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42例疗效观察

2011-06-09李彦嵩马俊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乐克充血性阻滞剂

李彦嵩 马俊敏

(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内2科,广西 平乐 542400)

由心肌损害造成心脏不能满足机体循环和代谢需求,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源于各种病理过程的进展性临床综合征。CHF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较差,研究认为该病与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有关[1],倍他乐克作为选择性肾上腺素能β-阻滞剂,具有阻断神经内分泌激素、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氧耗的作用。我院应用倍他乐克治疗4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53例,女29例,年龄25~82岁,平均60.5岁,病程4~25年,平均13年,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查、X线、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并排除严重感染、窦性心动过缓、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中冠心病4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瓣膜性心脏病8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病3例。82例均按NYNA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57例,Ⅳ级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倍他乐克,开始剂量为6.25mg,如无特殊情况3d后增加至12.5mg,2次/d。之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每2周剂量加倍,最大剂量维持在25~500mg,2次/d。两组均于治疗8周后作疗效判定。观察指标包括静息心率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疗效判定[2]

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体征改善,水肿及肺部啰音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上述症状、体征改善;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或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8周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30,0.033),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静息心率、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静息心率和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s)

3 讨 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由多个病因造成的心室压力或容量负荷过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是患者死亡的易发因素。传统观点认为心力衰竭主要发病机制为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常采用强心药、利尿及及扩张血管药物等进行干预,虽能暂时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症状和体征,但不能延长患者生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与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短期内交感神经激活对心力衰竭和心功能降低具有重要的代偿作用,但长期激活剂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及其他神经激素的异常激活对患者有害而无益,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慢性、长期的激活可促进心室重构,加重心肌细胞损害及心功能恶化,这些又反过来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因子等,从而造成恶性循环[2]。随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深入认识,其药物治疗策略也在改变,而阻断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兼顾短期血流动力学改善及远期的修复性治疗,对改善心脏的生物学特性及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3]。

β受体阻滞剂在逆转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损害作用是肯定的[4],该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明显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其主要机制为:①上调心肌受体数目,提高受损心肌β受体密度,并恢复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的敏感性,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②纠正基因异常表达及心肌代谢异常,抑制儿茶酚胺的过度释放,阻断细胞内Ca2+的超负荷对心肌的损害,抑制RAS系统的过度激活,降低水钠潴留;③减慢心率,延长舒张器,改善左心室充盈,提高舒张末期容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及顺应性;④有效预防各种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降低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倍他乐克是一种选择性第二代β受体阻滞剂,其加入到标准治疗的合理性在于该药能限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及其他β1受体介导的神经激素紊乱所引起的病情恶化,有利于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证实[5,6]。本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取得显著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明显提高,静息心率和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倍他乐克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只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使用,可使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临床益处,但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剂量,进行个体化治疗。

[1] 吴学思.心力衰竭治疗中ACEI/β受体阻滞剂孰先孰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3.

[2] 李福萍.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20(1):25-27.

[3] 张武松.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85-86.

[4] 苏峰,李法祥.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7):799-800.

[5] 崔艳.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2):215.

[6] 董清清,方金叶.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1,29(1):44-45.

猜你喜欢

乐克充血性阻滞剂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