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加快建设龙江大水利
2011-07-03□陆兵
□ 陆 兵
(作者系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8月9日至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这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措施最实、影响最广的一次水利工作会议。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近期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将出台强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省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合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序幕全面拉开。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备受鼓舞,精神振奋,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不辱使命,建功立业。
一、领会精神实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对水利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我们党成立以来、新中国建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是继今年中央1号文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水利工作作出动员部署的重要会议,规格之高、内容之实、影响之大、效果之好前所未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治水兴邦的史册,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开启我国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为深入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我省召开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总结交流我省水利建设实践经验,分析和判断当前我省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将出台措施有力、含金量高的决定,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重视和支持水利,推动全省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对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认识新形势下水利战略地位。党中央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水安则邦安,水兴则邦兴。加强水利建设是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标志着我们党对水利的认识又产生了一次重大飞跃,对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达到了新的高度,对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民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对全省水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推进,是我省大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吉炳轩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治国安邦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总结回顾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治水实践,充分肯定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省水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精辟论述了新形势下水利的重要地位。吉书记强调,对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再认识再提高。通过4个“要深刻认识到”,论证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深刻认识到,水利是治国安邦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防治水患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兴修水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动。水利兴百业旺,水利兴天下安。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没有大水利就没有大农业、大粮仓、大生态,一定要把加强水利建设作为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资、更强的措施,来加强水利建设,推动水利事业更快更好改革发展。要深刻认识到,水利是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条件。水利兴,五谷丰,实现粮食总产1500亿斤,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在于大兴水利强基础,运用现代工程手段和水利装备来固牢我省农业发展基础,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要深刻认识到,水利是城市建设极为重要的宝贵资源,只有把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好、开发好,以水丽城、以水富城,以水聚才,以水兴业,才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荣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跃升。要深刻认识到,水利是人民生活极为重要的基本需求,要始终着眼于改善民生、普惠人民,把水利建设作为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的重要责任、重大事业,来加快构建全面覆盖、有效保障的安全饮水体系,推动水利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程度、更好水平上造福人民群众。吉书记强调,对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再明确再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全面提高防汛抗灾能力,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深入推进滨水城市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吉书记强调,对水利改革发展的组织保障要再重视再加强。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事关龙江发展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推进力度,要抓好工程,抓好管理,抓好经营,抓好改革,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水利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吉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分析透彻、论述精辟,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战略性、开创性,标志着省委对治水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对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定位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推进龙江大水利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指导文献。
王宪魁省长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的治水方略,进一步强调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水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作出了安排部署,对健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王省长指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和发展,在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中,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我省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效显著,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为千亿斤粮食产能提供了重要支撑。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庄稼有收无收在于水,如果没有近几年水利工程持续发挥作用,我们千亿斤粮食产能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我们也不敢提出向粮食总产1500亿斤冲刺的设想;为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丰富的水资源成为我省招商引资的优势条件和重要砝码;为改善城乡群众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托;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王省长要求,要进一步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优化建设时序,留住天上水、拦蓄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大力开发过境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王省长强调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我省农业的发展保障在山,潜力在水,效益在产业。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用好水的重要方向,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通过建设一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造条件。二要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水利设施要以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作为首要的设计标准,所有的防灾减灾措施,都必须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三要着力保障城乡用水需要,坚持民生优先,把满足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和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兴水富民的重要任务,认真抓好。