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行气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
2011-06-13符玉章
符玉章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目前,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临床上仍未建立统一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行气消食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9月-2010年9月到本院消化科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按文献[1]确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平均44.60岁;病程4~19个月,平均6.25月。对照组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平均43.8岁,病程3~17个月;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行气消食汤:厚朴12g,香附 12g,茯苓 30g,黄芩 15g,白叩仁 12g,法半夏 12g,白芍 10g,生甘草5g,神曲15g,山楂15g,鸡内金15g。胁肋胀痛者,加延胡索30g,川楝子15g;胃脘烧灼不适者,加玉竹15g,知母、石膏各12g;口腔溃疡、红肿疼痛明显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2g;胃脘冷痛、五更泻泄者,加吴茱萸30g、黄连5g;失眠者,加夜交藤、酸枣仁各30g;口黏腻不爽者,加冬瓜仁、苡仁各30g;气虚无力者,加黄芪、党参30g,夜间五心潮热、盗汗者,加生地、天冬各12g。每日1剂,用水先浸泡20min,武火煎至沸,改用文火,去渣取汁,煎煮3次,每次煎煮液600mL,取液混合后于每餐餐前温服200mL。对照组给予10mg多潘立酮,每日3次,餐前30 min服用。上腹疼痛者,可加服40mg埃索美拉唑,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忌食生冷、辛辣和油腻食物。
1.3 观察指标 症状积分: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胀痛、早饱、暖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进行计分[2]:(1)患者主动诉出明显且持续发作的症状计为 4 分;(2)患者被问出明显且持续发作的症状计为3分;(3)患者被问出较轻或间断发作的症状计为2分;(4)患者被问出轻微或偶尔发作的症状计为1分;(5)患者无明显症状计为0分。计算患者的上述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积分的变化。
1.4 疗效标准 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为治愈;症状积分降低2/3以上为显效;积分降低1/3以上为有效;积分降低不足1/3为无效[1]。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
表2 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5 13.20±2.79 4.57±2.10*△对照组 45 13.75±2.47 6.31±1.99*△
3 讨 论
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对本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等等,但疗效不十分理想。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液,故脾在功能上主要体现为主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液。脾的生理特性体现在主升清,为喜燥恶湿之官。临床上多种因素均可影响脾的正常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如先天禀赋不足、天气异常、饮食不节、肝郁气滞等,从而引起脾不能正常升清,致腹胀、暖气;脾不升则胃不降,胃气上逆则致恶心呕吐;脾运化失司则早饱、食欲不振。治当以恢复脾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为主,故选用自拟方行气消食汤加减以助脾运化,使脾升清,湿浊不内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1]叶任高.内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0-421.
[2]李联社,曹贵民,赵广刚,等.中医症状定量化方法浅见[J].中医杂志,2006,47(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