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以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为例
2011-07-24周园
周 园
(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北京 100035)
随着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面对新技术、多媒体的变革,图书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地区图书馆,在区域合作和文化互动方面充当了重要角色。以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以下简称西城区图书馆)为例,自2000年新馆建成以来,10年间,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得到迅速发展。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更是体现了地区图书馆的特殊优势,在市、区政府的扶持帮助下,搭建了民间往来交流的平台。合作中不仅收获了区域发展的丰硕成果,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交流经验。从成功地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到开展专题讲座和举办文化展览,图书馆都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拉近了国与国的距离。自新馆对外开放以来,西城区图书馆接待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典、比利时、西班牙、尼日利亚、蒙古、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毛里求斯等14个国家代表团的参观访问。接访50余次,接待国际友人500多位。[1]为开展区域文化交流、实现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
1 交流区域文化,拓宽图书馆发展空间
1.1 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2001—2009年,西城区图书馆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共10场,涉及图书馆、环保能源等领域(见表1)。在国际交流互访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形象,促进对科技前沿知识的学术交流。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对外交流平台,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扩大了图书馆知名度,学到了前沿知识,确立了国际化交流理念,融入国际交流合作中。[2]
表1 西城区图书馆举办国际研讨会情况
1.2 携手国际展览,实现中外文化互动
图书馆通过与国外机构共同举办国际展览、交流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让中国人看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国际展览的举办,不仅突出个性化的主题,而且彰显各国的地域特色,向读者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历次展览都吸引近千人前来参观,特别是独具风格的多媒体实物展览,融合视听、实物等多种元素,给人以综合、立体的感受(见表2)。
表2 西城区图书馆举办或联合举办国际展览的情况
1.3 引进外籍专家讲座,传递先进知识理念
在良好的国际合作中,西城区图书馆走出了发展创新之路,通过举办外籍专家讲座,把先进的文化、知识、技能引入到图书馆工作之中,传递给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籍专家的讲座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几乎场场爆满,内容涉及金融、环保、文化、历史、旅游、音乐诸方面(见表3)。
表3 西城区图书馆举办外籍专家讲座情况
1.4 语言交流活动,拉近读者距离
西城区图书馆常年开办德语角、英语角、英语讲座活动,吸引读者千余人。其优势在于图书馆与德国歌德学院等国际院校有着密切的合作,由专门培训的馆员负责管理,所选活动主题切合实际,符合读者需要,并长期得到国际友人的支持,经常有外教亲临执教,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吸引了比较固定的读者群体,活动得以长期开展,并不断总结和摸索成功经验。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来自美国帕萨迪纳市Poly中学的15名师生参与英语角活动,与读者用英语共同描绘北京奥运会的盛况。
1.5 接受赠书,丰富馆藏
2001—2010年,西城区图书馆先后接受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大使馆的赠书,使馆藏增加外文原版图书千余册,大大拓宽了读者的阅读范围。图书馆还特别在借阅部、旅游资料室等处专门设立原版外文赠书专架,集中展示图书、图册500多种,提供给读者阅览。此外,图书馆还收到享有“文化书使”美誉的香港爱国人士石景宜先生的大量赠书,这批竖版繁体字的图书成为馆藏的又一特色。
2 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延伸图书馆服务
2.1 建立特色阅览室,开展合作
合作双方共同建立符合读者需求的特色阅览室,不仅丰富馆藏资源,而且开辟新型服务窗口,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服务理念和技能。
2.1.1 德语信息与德语自学中心。西城区图书馆与歌德学院共同合作创办的德语信息与德语自学中心成立于2003年。中心以“自学德语,了解德国信息”为宗旨,收藏德国原版图书及视听资料近5 000种,涵盖德语学习、考试教材及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门类。中心为读者举办丰富的活动,德语角为读者提供口语交流的平台,外籍老师的参与使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与德方机构共同举办圣诞联谊会、德福考试讲座、中德留学生交流会等,使中心成为德语专业学生、德语爱好者、德国留学生的乐园。
2.1.2 中瑞可持续发展信息中心。中瑞可持续发展信息中心是西城区图书馆与瑞典LIFE机构的合作项目,成立于2004年。中心拥有图书600余种,期刊20多种。开展环保咨询、信息检索、课题研究、主题展览、教育培训、专题讲座等特色服务。聘请中外专家学者定期来中心指导工作,组织读者和环保志愿者参与环保实践,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宣传、普及教育的优势,使西城区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示范性、先导性得以升华。其多元化形式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使中心成为交流经验体会、共享信息资源的枢纽和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环保知识文化的传播基地。为加速北京生态城市建设、宣传绿色理念、提高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1.3 社区学习中心。2004年,由共青团西城区委员会、西城区图书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法国沛丰协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发起创办了中国首家以提高外来务工青年和社会弱势群体的计算机信息技能为主的“社区学习中心”。该项目以“缩小数字鸿沟,服务青年创业,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出发点,以进京务工青年为主要培训对象。2008年,随着项目发展的不断推进,在美国富生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心加大培训力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形成以计算机知识为主,心理健康知识、身心保健知识、法律保护知识为辅的立体课程体系,使近千名外来务工青年获益。社区学习中心成为西城区图书馆特色服务项目之一。
2.2 馆员互访,交流合作
西城区图书馆是最早加入国际图联的北京市区级公共图书馆,于1998年成为国际图联会员,曾多次参加国际图联大会,参与学术研讨,学习先进技术,更新办馆理念。从2003年开始,西城区图书馆与德国歌德学院、美国帕萨迪那市建立友好关系,开展馆员互访,交流学习。几年间外派馆员出国学习20余人(见表4)。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增强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沟通合作,而且开阔图书馆员的视野,启迪思想、激发热情。图书馆在加强文化建设,营造阅读环境、图书资源构建、读者服务工作、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都有了飞跃,从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意识。
3 总结经验,开拓未来
十年来,西城区图书馆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也尝试了多种渠道。经验包括:一是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图书馆界的合作发展。二是加强馆际合作与交流,从参观、互访、资源交换与传递等方面逐步加深双方关系,从而扩大对内和对外的宣传力度。三是通过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办各种展览的方式加强联系与沟通。四是利用互联网,广泛的宣传图书馆特色资源,赢得读者关注,畅通国际合作渠道。[3]
综上所述,通过西城区图书馆大胆创新、勇敢尝试,走出了极具特色的图书馆国际合作之路,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创新思路,为图书馆资源开发夯实了基础,为图书馆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理性的观念和方法,为图书馆界的合作共享创造了条件。在不断地摸索中,实现了让图书馆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图书馆。
表4 西城区图书馆外派馆员出国学习交流情况
[1]西城区图书馆大事记2008[EB/OL].[2010-07-06].http://www.xcdl.com.cn/library/10/201007061486.html.
[2]聂建霞.图书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策略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6):9—11,39.
[3]徐汉荣.谈图书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