四要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跳出传统水利开发利用模式,深入挖掘水资源内涵,拓展水利功能,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五要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融资为补充,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六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管护体制机制创新,以科学的理念指导水利,以市场的思路发展水利,以优化的体制机制保障水利。水利建设和发展要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王省长强调,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认识到位、规划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水利事业发展,共同办好水利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王省长的讲话立意高远、视野宽阔,观点鲜明、指向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实在,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题,贯穿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省领导的重要讲话,为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水利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中央和我省对水利改革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二)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对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刻审视新时期我省的水情。我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比较丰沛,水土资源相对丰富,总体匹配较好,具有建设大农业、大水利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黑龙江农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治水史。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农田抗灾能力弱、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程性缺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的基础还不牢固,与我省担负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重要职责不相适应。这样的水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站在统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大水利科学治水理念,破解体制机制难题,综合运用治水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水资源,转化劣势、发挥优势,强化大水利建设,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做好“用好水”这篇大文章。
(三)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对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突出新阶段水利工作战略重点。我省治水兴水的实践证明,没有大水利就没有大农业,没有大水利就没有大油田,没有大水利就没有大生态,没有大水利就没有“八大经济区”的繁荣,没有大水利就没有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建设大水利的关键时期,是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和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水利改革发展的具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和谐治水,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加快发展民生水利,全面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深入推进滨水城市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强水利管理,真正把加强水利改革发展作为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作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奋力开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四)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对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实化治水兴水重大政策措施。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水利的政策举措。吉炳轩书记、王宪魁省长在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上,对进一步落实国家的强水惠水政策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将出台的决定,对强力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提出了更加实化和细化的政策措施。针对水利工作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强调加强水利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要把治水、用水、管水业绩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针对水利投入不足,匹配资金落实难的问题,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水利资金的投入力度,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对国家投入的各类水利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规定比例足额匹配资金并及时到位。针对土地出让收益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不匹配的区域性矛盾,明确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15%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并强化省内统筹。针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问题,明确扩大征收范围,并延长征收年限,可以适当集中市、县水利建设基金,用于跨区域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各级政府按规定征收的水利建设资金不得减征、缓征、免征、停征或侵占、截留、挪用。针对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问题,明确组建水利建设投融资公司,争取金融资金的支持;搞好水利资本运营,通过使用权和经营权转让筹措一块;对有经济效益的水利建设项目,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投入开发,采取各种方式融资。针对水利管护运营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明确了水的商品属性,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的理念和手段经营和管理水利,盘活水利资源,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针对农村“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投工投劳数量显著减少、建设和管护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明确提出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农民为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兴修水利。针对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的利益调节机制。针对城乡水管理问题,强调要创新区域水公共管理模式,尽快在省市县全面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针对水利基层服务体系薄弱的状况,强调要加大对防汛专业抢险队、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乡镇水利站、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央和我省对水利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水惠水政策。
二、构建五大体系,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格局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吹响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的进军号角。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把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紧密结合起来,把贯彻落实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决定结合起来,全力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阶段。水利作为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我们必须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我省规划水利投资1500亿元,重点实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开发利用、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水能水产资源开发、国境界河国土防护、水土保持、河湖生态修复、滨水城市和旅游名镇水利等“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水资源节约和水生态保护体系、现代水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切实提高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与管理“四个能力”,确保实现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等“六个安全”。
