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盈江水电站调压井混凝土滑模施工
2011-06-12王国辉吴根生孙兰兰
王国辉,吴根生,孙兰兰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辽宁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79)
液压滑升模板(简称“滑模”),是利用一定的动力装置,使模板沿着要浇筑的混凝土面自下而上进行滑动,混凝土连续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在水工建筑物中如:闸、井、门、塔、筒、墩、墙等采用滑动模板施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外形复杂、有横向联系,预埋件多、钢筋密集的结构,使滑模工艺受到限制,大盈江水电站调压井滑模成功的应用,为探索复杂结构混凝土滑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 概况
大盈江水电站调压井由调压井井筒、1,2号压力洞检修闸门井和1,2号压力洞通气孔组成。调压井的底板高程为527.0 m,阻抗板的底部高程为532.2 m,调压井井筒的顶部高程为610.0 m,检修闸门井的顶部高程为614.5 m,通气孔的顶部高程为612.0 m。检修闸门井在高程544.0,555.0,566.0,577.0,588.0,599.0 m 设计有平压孔,闸门井顶部设计有一启闭机室,通气孔内设计有爬梯。
2 施工方案
通过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并比较各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对于等截面的混凝土结构采用滑模施工是最佳方案之一。故此,大盈江调压井混凝土衬砌主要施工方案确定为:调压井底板、边墙采用常规立模浇筑;阻抗板、闸门井、通气孔立模浇筑到高程539.0 m,高程539.0 m以上采用滑模施工。滑模滑升至高程610.0 m后井筒滑模模体滑空并拆除,闸门井及通气孔加外模后滑升至设计高程。
2.1 工艺特点
1)速度快:日平均进度2.0 m以上,如果能控制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速度可更快。
2)成本低:由于滑模模体结构简单、重量轻、材料投入少、消耗少,对于其他施工方法来说,可大大降低材料、设备等投入成本。
3)施工质量可靠:滑模混凝土浇筑严格按30 cm分层控制,浇筑、振捣作业在模板表面进行,便于操作和控制。同时滑模施工具有连续性,减少了施工缝,体形具有可调性,防止出现体形的较大偏差或跑模,表面质量平滑、外观平整,避免出现“麻面”,错台现象。
4)安全性好:滑模模体结构有封闭、固定的操作平台,可以有效防范施工人员坠落、坠物等安全事故。
2.2 具体施工方法
1)滑模采用整体钢结构设计,保证模体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滑模的提升部分采用全液压自动调平控制台及配套10 t滑模专用液压千斤顶。
2)供料采用拌合站集中供料,井内布置5趟φ219下料钢管,用钢丝绳悬吊在井口桁架梁上,下部设缓冲器和竹节管,周边对称下料。
3)材料上下采用井口龙门架、卷扬机提升,人员上下采用5 t卷扬机吊吊笼上下。
4)井内布置一趟 380 V 供电电缆(3×25+1×10),一趟信号电缆(滑模施工中,井上下通讯利用声、光信号控制及对讲机联系),均固定在井口桁架梁。
5)井口下料平台设计3根主桁架梁用于悬吊下料钢管,2根次桁架梁用于上下人和吊放材料。
6)用井口平台布置4根钢丝重垂线进行测量控制。
3 滑模设计
为保证调压井施工质量,滑模采用整体钢结构,滑升动力装置为HY—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滑模装置组成为:模板和围圈、提升系统、滑模盘、液压系统、辅助系统。
3.1 滑模装置
1)模板和围圈。直墙段模板采用δ5 mm钢板制作而成,曲线段模板采用δ5 mm的钢板压制而成,用∠50×5 mm的角钢作为加筋肋。竖向角钢的间距为300 mm,并用两道水平∠50×5 mm的角钢与围圈相连。围圈主要用来加固模板,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围圈采用上下两道,选用14号槽钢,上围圈距模板上口300 mm,下围圈距模板下口300 mm,上下围圈间距650 mm,节间采用螺栓连接,上下围圈接头错开并同模板接头错开。
