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例阿立哌唑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011-06-21毕玉丽

天津药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激动剂精神病

毕玉丽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 300222)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为喹啉酮衍生物,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在前额皮质多巴胺功能不足时,阿立哌唑作为激动剂而起作用,能改善认知和抑郁等症状;当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时,作为拮抗剂起作用,能改善兴奋、幻觉和妄想等症状。该药对D2、D3受体,5HT1B、5-HT2A、5-HT2B受体具有亲和力,首先由日本大冢公司合成,2002年获美国FDA批准,2004年12月国内合成用于临床[1]。 阿立哌唑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药理特性,临床使用日益增多,但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增加,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失眠、焦虑或困倦,发生在治疗的第1周,一般不超过1周。本文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阿立哌唑不良反应的报道,探讨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文献题名进行检索,检索词为:“阿立哌唑”,并查阅原文,对2003年—2011年7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阿立哌唑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共查阅文献26篇,总计26例病例个案报道,涉及医药学期刊12种。

1.2方法 按Karch和Lasagna提出的药物不良反应筛选标准进行筛选[2]:①不良反应是在服药后发生的;②符合该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③停药后有所改善;④无联合用药;⑤再次使用重复出现并需再次治疗。至少符合前4条才可列入统计范围,对所查阅文献涉及的患者的年龄、性别、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 26例ADR 患者中,男性14例(53.85%),女性12例(46.15%),男女比例约为1.17∶1,患者年龄分布17~65岁,ADR主要发生在18岁以上人群。见表1。

2.2ADR与用药剂量的关系 见表2。

表1 ADR的出现与用药剂量的关系

2.3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ADR所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占总数的29.63%,其他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视觉损害、代谢/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ADR涉及的器官分类及临床表现

注:因有1例累及两个器官(系统),故例次为27。

3 讨论

3.1药理学特征 目前的研究表明,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具有D2和5-HT2A受体双重部分激动作用[3]。部分激动剂可以治疗与神经递质水平存在缺陷,或神经递质水平过高相关的病理状态。在D2受体,D2受体部分激动剂对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可产生功能性拮抗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因D2过度活动引起的阳性症状;对中脑皮层通路,可产生功能性激动作用,可改善因D2功能低下所引起的阴性症状及认知缺陷。

3.2中枢神经系统 在所分析的不良反应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为多(8例),其中急性肌张力障碍6例,迟发性运动障碍1例,谵妄1例。

锥体外系反应(EPS)是典型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发生率与药物品种、剂量、疗程、年龄、个体因素有关。动物实验提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而致锥体外系反应。阿立哌唑对黑质-纹状体通路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其不完全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很少引起EPS,仅有少数病例出现过轻度或一过性的肌强直或静坐不能。

本文出现的比较典型的EPS可能与患者本身对药物敏感性有关,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谵妄状态很少出现,提示医师应用本药时一定要个体化给药,密切注意此类ADR的发生。

3.3皮肤及其附件 药物一旦引起皮疹,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及时处理或停药,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如剥脱性皮炎、史蒂芬强森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等反应[4]。本文出现的4例皮疹提示阿立哌唑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医师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

头发的生长、脱落与患者的情绪、营养饮食、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出现的与头发有关的2例ADR与阿立哌唑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观察。

3.4消化系统 本文讨论的与消化系统有关的ADR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阿立哌唑在肝脏中由CYP3A4和2D6通过烷基化、羟基化、脱氢途径代谢,对肝脏产生的影响多见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应用阿立哌唑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严密观察用药情况。

各种抗精神病药都可干扰乙酰胆碱代谢,抑制肠蠕动,发生肠梗阻现象,阿立哌唑也不例外,临床也应注意观察。

3.5代谢/内分泌系统 阿立哌唑对结节-漏斗通路,因其不完全阻断结节-漏斗通路多巴胺的活动,很少引起催乳素水平的升高,但不排除本药对激素的合成、转运及发挥作用的影响,文中白带增多1例也可能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阿立哌唑引起低血钾可能的原因:①干扰了糖代谢致糖原在肌细胞内堆积,通过渗透作用使钾移入细胞内,造成血钾降低。②干扰了血钾代谢或影响肠道功能致钾丢失过多。因此,应用阿立哌唑等抗精神药物时,应注意定期检查电解质。

3.6心血管系统 一般认为,抗精神病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引起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心电图的复极化障碍、对心肌ATP酶的抑制,主要反映在心电图上为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和ST-T改变。阿立哌唑对心电图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5],虽然出现预激综合征较为罕见,但仍应引起重视,在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

3.7其他 本文中出现的视物模糊、尿潴留、关节痛和血常规异常等ADR,在阿立哌唑的使用过程出现较少,一般都较轻微,但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临床使用阿立哌唑时,首先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应尽量单一用药,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对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对症处理,减量治疗,对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1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9-861

2 杨申,宋涛能,王永络.国内文献源药物不良反应特征图及其评价.新药与临床,1989,8:321

3 张跃琴,张雨生.现代精神科临床实用药物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70

4 马艳,陆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和预防.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35(4):251

5 蒋幸衍,黄寅平,季莉.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5):316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激动剂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都有精神病
绿萝花中抗2型糖尿病PPARs激动剂的筛选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AMPK激动剂AICAR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