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总目次
2011-07-24
期 页 篇 名 作 者专家教育论坛1 1 高师物理专业本科生科学推理能力研究郭玉英 魏昕 仲扣庄 王文清2 1 物理公费师范生教学技能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李春密 谭 琳 李正福3 1 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现状与优化策略于海波 刘艳超 孟昭辉4 1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与反思 张宪魁5 1 物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与教材的改革、实践 张军朋5 4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与反思(续)张宪魁6 1 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吴靖媛 胡象岭 彭军生7 1 基于“交互式教学”的物理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Ronald Thornton 魏 昕(编译)7 3 通过物理教育研究促进物理教学Lillian C.McDermott 罗 莹(编译)8 1 物理建模教学模式简介Colleen Megowan-Romanowicz 许桂清编译10 1 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新媒体”观——源于“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的思考杨凤娟 项 华11 1 基于自主评价改善高中学生物理学习行为的研究龚林泉 方永根12 1 基于普通物理的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模式王邦平 琚 鑫 岳凌月教育理论研究1 7 高中生数理知识与科学推理能力相关性分析谈学婕 黄致新 李祖燕 陈丽莎2 5 中学物理教师知识的自我评价的调查研究朱柏瑾 彭 双3 4 以“问题解决”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高秀丽3 7 本能驱动式高效物理“学堂”的探索与实践 周中森4 4 生成性课程资源让课堂绽放精彩 周久5 7 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性设置 尤建中5 9 物理前概念研究,对构建科学概念的启示陈庆军 吴能平6 4 学科教学中的局域性图式和广域性图式初探祝令健 郑勤章6 6 初探农村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李安发7 5 隐性课程因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赵跃文 朱铁成7 7 女生物理学习消极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贲贵山8 4 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 王超良8 6 中美物理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比较研究 朱俊光 韦 震 金国平 冯永建 乔翠兰9 1 试论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理答行为 徐立海10 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探究刘青华10 8 中学物理教师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本质的迷失性认识何 静 王晶莹11 4 教育叙事研究: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孙海滨 刘婷婷 王玉平11 7 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提问的实证分析及其教学启示戴艹必芬12 4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邹晓川12 6 物理学习态度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王南方 冯秀梅教材与教法1 9 静电喷漆中电源正负极如何接? 王浴敬1 10浅谈讨论式物理课上问题的设置 冯建跃1 11物理前概念对学生解题思维影响的研究之二吴能平 陈庆军1 15 电学元器件特性曲线的斜率应为“割线”斜率 纪希弟1 16导体是否切割磁感线运动的简易判断方法李 力 陈世明1 17 这个“做一做”应该修改 张保雷1 24课程标准理念下物理科学探究问题构建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谷春生1 69关于硬币为什么浮在水面上的商榷 殷作模2 8 物理图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功能琚 鑫 岳凌月 王邦平2 11物理新课程与类比学习 余俊文2 14 物理教学中的“小问题与大文章” 汤巧根2 16 从“局部短路的巧妙应用”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蔡曙峰2 18应用传感器优化自感教学 陈 燕2 19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教材中一幅插图的刍议黄卫良2 20圆锥摆模型的迁移应用 袁培耀3 11巧设脉动开关探究直流电能的传输 黄春如 熊小兰3 13关于磁通量概念的对话及教学随想 林辉庆3 15 物理教学中的“引发认知冲突”策略 徐立海 黄君明3 18U-I特征曲线应用初探 蒋守培3 20关于多普勒效应公式的推导 杜 菁 张 巍3 21原子跃迁三类型 刘 军3 23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物理模型方法的教学策略 张惠钰3 