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估定级后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

2011-07-24谢耀芳

图书馆界 2011年6期
关键词:出版物文献广西

谢耀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是以地理区域为中心特征的一切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是研究本地区历史与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图书馆为本地区及图书馆网络提供特色服务的重要手段。搜集、保存、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已经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共识[1]。1982年颁布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指出:“省馆应根据本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要求,……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当地读者需要的藏书,本省(自治区、市)正式出版物和有关本地区的地方资料应尽全收藏。”2009年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了第四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增加了地方文献征集的评分标准,使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就评估后开展地方文献征集所采取的措施谈谈笔者的拙见。

1 评估促进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1.1 进一步完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规则

针对评估标准,我馆根据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地方文献采选入藏政策,加强了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领导,重新修订了《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原则》《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催缴规定》《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征集工作规范》等系列规章制度,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完善了该项工作的科学管理。两年来多次召开采访工作委员会,审议每年的地方文献建设情况,并及时对重要的、高码洋的地方出版物的采购提出意见和建议。筹建“广西地方文献中心”,对地方文献采购的原则与方针、范围与重点、组织与实施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地方文献采购质量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保障。

1.2 加大地方文献购置经费投入

评估前,我馆文献采购总经费仅为350万元,通过2008年评估,自治区政府对图书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资金投入上给予了更大支持,在评估的过程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同年底增加到450万元,并逐年增长,到了2011年已达800万元,从而使地方文献专项采购经费得到很大提高,如从2008年的5万余元增加到2010年的16万余元(详见表1)。经费增加后,根据当前地方文献出版发行的变化,不断调整采购形式,多渠道开拓采购途径,特别是通过购买途经的数量和复本比例逐渐扩大,使地方文献的品种和复本都得到长足发展。除地方特藏本外,外借读者也能借到本地出版物。

表1 2008年评估前后地方文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对比表

1.3 地方文献体系越来越完整

呈缴文献载体、范围不断扩大,从图书、期刊、报纸、书画作品到音像、电子等出版物都有呈缴。过去由于对地方文献类型的认识不够全面,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只是提供纸质文献,而很少提供光碟、录音资料等其他类型的地方文献。评估后除了书、报刊等传统的文献类型外,CD、VCD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以及数据库等非书资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馆藏文献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详见表2)。如2009年广西音像出版社为支持我馆的评估定级工作,首次呈缴的一批音像资料共168种、268张,极大地丰富了我馆非书资料地方文献数据库;2010年受赠《壮剧集锦》《东南来风情夜》《贝侬——全球首张壮语时尚音乐合集》等304种、352张,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音像资料。使我馆地方文献的CD、VCD音像资料和电子出版物以及数据库等非书资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过程,初步形成多载体地方文献结构体系。

表2 评估后我馆各载体的馆藏发展情况表

2 存在问题

评估定级标准对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从“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及执行情况、本地出版物入藏率、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三个方面提供了统一的衡量尺度和标准,使各级图书馆有了明确的参考数据和发展目标,也为我们提供了权威性的依据。近年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标准相比也还存在不少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桂版书呈缴制度执行仍显乏力

笔者对照我区八大出版社的发行目录,发现各出版社呈缴制度的实施有很大区别,大多数出版社能意识到样书送缴工作的重要性并给予支持和配合,但仍有部分出版社意识相对淡薄。通过对比新书目清单以及从其他渠道(如订购、查询)的了解,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呈缴工作做得比较到位,能做到出书必缴(包括贵重书籍如各地市年鉴等,均为300元左右的精装书籍,成套大型书籍,如《广西通志》,也能做到一卷不落),该社样书均为邮局寄达,及时且数量稳定,所附样书清单准确、详尽。其余出版社缴纳样书的数量呈波动性。如广西民族出版社特色出版物为民族性综合出版物,对于该社新书的出版,我馆工作人员上门领取样书时,相关负责人员均给予热情接待,但呈缴率并未达到评估标准规定的90%。其他出版单位中,接力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的样书送缴工作比较认真负责,这两家出版社图书的共同特点是青春读物和少儿读物,值得一提的是,接力出版社所送缴的教辅系列读物和杂志月刊(如《小聪仔》系列杂志)等,均能做到丛书齐全而且期期齐全,保证了期刊的连续性。科技出版社2008年以前缴纳较为踊跃,但缴纳量于2009年开始下滑,原先每种书送缴2册改为送缴1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部分出版社担心效益不好而采取支出收缩策略;二是有部分出版社认为图书馆不过是一个公共服务单位,不如上级主管部门重要。

