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1-06-14王宗谦李艳浓

山东医药 2011年41期
关键词:三醇骨化蛋白尿

丁 红,湛 川,王宗谦,李艳浓,闵 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沈阳110032)

骨化三醇是体内维生素D3最重要的代谢活性产物之一,正常情况下由其前体25-羟胆骨化醇在肾脏合成。近年研究发现,其除具有调节肾脏钙磷代谢外,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等肾脏保护作用[1]。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们观察了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收治的DN患者46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Mogensen分期均为Ⅳ期;②无原发性及其他继发性肾病所致蛋白尿,无急性感染、心衰、药物应用、酮症酸中毒等因素的影响;③均并发高血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40~67(53±7.89)岁;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2~65(51±8.52)岁。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原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即采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合并高血压者予钙离子拮抗剂和(或)ACEI类药降压,控制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降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骨化三醇0.5 μg/d口服,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HbA1c、肌酐(sCr)、血磷(P3+)、血钙(Ca2+)、hs-CRP 水平及 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血清学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尿蛋白定量应用免疫比浊法,hs-CRP检测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SBP(mmHg)DBP(mmHg)HbA1c(%)Ca2+(mmol/L)P3+(mmol/L)sCr(μmol/L)hs-CRP(mg/L)24 h pro(g/24 h)对照组22治疗前 131 ±12 87 ±7 6.43 ±0.63 2.14 ±0.29 0.89 ±0.19 84.25 ±12.00 3.03 ±1.17 2.05 ±0.89治疗后 129 ±13 85 ±8 6.32 ±0.60 2.16 ±0.27 0.90 ±0.16 81.53 ±13.56 2.90 ±1.02 1.98 ±0.65治疗组 24治疗前 133 ±12 88 ±6 6.52 ±0.66 2.10 ±0.25 0.90 ±0.22 84.74 ±13.77 3.14 ±1.13 2.16 ±0.83治疗后 134 ±14 86 ±8 6.32 ±0.54 2.13 ±0.28 0.90 ±0.17 82.07 ±11.48 2.33 ±0.80*△ 1.51 ±0.67*△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2例、1例因出现咳嗽改用ARB类降压药,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未做特殊处理,继续治疗。各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一项5年随访的研究表明,出现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和终末期肾病的糖尿病患者5年病死率分别为11%、26%、44%和71%,故降低蛋白尿是保护DN患者肾功能的关键。hs-CRP作为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在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时可明显升高。有研究表明,CRP水平与DN的发生呈正相关[2]。

维生素D是体内调节钙平衡的主要激素,其活性形式为1,25-(OH)2D3,而骨化三醇的有效成分即是1,25-(OH)2D3。其生物学功能是由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后者是类固醇核受体超家族中一员,为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遗传导致的VDR失活会引起钙稳态的失衡,导致低钙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佝偻病等。除调节钙平衡外,还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炎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VDR敲除的糖尿病小鼠更容易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足细胞凋亡而发生严重的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维生素D亦可减轻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蛋白尿[3]。动物实验也表明,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因子等途径发挥肾脏保护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骨化三醇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24 h pro由(2.16 ±0.83)g/24 h降至(1.51 ±0.67)g/24 h,且与对照组比较 P <0.01;hs-CRP 由(3.14 ±1.13)mg/L 降至(2.33 ±0.80)mg/L(P <0.01),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变。说明骨化三醇能减轻DN患者蛋白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1]Zhang Z,Zhang Y,Ning G,et al.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T1 blocker and vitamin D analog markedly ameliorates diabetic nephropathy:blockade of compensatory renin increas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41):15896-15901.

[2]Friedman AN,Hunsicker LG,Selhub J,et al.C-reactive protein as a predictor of total arteriosclerotic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J].Kidney Int,2005,68(2):773-778.

[3]Zhang Z,Sun L,Wang Y,et al.Renoprotective role of the vitamin D receptor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Kidney Int,2008,73(2):163-171.

[4]Zhang Y,Kong J,Deb DK,et al.Vitamin D receptor attenuates renal fibrosis by suppressing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J].Am Soc Nephrol,2010,21(6):966-973.

猜你喜欢

三醇骨化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窄谱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和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胫侧副韧带Ⅲ度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①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人参三醇酸酐酯化衍生物的制备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