25探究是否存在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 张锦科3 27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张丹彤3 36 构建物理模型,例析超重失重 倪志强4 7 从物理概念的建立看物理概念教学 梁德雄4 9 从试题亮点探寻课堂教学启示 孙鹏伟4 11以学生思维方式解决的刹车问题——一道例题引发的对习题课的思考 白红艳4 13浅谈物理教学中估算能力的培养 童书斌4 15 关于追及、相遇模型求解方法的讨论 毛广文4 17 基于“教学一体化案”的有效课堂实践 刘海林4 19例谈导数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陈水明 陈小艳4 21 如何分析摩擦力的方向 周子华 蒋 超4 22 潜伏——近似值背后的真实值 岳守凯4 24 关联速度的处理方法及应用举例 卓 越 姚 力
4 25 巧用“对称性”解决复杂物理问题 李 玲4 28 例析磁聚焦 叶 兵5 12 在物理课堂中设置学生注意点和兴趣点 姚奕晓5 14 警惕习题中的定势“陷阱” 吕小杰5 17 小议金属杆在不同电路类型导轨上的运动 唐建勋5 19 对位移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胡生青 孙春成5 21 高中物理中的几个极限问题探讨 杨严辉5 23 “探究—建构”型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波的形成和传播 肖建华5 25 实验法转变学生相异构想的一个例子——对磁针偏转镜像对称的探讨 沈 萍 熊建文5 26 建议教材采用硅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刘行武5 27 “折合质量法”在两体问题中的妙用 邓有鸿5 29 论物理课堂生态与物理生态课堂 吴建忠5 3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 孟拥军6 9 高中物理“母题”的结构设计与教学策略盛宝骥 陆建隆6 12 关于一道变力做功问题的错解分析 龚劲涛 冯文林6 13 与弹簧有关的最值问题 黎梅秀6 15 巧用“全反力”分析斜劈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 王永昌6 16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力学实验比较分析 张保雷6 18 追根求源找条件 循序渐进巧训练——谈高三“摩擦力”的复习教学 杨 军6 20 视深问题的探究学习——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尝试杨 云6 23 最小势能原理及其应用 谢恩东6 24 用 v-t图像巧解运动中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丁玉莉7 8 探索培养高中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途径 周纪良7 12 作三图 扣临界 求最值——滑块相对运动问题最值的对策与思考 徐 平7 14 弹力究竟应如何定义? 周 鹏7 15 归还“六权”,让物理课堂更加有效 薛义荣7 18 对一道“等时圆”习题的进一步研究 丁海锋7 19 对人教版“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两处推导的质疑王进峰 王建峰7 20 沪科版物理教材的十处修正 闫智慧7 21 用初等数学求解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最大值 阎振祥7 22 高效课堂从有效设计开始——浅谈“光电效应”的教学设计 戴大勇7 25 拔河问题不能简单用牛顿第三定律和地面对人的摩擦来解释 毛小平7 26 追根溯源 其意凸显——“万有引力”施教策略探讨 陈希君 王高武8 3 值得商榷的一道例题 魏韶华8 9 高中物理中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策略 邓新云8 12 对教材“多用电表”一节中一幅插图的疑问与探讨李池刚8 13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自主参与探究式教学设计 朱 岳8 16 物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魏佳兵8 18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孙其成8 20 开普勒第三定律对圆和椭圆轨道通用吗? 周分工8 25 合理设计“问题” 强化学案导学功能 马云秀8 28 子弹打木块问题的变式训练 李秀军8 3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中一处值得商榷的说法庄昌齐9 5 用建构主义突破电路“前概念” 汪建义9 7 “力学是基础”——浅论物理学各分支间的关系 朱建廉9 9 带电小球是否受洛伦兹力——论洛伦兹力中速度 v的含义 王文涛9 10 利用“v-t”图像及其变换的解题探讨 韦叶平9 13 谈转化法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范 荣9 14 谈高一教学中牛顿第二定律结合临界问题的难点突破 高成军9 17 用数值方法检验弹簧弹力的冲量模式 何崇荣 李红荣9 18 类比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付爱明9 21 妙用光学规律 巧解运动问题 叶玉琴9 22 利用“等效思维”求解弹簧连接体问题 陈 穆9 24 关于几组物理图像的比较研究 蒋 杰9 27 在学习功能关系时要关注的两个关系 朱庆松10 10 摩擦力概念教学难点形成原因及突破 郭战营10 13 体验◦感悟◦欣赏——渗透韵律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丁 萍10 15 高中物理动态问题分类解析 贺 怡10 18 “匀速圆周运动”的教学探讨 朱 亚10 20 也谈超重失重 叶安荣10 21 关于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问题的理论分析 陈晓英10 22 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活力——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 薄祥中10 24 物理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吉 恒 杨春艳10 26 谈微积分在解决高中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梁彩英10 28 浅谈力学动态平衡问题 卞望来10 31 论“三角形法”解平衡问题的局限性 唐 龙11 11 物理教学中的“延迟判断”策略 徐立海 吴永灵11 15 创设情境 激发思维——兼谈“温度与温标”的教学设计 焦 辉11 18 每根支架承受的压力究竟为多少?