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直播节目中的语言驾驭
2011-07-12吴碧珠
■吴碧珠
直播热线电话使广播中出现双方交流成为现实和可能,它虽然在空间上隔离,却在时间上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使大众传播达到人际双向同步交流的效应。这当中语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热线节目使大众传播更具有浓厚的人际传播色彩。由于电话直接切入节目整体之中,主持人与听众的关系,近似生活中两个人面对面交谈,电话参与者在广播传播过程中不只是单纯的接受者,而且是重要的参与者。这时电话参与者这一特定受众更希望听到的是亲切化、口语话的语言交流,反映在广播语体上就是语气和语调亲切、温和、表达富有家庭式、朋友式的谈话风味,有一般人际交往的平等、友好的人情味。热线电话节目虽不太可能完全像录播节目一样语言句句精雕细琢,但这并不表明口语化就可以不讲究规范化、艺术性和严谨性。
语言是交流的必要手段,是思想的外壳,也是情感交流热线节目获得成功的生命。主持人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
首先,主持人要在感情上取得受众的认可。主持人要切记不可出言伤人,要尽量小心地呵护听众的自尊心,这是沟通主持人与受众心灵的制胜法宝。“拣好听的说”,在美学语言中被认为是一个交际策略,一个能广为人们可接受的说话策略。它深刻地体现了谈话人的美学追求,顽强地表现了将语言符号变为审美对象的努力探索。受众参与节目与主持人交谈,无论处于什么心态、都不是想听主持人奚落与斥责的,只是以此为途径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已。即使倾诉者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无能、懦弱,但他也绝不希望通过主持人的口来批评他,因此主持人无论在那种情况下都应该捡好听的话说,让人听起来顺耳舒服,营造良好的谈话交流氛围,这才能取得对方的认同。
第二,主持人要懂得倾听,摆正心态。要充分理解受众,讲究说话和说理的方式。凡是与主持人通话的受众,其内心总有许多烦扰和苦闷要找主持人倾说,但又总是担心主持人不愿倾听他们的苦恼,以至常会含蓄不漏,欲言又止。
主持人要与无话不说听众进行多点对话,面对一个接一个轰炸式的诉说、发问,主持人既要饱含同情、耐心细致的倾听,还要满腔热情的诱导他们畅所欲言,进而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给人启发思考的意见,供其参考。当主持人的意见与听众的意见有出入时,切记情绪化或过于生硬;对节目主持中自己出现的一些差错要保持冷静镇定的心态,要及时调整自我情绪,切记急躁慌乱,以免错上加错。
主持人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不要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以听众平等的身份主动热情的和受众一同探讨他们的问题,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谈话氛围。在这里,平等是交流的前提,耐心是交谈中应有的态度。任何成功后的交流与对话,都是以双方的平等为前提。主持人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主持人要在思想感情深处站在与受众平等的立场上,只有这样才能提出适合听众个体又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意见。
第三,主持人要使用平和自然的语言,还要处理好语体风格。口语化的谈话是亲切自然的前提,情感交流热线节目主持人切忌用文绉绉的书面语,书面语与情感交流的主题是格格不入的。要多用自然流畅、生活化的口语,多用贴近生活的富有人情味的口语,忌用说教味重的灌输式语言。因为听众寻找的是倾诉的机会与倾诉对象,并不需要有人替自己做决断。主持人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要把听众当成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以真诚待人的爱心交谈,使对方产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亲切感,声声入耳,听来有味。这是自然情感的集中化、典型化。
第四,主持人语言要丰富凝练。要善于用同义语。不要重复使用一个词。否则会让听众产生厌烦感与对主持人水平的不信任感。词汇的单一重复使用,语言的美感无从体现。
主持人用的口语应与受众的口语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感,既让他听的懂,有可以引导听众向高层次迈进,有一定欣赏价值。简练中蕴含艺术性是主持人用语追求的方向。另外,适当的快节奏是保持节目语言活力的基本条件。
第五,主持人语言要雅俗共赏。热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应该保持家常口语的通俗易懂,但不能全照搬家常口语,过于通俗。诸如“盖了帽了”、“没治了”、“就那么回事”、“这家伙”等等,这些口语在广播节目的表达中尽量少用,使用过度就显得“俗了”,看似接近受众,实则让受众感觉你特别没有文化内涵。俗者,通俗也,热线电话这种俗的外壳,就是为了接近受众,使其乐于接受,若俗的外壳加上俗的内核,即成庸俗了。因此热线节目节目主持人不要因取悦听众而媚俗,要赋予俗的形式、高雅的内容,这是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
最后,主持人要准确把握语气词。在广播语体中,“呀、吧、哇、呢、啦、噢、唉”等语气词的适当应用,可以增强语言交流感和感染力,让听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而与语气词不适当的随便增加,不仅达不到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反而显得“官腔”。由于热线电话交流的语言原来就是口语化、生活化的,更需要注意准确使用既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又能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层次的语气词,去掉无目的的语气词,做到言而有物。
语言美还包含很多方面,用词的准确性,用词的音韵美,即讲话发音准确,要抑扬顿挫等等。热线节目的语言趋向随和、浅近、活泼、生动,而同时又要较为全面的体现播音语言的规范性、庄重型、鼓励性、时代性、分寸感、亲切感等特点,这也应是主持人在语言上的努力方向。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未来的主持人应更加讲究语言艺术性,只有生活化又附有艺术魅力的语言风格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时代同步。
[1]廖增惠.浅议提高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J].新闻传播,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