2.2 地方版图书、作者包销书,缺乏有效的采购渠道

许多地方出版社,由于图书出版品种不多,对图书发行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2]。各地方出版社还存在由作者自行包销的部分图书品种的现象。这部分图书大多是专业作者们辛辛苦苦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在专业领域里有较大影响,是特定图书馆的采集目标。但是,这部分作者往往活动范围有限,自行销售的渠道面很窄,导致印数不多的这些书有相当一部分压在了作者手中,成了死书。笔者通过地方文献专门的订购批号进行统计,发现两年内应通过购买方式征集的地方文献946种中,购买到的仅为483种,到货率仅有53.7%左右。地方版图书订到率普遍不高,远远低于标书要求的95%的到货率。

2.3 征集信息和购买渠道不畅

主要是缺乏全面、及时、精确的出版信息。据有关专家统计,目前的出版社新书在书目上征订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新书首先在第二渠道或其他渠道销售。过去《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全国新书目》等三大书目几乎囊括了国家出版的全部图书,现在三大书目包括的品种仅占出版总量的四分之一[3]。其次,内部出版物的信息搜集困难,随着出版审批程序的改革,广西新闻出版总局已把审批权力下放到各市,从而造成了搜集内部出版物出版信息的困难,导致这类文献漏征、漏订,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开展困难。

2.4 无足够经费购买高价书

地方文献采访不同于一般文献,有许多内部资料,特别是民间私人手中的历史文献(家谱、族谱)等,它们不像现今出版物,有明码标价,即使有的有标价,但因文献印数少,史料价值高,其开价已远远超过一般标价,加上目前全国收购这类文献又无统一的规定,一般以现行市场时价为准,因此一些民间散落的珍贵地方文献不能搜集入藏。其次是财务报账手续烦琐。图书馆购入图书资料,书店等部门必须出示正式发票才能入账,而不少地方文献是向民间个人或社会团体组织搜集的,它们往往不能出示正式发票,这使地方文献的入藏受到很大影响。

3 完善地方文献建设的措施

由于地方文献的品种多,发行机构、发行渠道亦多,尤其是大量的地方文献属于非正式出版物,缺乏出版、发行信息。因此,地方文献征集工作较一般文献采访更为烦琐和复杂,因此,通过迎评的自检自纠,我馆制定以下的措施,保证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开展。

3.1 进一步明确地方文献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根据2009年文化部第四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关于《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及细则的要求,我馆重新修订了文献采访的方针和原则。根据广西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读者需求,文献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以经济、轻工业、法律、图书情报学等学科文献为重点,以地方文献、民族文献、东盟文献为特色,各学科各载体文献配套、协调、互补的馆藏资源体系。以“贯彻广西地方文献求全、重点学科文献求精”为原则,广西出版物及有关广西地方文献资料、国内出版的东盟文献资料全面购藏或征集入藏,中央一级出版社的出版物为文献采访的重点,外省、国外出版物有选择有重点地入藏。