——一个高考试题争论中引出的研究性学习倪红飞11 19 赋值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益民11 22 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创设“生活化”的物理课堂 魏小亮11 24 核泄漏中的相关物理知识探究 李维兵11 26 从2011年浙江高考物理第23题看试题情景分析能力的培养 洪 胜11 54 是诺贝尔物理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 肖飞燕12 9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包的设计 邓治国12 11 摩擦力锯齿模型探究 邓学明12 13 磁偏转问题多解成因例析 李俊成12 15 行走于教材内外的教学设计研究——“弱”教材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王辉生12 17 关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思考 陆家慧12 20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教学研究 何述平12 23 高中物理“位移”概念的教学要领 樊伟新12 25 例谈高考命题正成为探究性物理教学的引领者 高 俊12 27 匀强电场中有关电势重要结论的推导及其应用 史付林12 29 巧用时钟转动模型,速解天体追及问题 黄江铭12 30 可与电容器类比的“理想模型” 沈瑞清
10 45 简易的电流天平的装配 彭友山11 34 对“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实验的改进 王 辉11 36 一道值得商榷的实验题 孙国标 杨丽芬11 38 例谈如何进行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 吴 敏11 39 借演示实验的教学阵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陈 永11 64 做好“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学生实验的几个小技巧 吴小瑾12 35 电学实验设计与思维转向意识 封安保12 39 一道颇具创新意义的高考实验题——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3题 张世吉问题讨论1 32 用中学物理方法巧解一道大学物理习题 张晓森1 33 同一个接触面的摩擦力问题再讨论 高靖华1 36 一类物理情境不可行性问题的反思与分析 费 宏1 37 一个典型惯性演示实验的理论再分析 李卫平 史 培1 40 用自制教具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 高玉地1 41 重力在大气压强产生中的作用 孙成永1 43 对切透镜的干涉问题讨论 刘 军1 45 错在哪里? 许 文2 4 库仑定律适用于运动电荷吗 曾自力2 23 再谈狗拉雪橇题向心力的来源 乔兴红2 33 对向心加速度物理意义的探讨 汤家合2 36 对高空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公式的推导 郑 金2 38 一个接触面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张 亮2 39 实验探究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能否共存高建军 王益军 王新锋2 41 用整体法解“非平衡系统”的力学问题 沈 锋2 43 角速度能表示速度方向变化快慢吗? 龚劲涛 魏 标2 44 还要不要考虑直线电流的磁场? 董井林2 46 拉物滑动的省力分析 张雪辉2 47 关于等量点电荷的图像问题讨论 翁以忠3 41 探析绳连体模型的加速度关系——兼议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中的一类错题 王 波3 43 探讨“物速”与“影速”问题 嵇成国3 44 一道值得商榷的高考题 葛 洲3 45 谁对月球的引力大? 崔向华4 36 顺理必定成章——就静摩擦力产生条件的再探讨 张惠作4 37 原子核衰变规律的两个表达式是一致的 郑 金4 38 值得商榷的一道高考题 蒋明星4 39 动静鸡蛋的较量 何晓萍4 40 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的七个问题 李人杰4 42 “似是而非”的两类摩擦生热问题 李 欣4 47 步长多大才能最省力? 王文涛 唐齐林4 49 驳《惯性的探究》 张 栋4 52 从微观角度再谈一个接触面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陈建伟5 47 附加磁场的形状对解题有用吗 竺 斌5 48 从一道高考题谈电磁感应中q=nΔΦ R 关系式的来源及适用条件 夏亚春6 37 电流强度能分解吗? 王海全6 39 这样对“分子间作用力规律”的描述值得商榷 龙 亮6 40 建议使用完整、科学的中子链式反应示意图曾 铁 赵谊伶6 41 “最速降落”问题的研究 姜付锦6 42 一道静力变化问题的错解剖析 古焕标 魏富强6 44 他们做功一样多吗? 