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2011-06-13吴树全刘明成
吴树全 刘明成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1)
笔者近年应用芪参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9年9月-2010年10月本院病例,按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50岁,平均36.22岁;前驱病及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12例,肺感染12例,大叶性肺炎2例,肠炎2例,无明显诱因2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9~52岁,平均37.11岁;前驱病及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12例,肺感染13例,肠炎3例,无明显诱因2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原发病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并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和支持疗法,酌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及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参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X线等辅助检查阴性;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辅助检查基本正常。无效: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无改变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病例平均住院日为(24.82±8.95)d,对照组为(40.17±12.34)d,治疗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一直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使用能量合剂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重症、病程长者加用激素,心律紊乱、心衰者加用强心剂、抗心律失常药。此种治疗方法对多数轻型病毒性心肌炎预后尚可,但中、重型患者易病程迁延反复,形成慢性心肌炎,留有后遗症。
芪参胶囊主要由黄芪、人参、三七、丹参、水蛭等组成,方中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丹参、三七、水蛭等活血化瘀,助君药益气活血,诸药共奏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使心气旺盛,心脉通畅,从而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观察发现,芪参胶囊可有效缓解症状,配合西医常规处理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