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1-06-15刘文静
刘文静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高”特点,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 ,从 2010年 1月-2011年 6月间对收治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及时的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 89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住院治疗且经 CT或者 MRI证实为单一大脑半球病变的患者。其中男 61例 ,女 28例 ;年龄 42~ 83岁 ,平均 (58.3± 7.5)岁;脑梗死 60例,脑出血 29例;左侧肢体瘫痪 58例,右侧肢体瘫痪 31例。病例的纳入标准:①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②首次发病;③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稳定且查体配合;④既往健康,发病不超过 72h;⑤无明显智力障碍,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
1.2 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1.2.1 综合护理干预的时间 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介入综合护理干预,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护理干预内容,使护理干预贯穿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出院后的继续康复过程。
1.2.2 综合护理干预的内容 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遵医嘱执行各项急救治疗措施、制定实施各项护理计划(包括舒适护理、预见性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康复训练)等。具体如下。
1.2.2.1 病情评估 评估的具体内容为病人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病因与诱因、典型临床表现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上述资料的获得通过查体或者问诊而获得。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采用 M BI量表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估采用 FM A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 NED量表评定。目的旨在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为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制定或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依据。
1.2.2.2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的实施包括静卧、吸氧、输液、生化监测、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
1.2.2.3 护理计划的实施
1.2.2.3.1 加强舒适护理 ①使患者生理舒适。从基础护理做起,如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床单位舒适,合理体位摆放,预防压疮和足下垂。保持口腔与皮肤的清洁卫生;②使患者心理舒适。主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认知治疗理论”[1],帮助患者认识疾病,解释其病情,不夸大疾病的危害,着重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患者的“健商”[2];③使患者社会功能方面舒适。如及时帮助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根据病情适当安排家属陪床,让其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安全感。告知单位领导、朋友亲属来院探视,客观上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援助,主观上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提供有关疾病治疗方面的信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让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怀的感觉。
1.2.2.3.2 预见性护理 ①为预防便秘的发生,给予清淡易消化,产气少,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及纤维素的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同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②对患者进行腹部被动按摩,促进肠蠕动,保持排便的通畅;③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 6小时是早期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段;患肢功能在发病后 3个月内恢复最快,应重视这一关键时期的康复训练。要制定完善的康复训练计划,按照疾病的不同时段实施;④为预防并发症,加强病情观察:如急性期做到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备齐抢救用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注意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另外,还要注意预防或消除医源性损伤的发生。如血氧饱和度探头可引起组织损伤,因此进行血氧饱和度测定时不宜长时间固定在患者某一指端甲床上,要随时更换探头甲床位置,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无创血压袖带导致组织损伤。因为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往往频繁为患者测量血压,可造成肢体的缺血麻木加重患者不适。特别是某些临床护理人员为了减少捆扎袖带的麻烦,测血压后将袖带持续捆绑在肢体某一测血压部位,即使在袖带没有充气的情况下,也易造成肢体水肿、淤血,发生血运障碍。因此要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侧肢体监测血压,避免在同一部位频繁测压及测压时间过长;各种插管造成组织损伤。因为患者急性期为便于抢救用药,常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以及不同部位置管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桡动脉置管 ,需加强护理,避免因置管时间过长局部护理不及时、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引起组织出现压疮样改变。
1.2.2.3.3 自我管理教育 教育的具体内容为疾病的相关性知识信息如饮食指导、运动方案、用药知识、自我检测知识、并发症预防、自我保健、心理调节、出院后注意事项、家庭护理指导等。达到患者出院后掌握自我管理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之目标。
1.2.2.3.4 康复训练 要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制定切实可行的并能够体现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早期康复训练,重点进行体位摆放 (仰卧、侧卧、健侧卧 )、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恢复期康复训练重点进行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以及其他较为精细的动作训练如书写、抓握捡拾较小物品等。
1.2.3 综合护理干预的形式 采用个性化干预和集中式干预两种形式进行。个性化干预旨在围绕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疾病认知的患病个体实施一对一的护理干预,解决患病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发生或需要解决的不同护理问题。而集中式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同进行干预,解决的是患者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无论个性化还是集中式的干预方式,均要求患者家属参与,以便配合医护做好患者的看护工作。
1.3 生活质量的评定时间及评定工具
1.3.1 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时间 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 1个月和 3个月各填写 1次。
1.3.2 评定工具 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专人操作,统一指导语,并要求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问卷各条目的回答。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疾病、一般情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 8个维度。统计指标为各维度总分。满分为 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处理 将先后 4次问卷测评的结果输入计算机,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i2检验;P值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 1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s)
表 1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s)
项 目 干预前 干预后 t P生理机能 38.48± 14.87 63.11±18.63** 8.915 <0.001生理职能 25.86± 31.32 40.63±42.12* 4.613 <0.01躯体疾病 39.63± 12.88 69.14±19.77** 8.224 <0.001一般健康状况 28.04±8.12 46.66±15.98* 4.032<0.01精 力 38.90±6.58 60.43±13.99** 7.917 <0.001社会功能 46.88± 20.43 78.01±11.67** 9.926 <0.001情感功能 34.79± 31.55 57.22±42.12* 4.101 <0.01精神健康 49.88±8.67 75.44±17.22** 8.631 <0.001
表 1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 ,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其中生理机能、躯体疾病、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 4个维度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提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余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功能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 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健康要求标准的提高,生活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评价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由于脑卒中具有的“三高”特点,患者病后能否全面的康复,病后的生活质量能否及时得到改善,既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又影响着患者的家庭、社会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 ,对降低该病的复发率、致死率、致残率,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临床意义。
从整体护理观念出发,该项研究所制定实施的综合护理干预计划,涉及并影响到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生活质量的不同维度。从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看,尽管采取急救措施挽回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但脑卒中康复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重新回归社会,参与正常人的生活[4],而综合护理干预则对这一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01)。进一步分析,综合护理干预中的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使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功能等方面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快疾病的康复。实施的预见性护理,可将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提高到认识的高度,并做到防患于未然,保证治疗护理的效果,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自我管理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患者良好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成为一种健康的行为。美国护理专家 Orem认为,个人对维护自身的健康负有直接的责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人是行为的主题,完全有评价和管理自己的能力[5]。人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物,个体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评估、强化和惩罚以实现某种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我效能感[6]。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则为肢体功能的恢复,避免废用综合症的发生,日常生活能力的维持以及角色的转变、社会的顺利回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总之,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充分调动的是医护人员及患者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积极性,故对患者病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脑卒中后及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杨颖.认知理论对神经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的影响 [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4-66
[2]翁庐英,阎成美,李妮,等.健商理念与护理健康教育原则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B):51-52
[3]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F-36的介绍 [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2):116-119
[4]肖玉华.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护理研究,2000,14(3):122-123
[5]杨延忠,李智巧,黄丽.自我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906-908
[6]黄汝英,周庆云,陈汝文.自我管理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