刘 颢 徐细雄6 45 对新课标教材上一处插图的质疑 宋明新6 49 水银为什么能“自动”溢出来 刘树田6 58 对“质疑一道高考题答案的科学性”一文的商榷 林胜锅7 2 v-x图像是抛物线吗? 陈 忠7 41 对物理教学中几个流行性解释的质疑 惠 永7 43 “8”字环上的摩擦力 袁 洪7 44 对双杆切割磁感线运动过程的分析 郑 金7 45 任意高处重力加速度值计算的再思考 徐卫华7 47 对一道斜面受力问题的定量解答 陈栋梁7 52 洛伦兹力真的做功了吗? 陈水明8 40 雨滴是怎样形成的? 汤家合 傅雪平8 42 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及什么是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的思考 沈瑞清8 44 利用“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分析几个问题 罗春焱8 45 追线——一个运动学方程的求解和讨论 金烈侯8 47 偶谐振子运动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 丁维明9 39 再谈拉物滑动的省力分析 尤加红9 40 对自由下落的篮球受到地面最大弹力的研究 魏喜武9 41 2008年高考物理全国理综卷电学实验题之瑕疵张香保 邓茶珍9 42 为何在“通电自感”实验中观察不到“断电自感”现象梁继鲁 张泽海9 43 粤教版《物理》(选修3-5)教材中的两处错误 吴炳光9 44 牛顿白光还原实验研究与新设计方案 朱广应 陈永涛10 46 “殊途不同归”,原因何在? 郑曙辉10 47 水杯重心升降的探讨 朱宝栋10 48 一道值得商榷的动量题 王志平10 48 高考题的提问要言简意赅,避免岐义 金邦建 晏廷飞10 49 为什么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毛小平11 10 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不是水平方向 叶安荣 刘 凯11 31 系统动力学在中学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葛 洲11 41 人走路问题的定量研究 于俊亭11 42 原型启发——对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第9题的分析平功远11 44 “瓦萨”号翻倒的研究 邢威加 赵成龙11 46 探寻同步地球卫星星下点的运动规律 张怀华11 47 高考物理中电容电感问题的分析 黄振平11 48 带电小球在正交场中的运动轨迹探讨 黄尚鹏11 73 再论同步卫星辐射全球的问题 郑青霞 潘亚芳12 49 谈用中学物理知识求解席瓦西半径的方法 罗纯一12 50 对一道电磁学选择题的讨论 张庆枝12 51 对《U-I特性曲线应用初探》一文中例6的疑义 杨永艳12 52 y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证明及解题应用 欧永华12 53 浅谈吸能核反应中入射粒子的最小动能计算郑青霞 潘亚芳12 54 图像解答 似是而非 陶希才12 55 淋雨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孙作江
现代教学技术1 46 功能强大的物理模拟软件:Crocodile Physics魏 巧 汤朝红1 47 利用MATLAB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孟宪松2 51 如何运用vba绘制游标卡尺 张小建4 48 简单逻辑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鲍 翔6 33 “DISLab数字化信息系统”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与赏析 王建峰7 51 借助几何画板演示波的干涉 戴 静8 53 欲问最值在何处 多款软件来相助 钱爱华8 59 整合电子白板技术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徐振国9 45 利用传感器探究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因素 范鸿飞10 55 数字化实验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思考 张飞翔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1 50 朗伯光度学之成就与不足唐玄之 杨宏伟 李 明 马保亮3 46 永动机寻找过程中的失与得 吴兰兰4 50 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居里夫人科学生涯给我们的启示 郭怀中5 50 走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刘 权6 52 法拉第为何历经10年才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龚长流7 49 卢瑟福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毛宏伟9 58 狄拉克及其主要科学贡献 桑芝芳11 51 开普勒——牛顿脚下的巨人 李素艳12 66 20世纪前物理学的三大综合 杨国庆物理◦技术◦社会1 49 从汽车的启动看内力引起的外力做功 邓学明2 49 电磁辐射与健康问题漫说 曾 铁2 61 防盗门“猫眼”的光学原理 余得水3 48 太阳帆——无燃料宇宙飞行的典范 王忠明3 50 月亮之上我飞翔——记“嫦娥2号”卫星成功发射 江爱国4 45 用Flash制作横波与纵波交互课件 陈俊华5 52 用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陈新生5 53 发展物理技能的小技巧——生活中的“道具” 杨继强6 46 关于自行车转弯问题的探讨 林瑞汉6 47 生活中的惯性力现象 李海斌7 53 X射线的跨学科应用举要 张连国 吴兴龙8 37 交通测速方法例谈 张 波9 53 天体椭圆运动面面观 刘益民9 56 日本大地震为何引发了大海啸和核泄漏危机 东延民11 53 谈谈北京时间 