2)提升系统。提升架是滑模与混凝土间的联系构件,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围圈和滑模盘,并且通过安装在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整个滑升荷载将通过提升架传递给爬杆,爬杆选用φ48 mm×3.5 mm的钢管,根据施工经验和常规设计,采用[14槽钢制成“7”型提升架,采用Ⅰ25工字钢制成“开”型提升架。
3)滑模盘。分为操作盘和辅助盘,操作盘为施工的操作平台,其承受工作、物料等荷载。滑模模体桁架梁作为操作盘,上铺δ5 cm的马道板。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侧向受力较大,为确保操作盘的刚度,经过计算选用主梁为∠80×8的角钢,腹杆选用∠63×6的角钢加工制作的1 000 mm×800 mm复式桁架梁。辅助盘为养护、修面、预埋处理的工作平台,采用钢木结构悬吊布置,沿混凝土面布置一周宽800 mm的平台,上铺马道板,用φ25 mm圆钢悬挂在提升架和桁架梁上。
4)液压系统。选用HQ-100型千斤顶,设计承载能力为10 000 kg,爬升行程40 mm,液压控制台为HY—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并通过高压油管同千斤顶相连,形成液压系统。
5)辅助系统。包括洒水养护、中心测量、水平测量等装置。洒水管用胶质软管制成,固定在辅助盘上,沿混凝土壁均匀布孔。中心测量用重垂线,观察模体的水平位移,在模体的3个不同位置设3根重垂线。水平测量利用水准管理,观察滑模盘的水平度。
3.2 荷载分析
1)滑模结构自重:钢结构 40 000 kg、木板5 000 kg,G1=45 000 kg。
2)施工荷载:工作人员 60 人×75 kg/人=4 500 kg,一般工器具1 000 kg,钢筋、支撑杆10 000 kg,考虑2倍的动力系数及1.3倍的不均匀系数。施工荷载G2=(4 500+1 000+10 000)×2×1.3=40 300 kg。
3)滑升摩擦阻力:单位面积上的滑升摩擦阻力按照计算,同时考虑附加系数为1.5,所以整圈模板上的滑升摩擦阻力为 (按每平方 200 kg 计算):G3=S×200×1.5=157.5×200×1.5=47 250 kg。
4)竖向荷载总重:G=G1+G2+G3=132 550 kg。
5)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为:
式中:r——混凝土的容重,取2 500 kg/m3;h——每层浇筑混凝土厚度,取0.6 m
则:P1=2 500×(0.6+0.05)=1 625 kg/m2。同时考虑浇筑混凝土时,动荷载对模板的侧压力P2=200 kg/m2。故:P=P1+P2=1 625+200=1 825 kg/m2。
3.3 滑模千斤顶(支撑杆)计算
允许承载能力:
式中:E为支撑杆的弹性模量,E=2.1×106kg/cm2;J为支撑杆的截面惯性矩,J=12.186 cm4;K为安全系数,取K=2;ml为计算长度,按0.6×1.8=1.08 m计。
则P=108 kN。因此支撑杆的数量(千斤顶的数量):
式中:w为支撑杆承载,w=G1+G2+G3=132 550 kg;p为支撑杆允许承载能力,取5 000 kg;c为载荷不均衡系数,取0.8。
则n=33台。取千斤顶48台,支撑杆48根,可满足要求。
4 滑模施工
4.1 钢筋绑扎
滑模施工的特点是: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连续进行、互相适应。模体就位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搭接,搭接及焊接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滑升施工中,爬杆在同一水平内接头不超过1/4,因此第一套爬杆要有 4种以上长度(3.0,4.0,5.0,6.0 m,…),错开布置,正常滑升时,每根爬杆长3.0 m或6.0 m,要求平整无锈皮,当千斤顶滑升距爬杆顶端小于350 mm时,应接长爬杆,接头对齐焊接,不平处用磨光机磨平,爬杆同环筋相连加固。
4.2 混凝土运输、下料及上下人员
滑模施工用混凝土由搅拌站提供,搅拌运输车运到工地,由下料钢管经缓冲后入仓。人员由卷扬机配合吊罐上下。
4.3 施工工艺
1)混凝土浇筑。滑模施工按以下顺序进行:下料——平仓振捣——滑升——钢筋绑扎——下料。滑模滑升要求对称均匀下料,按分层30 cm一层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经常变换振捣方向,并避免直接振动钢筋及模板,振捣器插入深度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内50 mm,模板滑升时停止振捣。滑模正常滑升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即混凝土的脱模强度达到0.2~0.4 MPa时,为适宜的滑模滑升强度。按正常滑升每次间隔1 h,控制滑升高度20 cm,日滑升高度控制在2.0~2.5 m。
