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薤白浓缩颗粒对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1-06-20曾春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薤白肺动脉西医

曾春菊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湖北 利川 4454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116例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0~74岁,平均61.14±9.39岁;对照组58例,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41~75岁,平均61.62±8.31岁。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及分组

病例选择标准:①明确COPD急性发作期诊断[1],有肺动脉高压存在,年龄小于75岁。②中医符合“肺胀”证侯诊断标准[2],证见咳嗽,咳痰,喘息,口唇及甲床紫绀,双下肢水肿,舌质紫黯,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分组:选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58例;符合①及②标准的中医治疗组58例。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对照组

给予吸氧,排痰,利尿等对症处理;异丙托溴胺气雾剂20μg吸入,bid,沙丁胺醇气雾剂200μg吸入,bid;合并感染者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适合的抗生素。

2.2 治疗组

在西医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薤白浓缩颗粒3.6g,tid(每袋装 1.8g,相当于 6g饮片,生产批号:0605210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以上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参考文献[3]制定疗效标准:平均肺动脉压(mPAP)下降≥6mmHg(1 mmHg=0.133 kPa)以上为显效;mPAP下降≥1mmHg为有效;mPAP下降<1mmHg或无下降为无效。

3.2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经Ridit分析,治疗组平均Ridit值的95%可信区间为(0.5349,0.6865;P<0.05),两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差异,表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薤白浓缩颗粒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3.3 两组治疗前后mPAP、红细胞压积 (HCT)、纤维蛋白原 (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 讨论

COPD患者由于机体长期缺氧刺激,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使肝脏合成的促红细胞生成原转变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HCT增加,Fib增多,血液黏度也随之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因此,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可出现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COPD的发病程度、预后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5]。

中药薤白,性温味苦、辛,无毒,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中医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胸闷刺痛等疾病[6]。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薤白可在多环节上减轻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红细胞压积,降低肺动脉压[7]。治疗结果表明,薤白浓缩颗粒能降低mPAP、HCT、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口唇及甲床紫绀,双下肢水肿,舌质紫黯诸症,对COPD急性发作期并发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西医常规处理,值得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8):423~45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47.

[4]徐永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0例血液流变学检测与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82-83.

[5]谢可瓦,骆岚,李建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7,18(5):14-20.

[6]孙麒,巨勇,赵玉芬.具有生物活性的甾体皂苷[J].中草药,2002,33(3):276-280.

[7]奚肇庆.薤白平喘作用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9):575-576.

猜你喜欢

薤白肺动脉西医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薤白 白薤露中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食小蒜益健康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