华兴恒高考命题研究1 52 浅析2010年高考中电容器的命题方式 罗振国1 56 解析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卷中非线性关系问题岳守凯 庄业友1 58 对2010年高考物理海南卷第5题的质疑 贺继忠1 59 2010年全国高考(江苏卷)物理压轴题图像解法皋 春 孙兴花1 60 一脉相承 稳中求进——山东省2010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及山东省4年自主命题规律探索 王品木1 62 推陈出新,“源”来如此——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探源 陆振华1 65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对能力的考查 汤家合2 53 2010年高考“理想变压器”命题特点透视肖国龙 王 静2 56 在2010年高考物理中的“世博”题 李维兵2 57 2010年江苏高考物理卷压轴题解法探析 方 林2 60 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析 袁 茵3 58 图像法在2010年高考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周亚文3 61 数理结合题赏析 戴加成 黄 雄3 63 定性分析 精确研究 综合讨论 全面感悟——对2010年安徽省一道高考题的探讨 刘 旭 张克磊3 65 “新课程+新方案”背景下三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分析 施永华4 54 功能关系考题探究 徐高本4 57 例谈高考对物理实验方法的考查 江 山4 61 把高考命脉 掌考试说明 搞定高考电学实验——2010年高考电学实验随感 张希禄4 67 论一道高考题的准确性 张国喜6 66 线性关系下“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探讨——兼析2010年江苏、上海高考电学实验题沈明生6 69 对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21题一答案的深度解析蓝坤彦7 55 2011年高考理综(课标卷)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苏明义7 57 谈2010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第25题的求解方法与迁移应用——“滑块-滑板”模型力学综合题赏析罗德刚 罗春焱7 60 2011年福建高考理综物理压轴题的另类解法 朱联星7 61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第5题解法探骊 田阳阳7 63 2010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9题再思考——附加磁场方向可以相反吗 王胜华7 封三 这道高考题还可以再灵活些 郭信平8 11 从高考题看传感器教学 孙 莉8 43 对一道高考题解析的商榷 李 池8 61 2011年福建高考压轴题鉴赏及 s值的通俗算法 林 贵8 64 基础与能力并重 综合与创新共存——2010年高考“电磁感应”真题回放 王发军8 67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选择题速解方法初探 冯兴国8 69 对2011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第22题的一点看法汪永根9 60 高考题的命制必须符合教材——由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16题想到的 金邦建9 61 运用图像法解读2011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5题物理情境 曹 宏 刘晓红9 63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卷第26题的最简解法 高 尚9 65 用图解法研究天体运动中的共线次数——赏析2010年上海高考(大纲卷)物理第24题 张 波11 61 图像法在高考中的运用 袁晓鹤11 65 应关注物理高考试题中“示意图”的科学内涵 朱建武11 66 重视在高考解题中的审题环节——剖析2011年浙江省理综物理卷部分考题 郑曙辉12 56 注重基础考查 着意能力测试——2011年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评析 王超良
12 58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有哪些创新? 滕保丽12 62 高考命题应注意“措辞”的科学性 温应春12 63 高考物理北京卷第20题:独具北京特色的设计 贾战利12 64 2011年福建省高考物理压轴题的分析与拓展 曾湘咏复习与考试1 55 空杯注水过程中的系统重心升降问题研究 张怀华1 67 小心掉进“整体法”的陷阱 申仁智2 62 常见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的解法实例 宋振全2 65 怎样利用“微移法”解题 王金聚2 66 试谈高三物理复习中的错解及其教学功能 祁红菊2 69 巧妙添加辅助线 速解抛体运动题 汪志杰 陈在洲3 67 课堂教学要善于以考点为线索——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解永平3 69 化变为恒:物理思维方法之—“微元法” 耿玉盛3 71 等效电源法在电路计算中的妙用 赵 玲3 封三 一道典型的物理错题 汪大勇 罗齐亮4 63 介绍一组把方程转换为不等式的物理问题 豆振峰4 64 试析高中物理学科的三类处方题 唐黎明4 66 从2010年江苏卷谈数列型习题的复习 周静忠4 68 整体思维 化繁为简 陈怀玺 柴守刚4 71 一道物理题中数学问题的多角度处理 王丽媛5 56 微元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章 益5 59 新课标以来江苏高考实验题评析 孙阿明5 61 天体运动中的七个“两” 