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的木刻艺术

2011-07-18文/金

检察风云 2011年18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木刻年画

文/金 韵

延安时期的木刻艺术

文/金 韵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29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以“朝花社”为阵地,编辑出版了“艺苑朝花”,有计划地选登了部分欧洲的木刻版画作品,从西方引回了“新兴木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概念,擎起了“新兴木刻”的大旗,以推动“新兴木刻”在中国的光大。1931年,鲁迅先生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在上海举办了“木刻讲习会”,新兴木刻运动从此以顽强的生命力,迅猛地登上了中国的艺术舞台。学习新兴木刻成了美术青年要求进步的标志。

延安时期的木刻艺术是指,在革命圣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木刻艺术家和热爱木刻艺术的青年,以创作木刻为斗争武器而开展的艺术创作活动,在革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大众化的、民族化的艺术特点的木刻艺术。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活跃在上海、杭州、北平等城市的“新兴木刻”运动力量进行了重组,从事木刻艺术的同志分散到全国各地,又分别建立起了新的木刻运动中心,“新兴木刻”运动的精神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温涛《高歌》

1936年冬天,温涛来到延安;1937年9月,胡一川到达延安。随后陆续有江丰等一批曾活跃于上海的左翼木刻家来到延安,他们大都先后在鲁艺美术系任教,是延安木刻艺术的主要骨干力量;不仅带来了新兴木刻的革命传统,而且传授了新兴木刻的创作经验;使得鲁迅先生的美学思想和版画理论得以贯彻和体现。一些曾经留学国外的青年美术家,如王式廓等也满怀爱国热情,奔赴延安;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学生纷纷投奔延安,逐渐构成了延安的美术队伍。

胡一川《挖壕沟》

王式廓《开荒》

古元《锄草》

1938年4月10日,由毛泽东等联名发起的“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之所以要以鲁迅的名字来命名,“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导师,并且表示我们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引自毛泽东:《创立缘起》,见《鲁迅艺术学院成立纪念刊》,1938年4月)。从此,鲁艺成了名副其实的革命文艺的摇篮;同时,延安的革命氛围,也给“新兴木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活力。

延安木刻艺术的创作活动,在“新兴木刻”的影响下,不仅十分丰富活跃,多次举办展览,而且进步显著,反映在作品中的是: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新颖,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真实感强,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内涵。生活气息浓厚了,感染力也加强了。创作木刻成了延安革命时期鲁艺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美术形态。但是,西洋木刻的影响还存在,取材面不广,不够大众化,民族新风格尚未形成。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文艺工作者提高了思想认识,除了参加生产和学习外,还纷纷上战场、下基层,深入农村、走群众路线,延安的整个文艺界掀起了一个向民间文艺学习的浪潮。

木刻创作向民间文艺学习,具体表现在新年画的创作实践。木刻艺术家们通过新年画的创作实践,不仅密切了与人民大众的联系,而且具体化了木刻艺术创作的大众化,更是表达了明确的社会思想和革命主张。

新年画的创作实践,是有选择地保留曾对中国新兴木刻有过影响的外来技法,并再适当地融合于阳刻线条造型的中国传统木刻技法过程中,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木刻艺术,对延安革命时期木刻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年画的创作实践,不仅推动了传统民间年画在内容上的变革,是题材的革命化、现实化,而且也是木刻艺术创作形式上的创新,是艺术形式的民族化、大众化,开拓了木刻艺术创作的新天地。新年画的创作实践,不仅丰富了木刻家对创作形式的认识,而且为新兴木刻艺术的深化发展作出了可贵探索,不仅有效地发挥了传统民间年画的社会启蒙作用,而且为扩大木刻宣传阵地创造了条件,增强了木刻的活力。

延安时期的木刻,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好,普及面也广,已经成为延安市用途最广的画种。1942年,重庆举办了“第一届双十全国木刻展”,其中有周恩来从延安带来的延安木刻家的作品三十件,展出后受到了中外人士的热烈赞扬。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参观后,不仅盛赞中国木刻家们取得的成就,而且对古元的作品褒扬有加,在《全国木刻展》一文中感慨道:“我在中华民国31年10月15日下午3时,发现中国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乃中国共产党中之艺术大家古元。”(原载重庆《新民报》1942年10月18日)。从此,延安木刻开始受到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关注,国际上许多重要博物馆也开始收藏这些作品。不仅显示了延安木刻的艺术成就,而且也标志了新兴木刻的新水平。

延安木刻家集革命者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怀着崇高的社会理想,抱着坚定的艺术追求,从社会现实和革命需要来进行木刻创作的。延安时期的木刻所取得的艺术成果,是那个时期中国人民先进思想和健康、质朴感情和趣味在艺术上的集中反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活跃在延安木刻艺术创作中的许多艺术家,奠定了新中国美术的人才基础和理论基础。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抗战八年木刻选集》: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12月初版

1946年9月18日,由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办的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在上海大新公司画廊开幕。参展作者113人,展出木刻和连环木刻作品共计897幅,其中连环木刻16套,套色木刻70余幅,并展出了十五年来的木刻运动史料。这次展览,既是抗战木刻运动的集中展示,也是新兴木刻运动后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总结。展览后,由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主编了此选集,精选了75位木刻家的102幅作品,卷末附有作者小传。

《北方木刻》:上海高原书店1947年5月初版

由于先前出版的《抗战八年木刻选集》北方作品选择较少的缺憾,高明书店出版了本画集。画集收录了以延安木刻家为主的木刻、连环画、新年画和新窗花等125幅,卷首郭沫若先生的《序》中说道:“这部《北方木刻》,自然是《抗战八年木刻选集》的姊妹篇,所选的是限于在华北地区工作的作家们的作品,……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得到艺术的欣赏,还可以得到环境的认识;不仅可以看出艺术的进步,好可以看出生活的进步。”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木刻年画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牛年画牛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
中学音乐剧《梦想启航》创作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