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资入涟是解决娄底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2011-06-21张有兴

湖南水利水电 2011年5期
关键词:涟水涟源市娄底市

张有兴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长沙市 410007)

1 基本情况

涟水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观音山,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双峰县,经湘乡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全长224 km,沿途纳孙水、湄江、测水等1~4级支流89条,控制流域面积7 155 km2。

涟水与支流孙水汇合口以上区域包括娄星区、涟源市,面积2 357 km2,人口155.65万人。其中:娄星区:辖乡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7个,面积4 26 km2,人口 43.69万人。区政府驻长青中街。涟源市:辖乡4个,镇15个,街道办事处1个,面积1 895 km2,人口111.96万。市政府驻蓝田镇。

2 水资源现状分析

依据《湖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关成果,进行涟水孙水口以上区域规划水平年202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初步分析:

P=50%年份:本地产水量17.30亿m3,需水量6.92亿m3,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流域8月份缺水905万m3,开发利用率为40.1%。

P=75%年份:本地产水量13.99亿m3,需水量7.29亿m3,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流域缺水2个月,共计缺水8 997万m3,其中8月份缺水3 109万m3,9月份缺水5 888万m3,开发利用率为52.1%。

P=90%年份:本地产水量12.14亿m3,需水量7.47亿m3,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流域缺水5个月,共计缺水23 514万m3,其中1月份缺水445万m3,2月份缺水196万 m3,7月份缺水 2 381 万 m3,8月份缺水 11 204 万 m3,9月份缺水8 587万m3,10月份缺水702万m3,开发利用率为61.6%。见表1。

表1 涟水孙水口以上区域P=90%水资源平衡(典型年选取1965年)亿m3

目前国内大多专家比较认同:对一条河流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其水资源量的40%,当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小于30%时,河流健康状况为“健康”;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在30%~40%之间时,河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大于40%时,河流健康状况为“不健康”。可见,涟水孙水口以上区域由于本地产水较少,在规划2020年,丰平枯3个水平年来水条件下,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均超过4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意味着用水量的增加,而用水量的增加势必引起排污量的增加,换句话说,其用水要求已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解决的办法有三:一是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从而降低需水要求;二是修建大型蓄水工程进行年或者多年水资源调节;三是外引其它流域水源。

娄底市区及涟源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境内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高,经济发展的无法制约,必须修建大型蓄水工程或者外流域引水。

涟水孙水口以上流域经过多年建设,建设有中型水库3处,小(Ⅰ)型28处,小(Ⅱ)型197处,干支流适合建设地点基本已建设水库,合适建设地点只有规划的中型水库——塞海水库工程,本地区无条件修建其它大、中型蓄水工程,最后只能考虑外流域引水这一条路。涟水流域西部资水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利用隧道贯通金竹山,即可将资水流域丰富水资源引入涟水。

3 本流域水源分析

涟水孙水口以上经过多年建设,建设有中型水库3处,小(Ⅰ)型28处,小(Ⅱ)型197处,干支流适合建设地点基本已建设水库,可供选择的水源工程在流域内部只有白马水库、大江口水库、双江水库及规划的塞海水库工程。

(1)白马水库。白马水库位于涟源南部湘水二级支流—孙水河上游,控制集雨面积205 km2。坝顶高程180.5 m、总库容6 900万m3,灌溉兴利库容5 500万m3。灌溉面积1.49万hm2(22.34万亩)。由于灌溉面积较大,白马水库仅能保证灌区用水,灌溉保证率约90%。

(2)大江口水库。大江口水库位于涟源市北部湘水二级支流—湄水河上游,控制集雨面积91.6 km2。坝顶高程432 m,总库容4 300万m3,灌溉兴利库容4 180万m3。灌溉面积0.85万hm2(12.8万亩)。在满足本区灌溉保证率90%情况下,可为涟水补水9.0万m3/d。

(3)双江水库。娄底市双江水库枢纽工程位于湘江三级支流井勘上河流域,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和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井勘上河发源于娄星区双江乡丁字坳,在该乡茶阳村白屋里注入高灯河,全长12 km,流域面积23 km2,平均坡降为10.5‰。大坝控制集雨面积19.55 km2,多年平均流量约0.49 m3/s。双江水库正常蓄水位249 m,相应库容1 035万m3,死水位219.4 m,死库容 60万m3,调节库容975万m3。

由于灌溉面积较大,双江水库仅能保证灌区用水,灌溉保证率约80%。

(4)新建塞海水库。根据项目建议书,拟建塞海水库坝址位于涟水支流湄江一级支流湄塘河上游,涟源市西北角,地处涟源市湄江镇,大江口水库以下约6.5 km,大坝控制集雨面积136.6 km2(上游大江口水库控制集雨面积为91.6 km2,区间流域面积45 km2),址距涟源市城区40 km。塞海水库正常蓄水位346 m,相应库容1 700万m3,死水位323 m,相应库容104万m3,调节库容1 596万m3。塞海水库位于大江口灌区,无灌溉任务,工程建设后可向本流域补水7.0万m3/d。

从以上分析可得,流域内部仅大江口、塞海湖可为涟水补水5 840万m3。不能解决涟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 引资入涟的跨流域引水方案

