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通宝”和锦屏遗迹
2011-07-11遇含
遇含
与政和的结缘
依稀记得在祖母传下来的首饰盒里,还藏这着几枚古钱币,在略带青黄的锈色中还能看见在外圆内方中用隶书写的“政和通宝”四个大字。这几枚小小的铜币构成了我对“政和”的最初印象,原来“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啊。后来听说我家附近有一个“政和”县,那里是著名的产茶区,“政和白茶”与“政和功夫”声名远播。这次踏上政和寻茶之旅前,我特意翻出了那里斑驳的县志,才知道“政和”曾经叫“关隶”,是宋徽宗把“政和”的年号赐予此地的。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关隶居然被皇上钦点为“政和”了呢?
因为茶。
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遂应场
政和县城不大,街市也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华,可这并不影响它在我心中的印象。也许这是我对有茶的地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吧。
要了解政和,不能不说茶。要了解政和的茶,不能不说一个叫锦屏的地方。那里是政和功夫的诞生之地,而那里众多的茶叶商号见证了政和茶悠久的历史。我们此行的向导叶功园先生就是政和功夫创制人叶之详的后代,因而,他对锦屏村的过去如数家珍。
从叶先生的口中,我们得知锦屏村以前叫做“遂应场”。为什么叫遂应场呢?原来,古代政和盛产白银,朝廷曾在此地设立7个银场。为了开发新的银矿,一位林公到此地探查,他把扁担投入水塘,发现扁担倒流回来,于是决定在此地开采宝藏。后来,经过挖掘,果然发现银场。银矿开发后,四面八方的商客来此贩银,在崇山峻岭之中形成了繁荣的小市场,久而久之,人们都把这里叫做“遂应场”,也就是“天遂人愿”的意思。陆羽曾经说:“上者生烂石”,此地的矿物质丰富,产出的茶自然好。
政和式的江南水乡
因为遂应场与浙江交界,这里的建筑风格多像浙江,那些老房子虽没有建阳、武夷山的精致雕刻,但是横跨小溪的众多廊桥却成了行进路上独特的风景。廊桥上的每一个小窗都是一个精致的画框,映衬着窗外的花红柳绿。
窗外的风景很美,梯田相映成趣。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大片大片的金黄尽收眼底,阳光下,柔和的色调让人温暖。一条小溪由内而外贯穿始终,毫无城府,静静流淌,透彻如澄澈光洁的宝玉。正可谓山因水险、水因山藏。在百转千回之中蓦然回首,可看到万顷苍翠的树林。
锦屏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村庄带着袅袅炊烟,老房子在小溪的两侧相互对望,隔上一二十米就有一座小桥,这样的布局仿佛让人置身于江南水乡,但它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韵。除了木质的老房子以外,还有不少泥土夯起的房屋,猫鸣狗叫之声不绝于耳,一片祥和的景象。在收获的季节,这里的居民显得特别忙碌,依溪而建的村落路不宽,但并不影响他们劳作的心情。聪明的村民用木板架在溪流之上拓出了空间,橙黄的谷物被均匀地洒在木板上享受日光浴,那是他们天然的晒场了。
有一个老大爷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叼着一只老式烟斗,一边笑盈盈地捧起一堆稻谷放进手摇木质打谷机,打谷机“嘎吱,嘎吱”响着,他的烟斗也“噗嗤,噗嗤”冒着烟。“现在的孩子没见过打谷机吧?”老大爷笑着问我,因为我刚把板栗的刺壳当成了红毛丹。
探访老制茶楼的意外收获
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中绕了几圈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老制茶楼。它显然与一般老房子格局不同,没有厢房,也没有屏风,就是一座实实在在的老制茶楼。泥土与木质混合的茶楼有四层来高,炭黑土墙内壁印证着它焙茶的历史。上层的晾青楼因为长年无人问津,摇摇欲坠。我们的到来显然打破了这里的安静,木板发出了嘎吱的响声。狭小的楼梯联通着不同的楼层,老制茶器具横七竖八地躺在阁楼里,老茶箱上还隐约可见“万新春”的商号。
或许是老爷爷的笑容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探访老制茶楼的时候竟有了意外的收获。我们在一片破焙笼,老茶箱,与旧竹篾当中,发现了叶家在民国时经营茶行的账本。叶先生显得很激动,他回来了这么多次都没有发现它,看来这是我们的缘分。
安静的风景与“仙岩功夫”的传说
锦屏山水相伴、潮湿、矿物质丰富,这样的自然环境具备了产好茶的先决条件,所以当我们看到成片的葱郁的茶树时并不感觉惊讶。叶先生很神秘地要带我们去看“千手观音”,绕过一枞枞长势良好的野茶,我们看到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柳杉,众多的树干盘根错节地生长着,又犹如杨柳般倒垂下来,怪不得当地居民要把它当成神树。旁边的溪流在此处也变得缓和下来,透亮如丝,河床下的石头也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绕过独木桥,一株茶树霸气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长得非常茂盛,这就是制作仙岩功夫的茶叶。据当地居民说,原来大家并不识茶。一日一外地人路过讨水喝居民以白水相待,惹得路人直叹息大家不识茶,他教当地居民辨认茶苗,传授居民制茶工艺,待居民学会之后他突然神隐不见,当地人就把这个过路人当成了神仙,“仙岩功夫”之名正由此而来。
所以,一个事物有了传说,它们总会带上不少神秘色彩。这不过是大家带给它的美好想象而已,想起房龙的一句话:“你告诉我,你住在哪里?我告诉你,你是谁?”就这么行走着,探访着,一定会把内心装饰得无比丰富,政和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