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2011-06-09钟毓杰刘忠民张景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青年人

钟毓杰 刘忠民 张景芳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青年人结直肠癌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其临床生物学特点与中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差异很大,同时青年人结直肠癌进展快,早期又缺乏症状,往往诊断时已属中晚期,因而其5年生存率低[1-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旨在探讨提高本病疗效的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40岁以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上述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并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男13例(65.0%),女7例(35.0%);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3.4±7.8)岁;病程15d~9个月,平均(3.4±2.8)个月。肿瘤位于结肠9例(45.0%),直肠11例(55.0%)。临床类型包括腺癌13例(65.0%),黏液癌5例(25.0%),未分化癌2例(10.0%)。临床表现:大便习惯改变伴消瘦11例(55.0%),黏液脓血便4例(20.0%),腹部肿块2例(10.0%),腹痛2例(10.0%),肠梗阻1例(5.0%)。Dukes分期:A期5例(25.0%),B期9例(45.0%),C期4例(20.0%),D期2例(10.0%)。上述所有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12例(60.0%),姑息性手术5例(25.0%),未手术3例(15.0)。

1.2 随访

上述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门诊、信访与家访等方式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年,2010年12月31日结束随访。预后生存时间从患者结直肠癌确诊起到患者因该病造成的死亡为止,生存时间以月为单位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预后生存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上述20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0%(4/20),其中病理类型(χ2=18.315,P=0.000)、临床分期(χ2=11.135,P=0.004)、淋巴转移(χ2=10.660,P=0.005)以及手术方式(χ2=83.383,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表1) 。

3 讨 论

我国由于目前对于青年并没有明确的限定,故本组资料将40岁及其以下作为限定。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而青年人结直肠癌较国外明显增高,国内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率占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的9.9%~15.3%[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青年人结直肠癌占整个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低,O'Connell等综述了近40年之间世界多个重要结直肠癌研究中心关于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文献后发现,15%~50%的患者因各种原因而延误诊断甚至误诊,平均延误时间达6个月以上[4]。既往有文献报道,青年人结直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13.2%[5],本组资料中患者5年生存率20.0%(4/20)。此外,文献报道认为青年人结直肠癌如果能够在淋巴尚未转移时得到诊治,则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1.9%,但是如果已发生淋巴转移,则5年生存率仅有21.8%[6]。Miehael等研究也认为,青年人结直肠癌大约有67%的患者可望行根治性手术进行切除[7]。本组资料由于患者病情延误或出现淋巴转移,故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20.0%)。因此,早期诊断及时行根治性手术,往往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

总的来说,结直肠癌青年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方式,是否行根治术,病理类型,淋巴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其中淋巴转移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8]。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病理类型(χ2=18.315,P=0.000)、临床分期(χ2=11.135,P=0.004)、淋巴转移(χ2=10.660,P=0.005)以及手术方式(χ2=83.383,P=0.000)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表1 20例青年结直肠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较差,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往往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1] 冷凯,诸鹤亭.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3,23(5):474.

[2] 邱云峰,陈虹,任重,等.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5(2):153-154.

[3] Walker M,O'Sullivan B,et al.Selecting patients with young onset colorectal cancer for mismatch repair gene analysis[J].Br J Surg,2007,94(12):1567-1571.

[4] O'Connell JB,Maggard MA.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young[J].Am J Surg,2004,187(4): 343-348.

[5] 崔龙,屠岳,曲乐丰,等.青年大肠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8,7(1):493.

[6] 莫善競.青年人大肠癌[J].实用肿瘤杂志,1990,5(2): 112-115.

[7] Pal M.Proportionate increase in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at an age below 40 years: an observation[J].J Cancer Res Ther,2006,2(3): 97-99.

[8] Mäkelä JT,Kiviniemi H.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patients under 40 years of age[J].Int J Colorectal Dis,2010,25(7): 823-828.

猜你喜欢

大肠癌淋巴青年人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