涟水流域西部为资水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各站多年平均气温在(16.2~17.1)℃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 272.5~1 691.8)mm 之间,汛期在 4~9 月,主汛期在5~7月,枯季为12月~翌年2月,根据1962~2006年共45年资料统计,罗家庙站(双江口下0.7 km)、冷水江站、桃江站多年平均流量分别为301,405,734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94.9,128,231.47亿m3,水资源丰富。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可从资水干流浪石滩水库右岸开挖隧洞,进口高程175 m,在财溪乡硐下村注入涟水,出口底板高程159 m,隧洞长度11 km,将水量充沛的资水水量调入水资源缺乏的涟水流域。

保障娄底市中心城区用水,按生态基流取多年平均流量的1/10、供水保证率97%、灌溉设计保证率取90%计算,将本流域可能的水源工程全部利用后,娄底市中心城区2020年缺水38.09万m3/d;2030年缺水59.89 m3/d;引水利用系数采用0.85,计算引水流量8.15 m3/s。

保证涟水孙水口以上水资源利用率40%以下,使涟水孙水口以上水资源步入良性循环,引水流量应达到20 m3/s。

故本次初步规划确定引水工程规模如下:设计引水流量8.15 m3/s,最大引水流量20.0 m3/s。

根据地形地质情况,拟定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1)方案一:取水口位于浪石滩水电站库区的沙塘湾,浪石滩水电站位于资水干流中游冷水江市,坝址位于冷水江大桥上游820 m处的大湾里。是资水干流梯级开发方案中第五级电站,下接柘溪水电站库尾,上与筱溪水电站尾水衔接,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电工程。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大坝、厂房和升船机三部分,为4级建筑物,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航道等级VI级,III等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8 m,坝轴线长608.8 m,坝顶高程 187 m,坝顶设5 m宽公路桥贯通资江两岸。水库正常蓄水位175 m,相应库容2 710万m3,总库容8 434万m3,为中型水库。

从资水干流右岸沙塘湾通过隧洞,横穿金竹山山脉,进口高程170 m,在涟源市财溪乡硐下村进入涟水,出口高程159 m,隧洞长度11 km。输水隧洞采用圆拱直墙,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糙率采用0.025,经水力学计算,断面尺寸选定底宽3.0 m,直墙高度3.5 m,洞身采用0.5 m钢筋混凝土衬砌。估算洞挖石方20.69万m3,衬砌灌溉混凝土3.85万m3,估算直接经费1.3亿元。

(2)方案二:取水口位于筱溪电站库区,筱溪水电站位于湖南省资水干流中游新邵县境内,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旅游、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II)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198 m,总库容1.4亿m3,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04.50 m,最大坝高44.5 m,坝顶长度340 m。电站装机13.5万kW,安装4台轴流式水轮机组,总装机容量13.5万kW。

从资水干流筱溪水库右岸开挖隧洞,进口高程193 m,在肖家冲注入白马水库,出口底板高程178 m,隧洞长度23 km。输水隧洞采用圆拱直墙,采用明渠均匀流计算,糙率采用0.025,经水力学计算,断面尺寸选定底宽3.5 m,直墙高度3.5 m,洞身采用0.5 m钢筋混凝土衬砌。估算洞挖石方45.27万m3,衬砌灌溉混凝土8.47万m3,估算直接费用2.6亿元。

(3)方案比较。

方案一:隧洞长度较短,投资约方案二的一半,但取水口位于浪石滩库区,冷水江市污染对水质影响较大。取水口低于浪石滩正常蓄水位5 m,调节库容约1 200万m3。

方案二:隧洞长,投资是方案一的一倍,取水口位于筱溪库区,水质能得到保障。取水口位于筱溪正常蓄水位以下5 m,调节库容约3 000万m3。同时,白马水库也能调蓄部分水量,方案二取水水质与取水可靠性高于方案一。

从投资角度考虑,可推荐方案一。工程总投资1.3亿元。该工程每年向涟水补水21 860万m3,对娄底市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以产生0.2元/m3效益计算,每年即可获得效益4 372万元。

5 引资入涟水源可靠性及对引水口下游的影响

考虑最不利的90%枯水年条件下资水冷水江以上流域2020年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用耗排后,分析计算在资水冷水江节点(引资入涟取水口)径流量,详见表2。由表2可知,尽管资水冷水江上游来水极枯,但在冷水江节点仍有276 m3/s下泄,最枯月也有95 m3/s下泄,能够保证本项目取水要求。

表2 2020年资水冷水江以上区域水量平衡表(P=90%)

以资水冷水江节点下泄水量以及面上水资源量结合冷水江以下区域用耗水,进行资水冷水江以下区域水量平衡,详见表3。由表3可知,在考虑涟水引水20 m3/s后,资水冷水江以下区域在特枯年份用水要求依然能够得到满足,最枯月用水仅占来水的67%。可见引资入涟的规模是可行的,不会对资水下游用水产生较大影响。

表3 2020年资水冷水江以下区域水量平衡表(P=90%)

6 结论

娄底市涟水孙水口以上包括娄星区、涟源市,是娄底市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水资源人平只有1 064 m3,远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 750 m3用水紧张线。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大于40%,娄底市水资源发展步入了恶性循环,本流域水资源开发已达到极限,引资入涟是解决其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涟水涟源市娄底市
才艺大展示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江苏有线涟水公司 强化组织管理 夯实安全基础
涟源市以赛助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涟水之子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论 道
娄底市首届奇石文玩展览会盛大开幕
涟水战役不应包含出击陇海路东段和众兴作战
按照情况活用军事原则——谈两次涟水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