3.2 建立地方文献采访工作规范。

规范内容包含:1)总则。我馆是全广西的藏书中心、书目中心与文献协调中心,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书补充原则及采购标准》,地方文献的采选必须保证广西地方文献资料收藏的丰富性、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2)规定本馆收藏的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即广西各出版社、各单位出版发行的图书与报刊以及省外出版的在内容上涉及广西历史、地理与风俗、民情的一切文献。采访的重点是:记载和反映广西各地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文献应全面入藏;广西各级各类地方志,含综合志、专门志、专业志等文献应全面入藏;广西各姓氏族谱、家谱及家族史料,尤其是名家大姓的资料应全面入藏;广西各类年鉴、名录、手册、汇编、大全、辞书等文献应全面入藏;广西各类史书,包括通史、断代史、特定时期史、专题史、机构部门史及中共党史、革命史等文史资料及地情乡土材料应全面入藏;广西籍人物或外省籍人物在广西的文字资料、图片、研究资料、人物的传记、年谱及广西各学派的著作及其研究资料应全面入藏;本地区各类“会”“节”(如展览会、博览会、艺术节)等资料应全面入藏;广西区内机关、团体、企业等各机构单位以及各景区的概况、宣传、推介等资料应全面入藏;广西各类地图,包括地图册、挂图、单页图(如政区图、旅游图、交通图等)应全面入藏;广西电话号码簿、邮编册、通讯录等应全面入藏。上述具体条例保证了地方文献入藏的完整性。

3.3 进一步落实呈缴制度

除定期走访、发函、电话联系,宣传、落实呈缴制度外,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与本地出版发行单位、书商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广西地方文献建设问题。如2011年4月22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馆组织召开了“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建设”座谈会,特邀有关领导、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等8家出版单位,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新华文盛图书有限公司、湖北三新等6家图书发行单位。通过座谈会使与会的出版发行单位了解我馆地方文献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今后地方文献馆藏建设中,广西各出版社能进一步落实呈缴制度,为我馆提供出版样书;图书发行单位能注意和及时为我馆提供全国广西地方文献出版信息,帮助我馆进行采访,共同做好广西地方文献保存工作,使大家站在国家、民族和历史的高度来认识地方文献保存收藏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提高对图书馆接受呈缴和征集的作用认识。同时图书馆也要做好服务工作,保存好呈缴、征集和赠送的图书,并发挥图书文献应有的作用,让出版社和社会群体看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就是他们价值观的表述,达到大家互利双赢的目的。与会代表都非常认同图书呈缴制度,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做好送检工作,支持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

3.4 建立区域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

加强各图书馆之间地方文献采访工作的合作与协调,采取委托各地级市馆协助补缺馆藏[4]。在2010年全区公共图书馆馆长联谊会上,讨论由我馆拟定的“广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协作网”方案,由各地基层馆负责协助征集当地出版物,从而构成一个密布全区的征集网络,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地方馆在当地征集的地域优势。还利用协作网在当地的地缘优势与工作便利,使我馆征集到一批价值较高的地方文献,补全了《柳州年鉴》《贵港年鉴》《桂平县志》等重要年鉴、方志。

3.5 加强地方版文献的采集

采集地方文献是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正式出版社近570余家,地方出版社占60%以上,作为公共图书馆重点收藏的品种“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中,地方版获奖图书的平均比例为74.5%[4],因此,地方版文献对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意义不凡。广西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资料是我馆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与本地出版社签订“样本缴送与图书采购协议”,进一步明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是广西地方文献资料呈缴样本收藏单位,同时,对于出版社,我馆也应给予一定支持,对于复本及高价书通过半价购买,以保证地方版文献入藏率。

总之,地方文献是地方之百科全书,是图书馆为地方政治、经济、科研、文化、教育建设提供独特服务的主要信息源[5]。我们应当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特别是通过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这面镜子,不断调整和完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措施,以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的需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潘小艳.试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0(1):87—89.

[2]谢耀芳.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方文献[J].图书馆学刊,2011(2):55—58.

[3]周 红.高校图书馆图书缸藏的现状与补购对策[J].图书馆建设,2005(2):93—95.

[4]许宁航.进入新世纪公共图书馆如何加强地方文献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74—75.

猜你喜欢

出版物文献广西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