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11-07-12陈雯桦
陈雯桦,匡 莉
(1中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广东 广州 510080;2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良好的医患沟通显得非常必要。研究结果表明,当前80%的医疗纠纷是由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1]因此,如何促进医患良好沟通已迫在眉睫。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探寻医患沟通效果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医患沟通效果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州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医生和患者为调查对象。医生为在专科门诊和专家门诊坐诊的该院的正式执业医师,排除进修生、研究生和实习生;患者为就诊于该院内科门诊的成年患者或其家属,排除只开药而没有诊病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沟通认知情况(5个条目)、医学信息沟通(13个条目)、情感沟通(7个条目)、医生沟通技巧应用(7个条目)、对医患沟通总评价六方面。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科别分为不同的层,在不同层内采取随机抽样法确定被调查的医生和患者。根据文献报道,结合本次调查所设计条目数量,最后确定调查样本量为患者380人次,医生350人次。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人工检查筛选,剔除错填(逻辑错误)、空项太多的问卷。有效问卷用EPiData录入数据,抽取其中2%进行复核,应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2-5]我们归纳出可能会导致医患沟通不良的10个原因,在本次调查中,分别让医生和患者从中依次选出其认为最主要的5条原因,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找出最重要、最切合实际的原因,为我们改善医患沟通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2.1 各因素被选中情况
本研究有效调查医生36人,患者383人。我们所提供的10种导致医患关系不良的原因一共被医生选择了162次,被患者选择了1448次。其中,医生选择次数最多的是“医患双方不信任”,选择该项目的医生占应答医生总数的73.5%;其次是“社会舆论导向”、“医生工作量大,没时间沟通”两种因素;选择次数最少的因素是“医生沟通能力不足”,只有4个医生选择了该因素。在患者方面,选择最多的原因是“医生工作量大,没时间沟通”,占应答患者的78.0%;其次是“医生态度不好”,占总选择次数的15.2%,占应答患者的62.2%;选择次数最少的是“社会舆论导向”,仅占总选择次数的4.1%,占应答患者的16.7%(见表1)。
表1 医生和患者对导致医患沟通不良原因的认识
2.2 第一主要因素
医生认为导致医患沟通不良的第一主要因素是医患双方不信任、医生工作量大,沟通不充分、社会舆论导向偏颇和我国医疗体制、保障体系不健全四个因素。其中,35.3%的医生认为是医患双方不信任所致,医生工作量大和社会舆论导向则各占23.5%(见表2)。
表2 医生对导致医患沟通不良主要因素认识
患者认为导致医患沟通不良的第一主要因素分别是医患不信任、医生态度不好和医患信息不对称,其中62.4%的患者认为医患沟通不良主要是由于医生态度不好导致的,30.4%的患者认为是由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见表3)。其他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都比较分散,这里不再赘述。
表3 患者对导致医患沟通不良主要因素认识
2.3 患者沟通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医患沟通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用logistic回归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医院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患者,医院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如何使患者满意而展开。因此,在构建回归方程时,以患者的医患沟通满意度为因变量,患者对沟通的认知、患者对医生医学信息沟通、情感沟通、沟通技巧四个方面的评价、医生人口学因素、患者人口学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筛选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见表4)。
表4 回归分析各指标结果
分析表明,医学信息沟通维度得分、沟通技巧维度得分、医师职称为住院医师、月收入为431~1000元组、患者在31~40岁和患者为干部和退休共七个因素为患者沟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医学信息沟通维度得分越高,患者对医患沟通越倾向于满意,信息沟通维度得分增加一个单位,患者倾向于回答满意的概率就会增加9.875;医生沟通技巧应用越好,患者对医患沟通越倾向于满意,沟通技巧维度得分增加一个单位,患者倾向于回答满意的概率就会增加8.356;住院医生与主任医师或教授相比,其患者对沟通效果更倾向于不满意;月收入在431~1000元的患者比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患者更倾向于不满意,优势比为0.148;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患者比年龄在51岁以上的患者更倾向于对医患沟通不满意;职业为干部和退休的患者与从事其他职业的患者相比,更易对医患沟通效果不满意。
3 讨论与建议
3.1 加强正面宣传,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医患关系是一种“性命相托”的特殊关系,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医疗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当前,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刻在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借助传媒,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应该改变目前这种负向的舆论导向,加强正面宣传,使医患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医患良好沟通的基础。
3.2 加强宏观调控,控制大医院门诊量
“工作量大,没有时间沟通”也是医患双方都认可的导致沟通不良的重要因素,这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研究显示,我国三甲医院一个门诊医生平均一上午要看40~50个患者,留给每个患者的时间平均只有5分钟,迫使医生不得不打断患者对病情没有直接联系的倾诉,放弃对患者的深入了解,从而导致患者对医患沟通的不满意。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措施还是要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础医疗建设,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以约束和引导患者的求医行为,合理分流病源,即常见病、小病在社区医院解决,重症、疑难病症才到三级医院,从而改变目前这种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使医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3.3 重点关注医学信息沟通
解除患者的病痛、恢复患者健康是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也是一切医疗行为的出发点。因此,医学信息的沟通是患者最为关心的医患互动过程,是医患沟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情感沟通、沟通技巧相比,医学信息沟通对医患沟通效果的影响作用更大。相对来说,我国的医疗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优质的医疗资源更为稀缺,且配置不均;加之三级医院门诊量过大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就必须抓住重点,如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充分告知患者医疗信息,耐心解释患者疑问等。
3.4 提高医生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学习。沟通技巧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医患沟通效果。本研究中住院医师比主任医师或教授与患者沟通的效果差,除了患者对主任医师或教授更信任的因素外,与住院医师经验不足、沟通技巧较差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今后在医学生的教育及继续教育中应加强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
3.5 关注重点人群
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同,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也不同。因此,同样的服务可能对有些患者来说是满意的,而对另一些患者来说却可能是不满意的。绝大多数不满意的情况集中发生于一小部分人身上。如果能重点关注这一小部分人群,提高其满意度,将会极大地提高医患沟通满意度。本研究表明,月收入在431~1000元的低收入者、年龄在31~40岁、职业为干部或退休的患者更容易对医患沟通效果不满意。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注意观察这些人群的特殊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满足,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王静,何忠正.加强医患沟通 协调医患关系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J].中国医院,2005,9(3):43 -45.
[2]许建国.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原因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15(6):43 -45.
[3]姜新宝,崔道富,严锦平,等.制约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8(2):27 -29.
[4]王林华.医患沟通障碍因素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医院,2007,7(5):122 -123.
[5]牛建华,白林海,孙建萍.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不当的原因探析[J].现代医院管理,2006,4(3):42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