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迷你南瓜栽培密度试验
2011-07-18黄伟忠许小江费慧妃陈叶青沈吾山
黄伟忠 许小江 费慧妃 陈叶青 沈吾山
(1浙江省绍兴市农科院 312003;2新昌县城南镇政府)
2003年,我们从日本引进“桔瓜”迷你南瓜在本地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影响南瓜单位面积产量的因素有栽植密度、气候、土质、土壤肥力等,因日本迷你南瓜种子特别昂贵(当时市场售价为2.5元/粒),因此确定最佳栽植密度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2004年上半年在大棚内开展了日本迷你南瓜栽培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为日本原装的迷你南瓜品种;提高型单体大棚 2 个,(长)50m×(宽)8m。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绍兴市农科院蔬菜所大棚内,采用专用育苗盘育苗,3月13日播种,3月22日出苗,3月29日定植于棚内。本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行距)350 cm×(株距)50cm,拱架栽培;处理 2:(行距)350cm×(株距)60cm, 拱架栽培; 处理 3:(行距)110cm×(株距)60cm,直立架栽培,以处理3作对照。3个处理按株条施基肥,每株施腐熟猪厩肥2.3kg、天王星复合肥0.05kg。4叶后摘心,采取双蔓整枝棚架栽培,第8叶开始授粉留瓜,其他栽培管理(追肥、采收标准)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南瓜花期及采收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由于处理2的栽培密度最小,植株生长所需光照与空气较充足,长势最佳,至5月2日50%植株8叶以上有雌花开放。处理1较处理3(ck)花期早 3d,处理 2 比处理 3(ck)早 4d,处理 3(ck)则由于栽植密度较高,养分的争夺对生长有所影响,于5月6日才相继开花。处理1和处理2的开始采收期也分别比处理3(ck)提早了4d和5d,处理3由于在花期受枝叶相互遮光而导致南瓜转色较慢,开花至采收的时间相对较长。
2.2 不同栽培密度对南瓜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至2004年6月25日结束,每个处理产量累计计算,以迷你南瓜开花至采收不少于15d为标准。处理1共产出合格迷你南瓜2106个,处理2为1757个,处理3为1801个。各处理合计面积均为266.7m2,按面积算单产,处理1的667m2产量为5267.0个,处理2为4394.1个,处理1比对照(667m2产量4504.2个)高16.9%,处理2由于种植株数只有对照一半,因此每667m2南瓜产出比对照减少了2.4%。如果按株算迷你南瓜单产,则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单产分别为8.2个/株、8.3个/株和4.2个/株。处理1和处理2的单株产量达到甚至超过对照的2倍。分析其原因,在处理3开花盛期,由于植株之间相互遮荫,光照不足,甚至徒长,在授粉过程中难以结瓜,导致大幅减产,且高密度的栽培给管理(授粉、施肥、整枝等)工作带来不便。
表1 不同栽培密度对花期及产量的影响
3 效益分析
由表2可知,处理3所产出的单个迷你南瓜所含的种子成本为0.65元,而处理1和处理2所需成本均为0.34元,处理1和处理2在种子成本一项均比处理3(ck)节约47.7%。众所周知,从国外进口的一些优良蔬菜种子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如何利用其优良的特性,在栽培管理上着手,减少单位产品所含种子成本对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表2 栽培密度对种子成本的影响
表3 迷你南瓜不同栽培密度效益比较
由表3可知,处理1 667m2产量比对照高762.8个,处理2比对照少110.1个。如果每667m2迷你南瓜所需种子外生产成本2000元,按迷你南瓜市场价每个1.5元计算,则处理1 667m2纯收入为5190.5元,比对照(667m2纯收入为3878.8元)高45%,处理2为4001.2元,比对照高11.8%。因此日本引进的“桔瓜”迷你南瓜最佳栽植密度为处理1,即(株距)50cm×(行距)3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