混凝土初次浇筑和模板初次滑升应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次浇筑100 mm厚半骨料的混凝土或砂浆,接着按300 mm分层浇筑两层,厚度达到700 mm时,开始滑升30~50 mm检查脱模的混凝土凝固是否合适,第四层浇筑后滑升150 mm,继续浇筑第五层,滑升150~200 mm,第六层浇筑后滑升200 mm,若无异常情况,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模板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
2)模板滑升。施工进入正常浇筑和滑升时,应尽量保持连续施工,并设专人观察和分析混凝土表面情况,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和分层浇筑高度。依据下列情况进行鉴别:滑升过程中能听到“沙沙”的声音,出模的混凝土无流淌和拉裂现象,手按有硬的感觉,并留有1 mm左右的指印,能用抹子抹平。滑升过程中有专人检查千斤顶的情况,观察爬杆上的压痕和受力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滑模中心线及操作盘的水平度。
3)表面修整及养护。当混凝土脱模后,须立即进行此项工作。一般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作原浆压平或修补,如表面平整亦可不做修整。为使已浇筑的混凝土具有适宜的硬化条件,减少裂缝,在辅助盘上设洒水管喷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4)预埋件预留处理。由于闸门槽有二期混凝土工程、通气孔有爬梯,需凿毛和埋件处理,针对不同埋件设专人及时进行处理。
5)停滑措施及施工缝处理。滑模施工要连续进行,因意外停滑时,在混凝土停止浇筑后,每隔0.5~1 h,滑升1~2个行程,直到混凝土与模板不再粘结(一般4 h左右)。由于施工造成施工缝,根据施工规范,预先做出施工缝,然后在复工前将混凝土表面残渣除掉,用水冲净,先浇一层减半的骨料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原配混凝土。
6)滑模控制。滑模中线控制,为保证闸门槽中心不发生偏移,在两边门槽中心,各悬挂一根垂线进行中心测量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它部位的测量要求;滑模水平控制,一是利用千斤顶的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二是利用水平管进行测量,进行水平及边线检查。
7)滑模拆除。滑模滑升至设计高程时,将滑模滑空,利用吊机吊离井筒。滑模装置拆除应注意以下事项:必须在跟班经理统一指挥下进行,并预先编制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及安全帽;拆卸的滑模部件要严格检查,捆绑牢固后下放。
4.4 施工中出现问题及处理
滑模施工中出现问题有:滑模操作盘倾斜、滑模盘平移、扭转、模板变形、混凝土表面缺陷、爬杆弯曲等,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千斤顶工作不同步,荷载不均匀,浇筑不对称,纠偏过急等。因此,在施工中首先把好质量关,加强观测检查工作,确保良好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纠偏。利用千斤顶自身纠偏,即关闭1/5的千斤顶,然后滑升2~3行程,不同情况,施加一定外力(利用边墙锚杆配合导链、机械千斤顶顶压)给予纠偏。所有纠偏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拉裂、死弯、滑模变形、爬杆弯曲等事故发生。
2)爬杆弯曲处理。爬杆弯曲时,采用加焊钢筋或斜支撑,弯曲严重时切断,接入爬杆重新与下部爬杆焊接,并加焊“人”字型斜支撑。
3)模板变形处理。对部分变形较小的模板采用撑杆加压复原,变形严重时,将模板拆除修复。
4)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膨胀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