO纳米颗粒的XRD图谱
由图4可以看出,PdO纳米颗粒的特征峰衍射角2θ分别位于31.92°、45.64°、66.42°,分别对应于PdO的(200)、(220)和(400)晶面,与PdO的标准衍射图谱(JCPDS卡片号01-075-0584)一致,说明PdO纳米颗粒的晶形为面心立方(fcc),且(200)晶面的峰尖锐,进而说明得到的PdO晶体纯度较高。
3 结论
以氯钯酸为前驱体、PAA为稳定剂,采用水热法,在H2PdCl4∶NaOH∶PAA(摩尔比)为1∶4∶40、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0 h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分散性好、有一定形貌结构特征的PdO纳米颗粒。该反应条件温和,得到的PdO纳米晶体纯度较高。
[1] Schmid G .Clusters and Colloids: From Theory to Application[M].New York:VCH,1994:459-544.
[2] Fendler J H.Nanoparticles and Nanostructured Films[M].Weinheim:Wiley-VCH,1998.
[3] Narayanan R,El-Sayed M A.Changing catalytic activity during colloidal platinum nanocatalysis due to shape changes: Electron-transfer reaction[J].J Am Chem Soc,2004,126(23):7194-7195.
[4] Burda C,Chen X,Narayanan R,et al.Chemistry and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s of different shapes[J].Chem Rev,2005,105(4):1025-1102.
[5] McCarty J G.Kinetics of PdO combustion catalysis[J].Catalysis Today,1995,26(3-4):283-293.
[6] 张玉娟,牛建荣,王国志,等.PdO/纳米Ce0.6Zr0.35Y0.05O2上甲烷催化氧化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6,24(Z2):1-5.
[7] Ozawa Y,Tochihara Y,Nagai M,et al.PdO/Al2O3i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methane: Stabilization and deactiva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2003,58(3-6):671-677.
[8] Stuchinskaya T L,Kozhevnikov I V.Liquid-phase oxidation of alcohols with oxygen catalysed by modified palladium(Ⅱ) oxide[J].Catal Commun,2003,4(8):417-422.
[9] 陈益贤,廖小娟,何宝林,等.高分子稳定的钯、铂氧化物水溶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2):10-12.
[10] 王克明,何宝林,刘汉范,等.微波辐照法制备高分子稳定的水溶性铂氧化物纳米颗粒[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23(12):7-10.
[11] Wang K M,Huang T,Liu H F,et al.Size control synthesis of palladium oxide nanoparticles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J].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 Eng Aspects,2008,325(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