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魔花1号魔芋区域性试验研究

2011-06-19梁艳丽赵庆云杨燕赵弥谢世清

长江蔬菜 2011年18期
关键词:保山主栽魔芋

梁艳丽,赵庆云,杨燕,赵弥,谢世清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又称蒟蒻[1],是天南 星 科 (Areaceae) 魔 芋 属 (Amorphophallus Bl.ex Decne)[2]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魔芋球茎含丰富的葡甘聚糖,是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因此在工业、食品、医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是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经济作物。在魔芋生产中,生产上长期沿用一些老的地方品种,因使用年限过长,已表现出显著的混杂、衰老和退化,丧失了优良的种性,致使大面积魔芋单产水平、薯块商品率和经济效益降低,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

楚魔花1号是由楚雄州农科所选育并已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的花魔芋新品系,具有抗病、丰产、加工品质好等特点。为将其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种植,选定昆明、曲靖、丽江、楚雄、保山5个气候类型不同的地区对楚魔花1号进行区域性试验,对楚魔花1号在云南不同区域的适应性、生产力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楚魔花1号这一优良魔芋种质资源在云南的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各个试验点的种芋单茎质量为100~120 g。供试7个品系种芋名称及单球茎质量大小见表1。

表1 各种质魔芋的表现性状

1.2 试验设计

设5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均采用相同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点设3次重复,共9个小区,各小区长5 m,宽3 m,面积15 m2。每个处理种10行,每行种10株,株距30 cm,行距50 cm。于2010年4月10~30日,用整芋条播。下种时种芋以45°略倾斜,以防芽窝积水引起烂种。常规田间管理,于2010年10月末收获。

1.3 产量经济性状调查

①出苗率 统计各品种出苗数占播种穴数的百分率,出苗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②地上部分的农艺性状 每个小区抽取15株测量株高 (即叶柄基部到叶柄分杈的长度)、叶长(叶柄分杈到叶片尖端的距离)、叶盘宽(从一个叶片尖端到另一片叶片尖端的距离)、叶柄基部粗(叶柄靠近地面的基部粗度)、株距,观察长势、叶色等。

③发病率 出苗后记录每个小区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

④产量 收获后测量小区球茎总质量、根状茎条数及总质量,并折合成产量(kg/667 m2)。

⑤干物质含量 采用烘箱干燥法测量干物质含量,烘干率(%)=(干质量/鲜薯质量)×100%。

⑥膨大系数 收获后的球茎质量和播种时的球茎质量的差与播种时球茎质量之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的出苗特性及生育期比较

从表1可看出,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出苗天数变化不大,从播种到出苗需44~56 d,昆明地区的出苗天数少于其他地区,丽江出苗所需天数最多。不同种质之间出苗所需天数有较大差异,其中楚雄楚魔花2号出苗天数最短,仅需39 d,而丽江野生花魔芋出苗天数最长,为70 d。

就生育期而言,不同区域楚魔花1号生育期在155~202 d,生育期最短的为昆明试验点,最长的为丽江点。在同一试验点楚魔花1号与当地主栽种质生育期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楚魔花1号与当地主栽种质相比,生育期较短。由此表明,从出苗天数和生育期看,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间表现较为稳定,与当地主栽种质有较大差异。

2.2 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的发病率比较

由表1可知,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其中在保山发病率最高,为16.3%,其次是丽江(11.5%),最低的为昆明(3.0%)。结果表明,楚魔花1号在昆明抗病性较好。与当地主栽魔芋种质相比,楚魔花1号发病率与昆明、楚雄和曲靖3个试验点的当地主栽种质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低于保山试验点的花魔芋。而丽江地区,楚魔花1号发病率 (11.5%)显著低于丽江野生花魔芋(17.9%),但显著高于丽江花魔芋(3.1%)。综合来看,楚魔花1号比各地主栽种质发病率低,有较强的抗病性。

图1 各试验种质的株高比较

图3 各试验种质的叶盘宽比较

图2 各试验种质的叶长比较

图4 各试验种质的叶柄基部粗比较

2.3 不同种质地上部分性状比较

不同魔芋种质的地上部生长差异主要表现在株高、叶柄基部粗、叶长、叶盘宽等方面。从株高来看(图1),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不大,仅在丽江和保山地区株高略低。与当地主栽种质相比,总体而言,楚魔花1号株高略高于当地主栽品种,平均比当地主栽品种高11.7%。