(一)基本建成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勤得利等三江平原地区14处大中型灌区、东部水稻主产区、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西部地区以大型喷灌和膜下滴灌为主的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大中型涝区工程、19处大型和172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19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都是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的基础工程、保障工程和发展工程,一定要抓紧、抓实、抓快、抓好。“十二五”时期,按照粮食产能达到1500亿斤的要求,加快上述工程建设,确保水田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高标准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到2020年基本建成基础牢固、旱涝兼筹、节水增效的适应干旱常态化趋势的粮食安全水利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好我省水资源,全面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二)基本建成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蓄、引、提、调、控、节相结合,加紧建设一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和水源工程,真正做到蓄住天上水,截住地表水,留住过境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强化中水回用,做好用好水这篇大文章。建成绥化阁山、龙江花园、尚志亚布力、穆棱奋斗、牡丹江林海、勃利九龙、七台河汪清、绥芬河五花山、鹤岗小鹤立河、依兰丹青、通河二甲沟等11座大中型水库,加快建设塔河塔林西、佳木斯悦来、鹤岗关门嘴子、农垦七里沁、双鸭山大叶沟、嫩江二道坎、佳木斯格节河等7座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引松补挠等2处引水工程,建设哈尔滨西泉眼水库、双鸭山引松入双等一批供水工程,建设城市应急供水工程85处,增加应急供水能力5.3亿立方米,有效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水库兴利库容由86亿立方米提高到120亿立方米,地表水调控能力由13%提高到18%。要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解决农村11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进规模连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延伸集中供水管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规模以上供水工程力争达到1/3,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
(三)基本建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实施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农田除涝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有效提高城乡防洪、除涝、抗旱保障能力。尽快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伊春等重点城市堤防达标工程,确保哈尔滨市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其他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防洪标准达到20~100年一遇,重要城市堤防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倭肯河、穆棱河、挠力河等26条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堤防防洪标准达到30~50年一遇。加快建设胖头泡蓄滞洪区避洪与撤离等安全设施,确保达到启用标准。2012年底前完成规划确定的87条、2015年底前完成178条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任务。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高城市排涝标准。中俄国境界河塌岸严重河段得到有效治理,高标准建成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完成2座大型、4座中型、694座小型病险水库和23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彻底消除水库水闸安全隐患。建设农村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12万处,增加应急供水能力15.4亿立方米。农田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尽快完成77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立覆盖全省山洪灾害易发区、比较完善的山洪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体系,完成12个市(地)32个县(市、区)51条山洪沟治理工程。
(四)基本建成水资源节约和水生态保护体系。加强旱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大型喷灌设施和膜下滴灌工程,为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探索玉米、水稻种植北移作贡献。加快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以及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建设,突出解决制约农田水利建设的“卡脖子”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水田控制灌溉面积。加强工业和城市节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成防渗衬砌渠道1万公里,达到1.6万公里。水田地表水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26立方米降低到73立方米。加快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和山洪灾害易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0万亩,有效控制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局面。抓好水生态修复,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保护区建设,尽快完成扎龙湿地生态修复和连环湖蓄洪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哈尔滨“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以及大庆“百湖之城”等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滨水城市和全省旅游名镇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的滨水城市水利景观工程,提高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哈尔滨松江湿地、齐齐哈尔扎龙湿地、大庆龙凤湿地、黑河五大连池、牡丹江镜泊湖、漠河北极村、萝北名山镇等沿江沿湖滨水旅游区建设。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稳步发展牧区水利。发挥我省地洁水清的环境优势,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实现水产品产量超1亿公斤,水利渔业经济总产值力争突破14亿元。搞好农村水环境整治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维护好河湖健康生态。
(五)基本建成现代水利管理体系。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流域综合管理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基本建立,水利法制体系基本形成,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利行业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强化保障措施,强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即将出台的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既是水利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水利系统的首要任务。全省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围绕省委、省政府“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的要求,全面掀起治水兴水新高潮,扎扎实实做好“用好水”这篇文章,把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快、抓好,构建增粮食、惠民生、促发展的大水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要把传达和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吉炳轩书记、王宪魁省长在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好讲话。要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讲话的重要论断和理论观点,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步调一致,更加自觉地肩负起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二)实化政策,注入动力。中央和我省明确了支持水利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用足、用活、用好各项强水惠水政策。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冲击1500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为载体,积极向国家汇报,争取更大支持和倾斜。二是建立水利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投资规模。各地通过江河治理新增的建设用地,按政府获得收益不少于30%的比例,用于当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15%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各项水利规费征收力度,扩大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范围,延长征收年限,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按照规划统一安排,集中投入,整合使用涉水资金。三是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把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效结合起来,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争取金融支持,拓宽市场融资渠道,搞好水利资本运营,鼓励各类社会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建设,并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加大“一事一议”的奖补力度,调动农民投身小型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三)科学规划,储备项目。我们要做好全省水利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确定水利发展长远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储备更多项目,满足大规模、高强度水利建设的需要。强化水利规划支撑,围绕我省水利“五大体系”建设目标和“十大工程”建设任务,以战略规划、发展规划、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和专项规划为基本框架,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矛盾,统筹兼顾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需求,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关系,加快完善全省、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水利规划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约束性,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确保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和进展。