赵振荣5 65 变换参考系 巧解物理题 柏广安5 66 与“嫦娥2号”相关的物理问题 杨 巍5 69 a-x图像巧解高考题 洪和森6 56 “恒定电流”解题中的“整体”思维例析 何高峰6 57 “蘑菇”式习题情景变式 徐定邦6 59 有关悬链线的问题研究 郑 金6 60 “偷梁换柱”的技巧 朱胜旺6 62 蕴含“机械能损失”的四类高考试题 刘立雪6 64 “七看”高中物理中的函数图像 柏 杨6 68 “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李志成6 71 课堂因生成而灵动 教学因释疑而精彩 任炳杰6 72 如何搞好高三物理总复习 柏 杨 杨建忠7 64 利用微积分知识求解高中物理中的疑难问题 满桂花7 66 中学物理“数形”问题的解题策略 吴炳云7 69 由一道错解题想到的 张 雄8 51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问题的拓展研究 卢惠林8 55 物理图像“化曲为直”的方法及其应用 吴天峰8 57 浅谈比较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朱建武8 67 例说以连续自然数平方根为边长的三角形在物理中的应用 丁岳林8 69 用“虚设法”巧解物理问题 赵廷柱8 70 例谈基本不等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左 洁10 57 高效复习重在“唤醒”、“辨析”与“变通” 周红卫10 61 例谈物理试题编制与试题创新 汪 明10 64 2010年高考物理创新题漫谈 张北春10 68 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 朱 琴 赵诗华10 70 对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福建)第22题题目数据的质疑 何崇荣10 71 利用图像特点 妙解物理问题 张陶然10 72 转换情景性质求解物理问题 黄国超12 68 关于“温度变化时液柱、活塞移动”新题型的归类分析蔡 钢12 70 巧用弹力之差推论解决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问题张静娟12 72 巧变善拓 用好母题 李琳玲竞赛园地1 70 巧用摩擦角求解一道物理竞赛题 罗新勇1 71 妙用近似法 巧解竞赛题——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8题的另一解法 李维兵2 68 对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8题两种解法的思考 张传兵2 71 纠正对“汽化热”概念的错误理解 徐延明4 70 高中物理竞赛中复杂直流电路转化为简单电路的求解 杨金泉8 70 亚洲物理竞赛试题选译 倪国富 骆兴高9 64 幂级数应用于物理竞赛中的近似计算 石长盛11 69 对一道几何光学竞赛题解结果的分析 邱会明教师进修园地3 52 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疑问 朱伟杰3 56 小组合作是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陆天明4 43 小课题,大作为——基于教研组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的行动研究杨双伟 项 华 史 艺 毛澄洁5 49 高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的几点启示 刘召新5 55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方雪钟6 50 “换一种方式”的教学相长——谈物理日记在改进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施 坚6 53 物理教学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马 蔚7 48 阿伦斯物理教学方法简介——纪念阿伦斯逝世10周年 陈敏华9 50 浅析SPSS软件在物理试卷分析中的应用 马功平10 50 借鉴镜头艺术 演绎精彩课堂 张丹彤11 55 关于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在教研方面的调查报告——以赣州地区中学为例 陈 琪 钟晓青11 58 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缺陷及其形成原因 顾俊琪12 45 初探物理教学中几种合作学习的方式 任才生12 47 对当前几种新物理课堂的认识与反思 徐正黄大学物理园地1 72 一道典型力学题目的多种解法 郭延生2 72 浅谈画草图在大学物理学习中的应用赵露华 潘学琴 何永锋5 70 热的传播方向——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修正 刘曼华5 72 中国进入核聚变先进国家行列 张橙华9 72 浅谈关于“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科学前沿知识”俎凤霞 刘敏敏11 70 一维光子晶体光学性质的一种简化分析方法罗 杰 须 萍 高 雷国外教育8 62 一位美国教师给中国学生设置的一道“陷阱”张世成 徐志红11 52 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以“加速度”一节为例 李亚儒教学随笔1 64 巧用多媒体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徐志萍4 72 关于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朱傲雪8 72 利用多媒体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汪 玲我和教研会1 70 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中学物理教材教法编审组”学术活动回顾 张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