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留痕:中国茶叶博物馆二十周年回顾展

2011-06-21姚晓燕朱慧颖郭丹英

茶博览 2011年6期
关键词:建馆学术研究陈列

■姚晓燕 朱慧颖 郭丹英

岁月留痕:中国茶叶博物馆二十周年回顾展

■姚晓燕 朱慧颖 郭丹英

一杯茶,二十年,春暖花开。

中国茶叶博物馆为庆祝建馆二十周年而策划举办的《岁月留痕:茶博二十周年回顾展》,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展出,落下帷幕。二十年,在岁月长河中,几乎微不足道。对年轻的中国茶叶博物馆而言,这二十年却充满了滋味杂陈的记忆,难以忘怀,也不应忘怀——因为她用二十年的时间把自己从婴儿变为青年,从稚嫩变为成熟。

岁月流金

茶叶乃我国的国粹之一,与丝绸同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为一片茶叶而建博物馆的想法孕育于二十五年前,经过四年时间的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于一九九一年四月正式对外开放。

二十多年前,要让国人或全世界人民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茶及其历史文化还近乎是个梦想。而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博物馆已成为世人了解中华茶文化的窗口和弘扬中华茶文化的重镇。从建馆之初建筑面积为 3000余平方米,展厅仅为 1100余平方米的狭小规模,到如今面积翻倍,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科普教育、专业研究、学术交流、茶艺培训等齐头并进的全新面目,这二十年来茶博所做的一切,点点滴滴中都渗透着许多的不平凡。

二十年来,茶博在文物工作、市民和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以说,它已经以其江南园林般的环境、脉络清晰的茶文化展示和优质的服务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成了杭州乃至国家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物藏品

二十年来,茶博一直围绕茶与茶文化主题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丰富藏品。从前期的调拨、移交、馆际交流的征集渠道,逐渐走向拍卖市场,而民间捐赠也成为馆藏文物的重要来源。

目前,茶博文物藏品数量已三千件,藏品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当代,包括石器、陶器、瓷器、玉器、书画、古茶样、民俗和当代艺术品等。藏品的数量和等级很好地体现了茶专题博物馆的特色和茶文化主题,对研究和彰显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作用至关重要。

陈列展览

陈列作为茶和茶文化历史的专题展示,浓缩了中华茶文化的精粹。继 1998年主体陈列的调整,2002年1月,茶博又实施了较全面的陈列改造,改陈后的“中华茶文化展”荣获 2003年度国家文物局评选的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04年初,以彰显茶文化内涵为主的环境整合工程,也进一步烘托了主体陈列的环境氛围。随着茶博事业的发展和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的不断积累,在2009年再次实施主体陈列改造,在不足三千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以全新的理念诠释茶文化,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做出了博物馆展览的新视野。

茶博在做好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每年都举办不同主题及各种形式的临时展览,以此作为基本陈列的有效外延。截止 2010年,在国(境)内外共举办不同规模的临时展览 60多个,内容涵盖茶和茶文化的方方面面,承担和发挥了广泛传播中华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学术研究

作为收藏文物、为公众提供知识的文化机构,茶叶博物馆自建馆后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迄今为止,茶博专业人员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茶文化相关著作 40余本,已完成课题两个,目前正在开展的课题四个。目前,茶博学术研究队伍汇集了茶学、文博、书法、园艺、陶瓷等不同专业的人才,拥有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工程师、农艺师、助理馆员等专业人员36名,占在编职工总数的 50%。一些专业人员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研究队伍已基本成形。

宣传教育

中华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茶和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茶博运用自身优势资源,逐步深入社区、学校、乡村、街头巡回服务和赴省内外各地举办展览,大力推广和普及茶知识;继而开办茶学堂和茶文化讲座,免费为游客讲解茶文化和演示茶艺等,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

茶博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不同对象的特点,设计制作茶百科知识宣传图版,问答式文字资料宣传茶知识;对学校和农家茶楼则采用寓教于乐、因人施教、因地制宜的动态展示方式,让服务对象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了解中华茶文化,喜欢茶文化,掌握冲泡技艺。

有着千百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通过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吸收,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是茶博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本着“和谐社会,共享共建”的现代理念,茶博为中华茶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独特文化传统,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一系列互访交流活动,中华茶文化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之一,茶博的国际知名度逐渐提高。

茶艺茶道是茶文化的动态展示,也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茶博在学习和发掘古今中外茶艺茶道基础上,结合多年茶文化宣传教育推广的实践经验,整合茶艺科研、教学资源,推陈出新,提供不同茶类的冲泡演示及其全套茶艺技能培训教材,为继承和光大传统茶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建馆至今,中、日、韩茶艺茶道的文化交流频繁开展,自创研究比较成熟的有“西湖茶礼”、“文士茶”、“禅茶”、“工夫茶”、“擂茶”等项目。近年来,又成功地推出青茶表演、九曲红梅表演及宋代点茶技艺复原等表演。

猜你喜欢

建馆学术研究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回望传承——八大山人纪念馆建馆6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特色建馆 真正与文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