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稳物价甚于保增长
2011-06-11詹小洪
詹小洪
面对去年9月以来的物价上涨幅度超过预定目标,韩国政府频频出招。
2010年,韩国经济表现相当抢眼,经济增长达到6.1%,为2002年以来最高的增长率。在26个OECD组织成员国中,仅次于土耳其。但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韩国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没有完成全年控制在3%以下的目标。
韩国政府给2011年经济定的指标是,保5控3,即经济增长保5%,物价继续控制在3%以下。
增长保5相对容易。2009年适逢全球金融危机,韩国经济增长率仅为0.2%,但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当年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都是负增长。所以韩国经济界普遍认为,2010年6.1%的高增长是由于2009年的增长基数太低造成的,很大程度上属于恢复性增长。国际上对韩国政府这两年的表现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韩国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优等生。
尽管今年要达到去年一样高的增长率不太现实,但实现保5的目标问题却不大。因为韩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的90%来源于出口拉动,背靠着中国和印度两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韩中、韩印的双边贸易额每年都是以两位数增长的,韩国从中印身上都赚取了巨额贸易顺差。
然而今年韩国要实现将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内则不容易。
去年8月份以前,韩国通胀率都保持在3%以下,但9月份以后的四五个月,都在3.5%以上, 10月竟涨至4.1%。目前看到的今年1月份韩国通胀指标也很不乐观。
CPI同比上涨4.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了6.2%,环比(与去年12月相比)上涨了1.6%,这是自2008年7月以来的30个月里创下的最大涨幅。通常,PPI变化在两三个月后才会反映到CPI上。因此,韩国舆论认为,本国消费者今后将会承受越来越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韩国经济界认为自从去年9月以来的5个月,韩国物价上涨幅度超出预期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蔓延全国的口蹄疫使韩国损失了数百万头家畜,导致肉类产品价格扶摇直上。
二是输入型通胀。今年1月份韩国进口物价同比上涨14.1%,时隔23个月之后再创历史新高。据分析,韩国进口物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飙升。
第三,韩国报刊近来出现中国通货膨胀(Chinaflation)一词,是中国(China)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合成词,指源自中国的通货膨胀。过去中国凭借低工资,向全世界供应廉价商品,为稳定物价做出了贡献。但最近随着中国国内的工资、房地产、原材料等成本暴涨,中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从而刺激了对中国产品依存度较高的国家的物价。中国物价上涨对韩国物价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韩国对中国进口比重较高。韩国从中国的进口额约占其总进口额的17%,居首位。
在某种程度上说,韩国经济政策将稳定物价甚至放在保增长之上。因为物价既是经济问题,同时又是政治问题。韩国社会同样存在贫富严重不均的抱怨,中下收入阶层认为自己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物价上升,市民生活将会更加困难,这将动摇李明博政府的亲民政策。
面对去年9月以来的物价上涨幅度超过预定目标,韩国政府频频出招。新年伊始,政府1月11日召开了物价稳定对策会议和国务会议,13日推出了《物价稳定综合对策》。主要内容有:冻结部分物价,韩国政府决定今年上半年冻结与家庭基本支出相关的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对部分商品与服务价格涨幅进行了限制,必须在3%以下;对部分进口商品降低甚至取消关税;通过提高利息对抗通胀。7个月内,韓国金融当局连续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将基准年利率从2%提高到2.75%;严厉管制哄抬价格、变相涨价等违法行为,以稳定市场价格。
韩国专家们普遍认为,韩国央行为了稳定物价,近期可能还会上调利率。但是加息将给家庭和企业造成利息负担,又会危及今年经济增长保5的目标。韩国经济当局真是举步维艰啊!?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