要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实施计划,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各阶段审查审批要求,分析规划拟定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创新项目前期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规划确定的实施计划,围绕项目的可批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满足项目立项审批和开工建设需要。
(四)强化管理,服务社会。以2011年全省水利行业“水利管理年”为契机,全面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为新时期新阶段全省水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建设管理。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完善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招标投标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设市场公开、公平和公正。建立施工质量责任制,层层分解质量责任,把好工程质量关。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度汛,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对建成工程尽快组织验收,确保工程及时投入使用,尽早发挥效益。实行工程建设纪检监察派驻制,保证水利建设资金规范、合理、有效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干部安全,建设优质工程、样板工程、“阳光工程”和“廉政工程”。
——加强河道、湖泊和水工程管理。严禁在河道、湖泊滥取(水)、滥采(砂)、滥排(污)、滥占、滥垦、滥牧,严禁添堵河道,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维护河湖健康、河势稳定、堤防安全、河道畅通。加强水工程运行管理,确保水工程安全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立符合省情水情的“三条红线”指标。加快落实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着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节约用水,逐步扭转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污染加重的局面,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加强全省水资源实时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以取用水计量监测管理为核心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系统为重点的取水许可台账,依法惩处污染水体行为,从严保护饮用水源,确保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确保水功能区、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依法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严格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水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好水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能;积极推进《黑龙江省节约用水条例》、《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条例》、《黑龙江省水文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的立法工作,健全完善符合省情水情、适应水利改革发展需要的水法规体系,为依法治水提供有力保障;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完善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提升水利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和谐有序的水事秩序;全面推进水利综合执法,严格履行好水行政许可、征收、处罚及水事案件查处等职能,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水利服务。
——加强水利风景区和水库渔业管理。依托河道、湖泊、水库、水电站、灌区、塘坝及水保生态工程,建设滨水景观,规划建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和水工程的综合功能,加快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集约化、规模化水产养殖,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把我省水产养殖业建设成为区域特色突出、集约化程度较高、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完整、带动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
——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要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城乡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职能,创新区域水利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在省市县全面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水利工程管护主体、管理责任、管理经费,搞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责权利,努力做到农田水利建设有投入、维护有保障、运行有效益、农民得实惠。要深化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加大对防汛专业抢险队、抗旱服务队、水利科技推广服务、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强化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职能,按政策落实编制和经费。
(五)科技兴水,人才强水。大力推进水利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防灾减灾、节水技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和水利工程技术难题研究,加快重点水利科技基础平台和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完善水利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以工程技术、节水技术、寒区水利技术等为重点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建立健全水利行业技术标准。
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大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全面提升水利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机关的行政能力、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科学严谨、不畏艰难、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龙江水利行业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发展现代化大水利作为最高追求,真正使干部职工把心思用到位,把工作做到位,把潜力挖到位,锤炼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一流水利队伍,为水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六)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的决策部署,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依靠地方、行业内外主流媒体,精心策划一批重点水利宣传活动,迅速掀起新一轮水利宣传高潮,深入解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宣传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追踪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决策部署的最新动态,及时介绍各地水利改革发展实践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普及省情水情和防汛抗洪、抗旱减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饮水安全等知识,形成舆论强势,提升宣传效果,切实增强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赢得社会各界对水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着力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水利的地位、作用、功能全新定位、并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水利工作十分重要。全省计划落实水利投资150亿元以上。建设水利项目352项,其中续建139项,新建213项。新增水田灌溉面积350万亩,新增水田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解决15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万亩,为我省水利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壮丽图景绘就,水利跨越启程。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建设工作全面吹响了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冲锋号角。龙江治水史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水利事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全省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一定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增强机不可失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挑重担的使命感,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十二五”时期,努力完成1500亿元投资的建设任务,以水兴业、以水丽城、以水惠民,为我省冲击1500亿斤粮食产能提供保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