从图2可以看出,楚魔花1号的叶长在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较大,其中在保山地区的最长,为47.6 cm,而在曲靖地区的叶长最短。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楚魔花1号与其他种质差异不大。

从图3可知,楚魔花1号的叶盘宽在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以保山地区叶盘最宽,为71.1 cm,以曲靖地区的叶盘宽最小。与当地主栽种质相比,楚魔花1号的叶盘略宽于其他种质,比其他种质平均叶盘宽6.2%。

就叶柄基部粗而言,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以楚雄点最粗,达到3.6 cm,以保山点最细(图4)。与当地主栽种质相比,楚魔花1号的叶柄基部比其他种质粗,比其他种质平均叶柄基部粗22.9%。

综上所述,楚魔花1号地上部的生长状况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大,而与当地主栽种质差异较大,在株高、叶长、叶盘宽及叶柄基部粗等方面均表现较好。

2.4 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的产量表现

从表2可知,楚魔花1号667 m2产量在楚雄试验点最高,为 49 366.67 kg,其次是丽江(33 686.67 kg),昆明点的是30 626.67 kg,保山点的是27 486.67 kg,最低的是曲靖点,为18 893.33 kg。其中楚魔花1号在昆明和曲靖试验点的产量与当地主栽种质无显著差异;在楚雄和保山试验点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当地种质;而从丽江点来看,丽江花魔芋产量极显著高于楚魔花1号,楚魔花1号极显著高于丽江野生花魔芋。结果表明,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产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在楚雄地区产量最高。与当地主栽种质相比,楚魔花1号产量较高,丰产性较好。

表2 各种质魔芋的产量和干物质比较

楚魔花1号在楚雄试验点膨大倍数最大,为6.7倍,其次是丽江,膨大5.3倍,保山是4.8倍,昆明4.6倍,曲靖最小,为4.3倍,楚魔花1号在各试验点的膨大倍数与当地主栽种质差异不大。从干物质含量来看,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的干物质含量为16.4%~17.6%,差异不大,与当地主栽种质之间的干物质含量也无较大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不同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出苗特性、成熟时间、生育期长短、生产力及抗病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大面积栽培这些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各品种在萌芽出苗特性、成熟时间、生育期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以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是威胁魔芋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发病率一般在20%左右,有些地方可高达85%,有时甚至绝收。因此,抗病性的比较对于评价不同魔芋品种的优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试验可知,楚魔花1号地上部分与当地主栽种质差异不大。从总体情况来看,楚魔花1号地上部分长势比当地主栽种质强;出苗天数比当地主栽种质少,生育期较当地主栽种质短。在生产力方面,楚魔花1号在不同区域以及与不同种质之间的产量有较大差异,从总体来看,楚魔花1号比当地主栽种质的产量要高;膨大倍数与当地主栽种质差异不大;干物质含量16.4%~17.6%,与当地主栽种质差异不大。

楚魔花1号在昆明抗病性最好,在保山抗病性最差,就总体情况来看,楚魔花1号比当地主栽种质发病率低,有较强的抗病性。保山、曲靖试验点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是魔芋种植后,整个墒面是平的,后期没有培土起垄,加之2010年7~8月雨水多且集中,墒面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块茎腐烂,病害发生并快速蔓延,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情暴发期处于雨季,没能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综上所述,楚魔花1号在不同地区间表现较为稳定,在参试的7个品系中萌芽出苗所需天数最少,生育期较短,地上部分长势较强,发病率低,比当地主栽种质的产量高,下一步可在云南省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1]刘佩瑛.魔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56.

[3]何家庆.魔芋栽培新技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孙茂林,谢世清,何云昆,等.云南薯类作物的研究和发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4.

[5]王国馨,罗灿辉,刘克颐.魔芋软腐病研究[J].湖南农业学院学报,1989,15(2):50-57

[6]苏家玖.魔芋的软腐病及白绢病[J].山区开发,1989(增刊 1):33-36.

猜你喜欢

保山主栽魔芋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梨树建园时为何要配置授粉树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上饶早梨主栽品种病毒种类分析及其茎尖脱毒技术效率比较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漫画10幅
二十一团土壤养分分析及主栽作物种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