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中毒时血清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2011-06-09陈鑫
陈 鑫
(漯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变化迅速,抢救不及时有较高的病死率,目前,临床对其确诊主要依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但而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值与临床表现并不完全吻合,其参考值有一定局限性[1],有国内文献报道[2]称AOPP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有密切的关系,对此我们对94例AOPP进行分组检测其血清心肌酶,并与同期正常人对照,旨在观察AOPP时血清酶学指标的改变对判定中毒程度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4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急救中心确诊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住院患者,其中男45例,女29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7.5岁,按其中毒程度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31例,重度组31例,诊断与分度标准依据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五版[3];同时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对照组年龄、性别比例与以上各组相似,一般资料统计学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拜耳16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肌酶试剂有centronic公司提供,质控血清批号:朗道413UE,566UN。
1.3 检验方法
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2h内(均为患者中毒后4~8h内)抽取静脉血2~5mL,健康对照人员取与患者同日空腹静脉血2~5mL,入促凝分离胶试管内37℃凝固,3000r/min离心5min,立即分离出血清上机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均采用速率法测定,以上各测试项目每日质控高、中、低值均符合要求,仪器测试结果重复性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检测数据均采用(±s)表示。
2 结 果
急性有机磷不同程度中毒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心肌酶酶(AST,LDH,CK,CK-MB)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各中毒组与对照组的血清心肌酶酶检测结果比较
3 讨 论
有机磷的毒性作用主要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从而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严重者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尽快做出正确诊断临床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主要参考的实验室指标是乙酰胆碱酯酶,但胆碱酯酶与其中毒程度无明显相关性[4],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对心脏损害已有公论[5],因此AOPP时检测患者的心肌酶做为对AOPP诊断的补充以及判断患者心肌损伤也是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有机磷中毒时中度、重度组的AST、CK、LDH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P<0.01),表明心肌酶以上四个指标对诊断急性有机磷中度、重度中毒或判断其心肌损伤较为敏感,而CK-MB更为敏感,另外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程度的判断本文结果还显示,中毒中度、重度组各项指标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CK-MB 重度组P<0.01外,其他均P<0.05),而中毒中度与重度组各项指标之间比较,CK与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而AST、LD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K与CK-MB对判定中毒程度的临床价值大于AST、LDH,而CK-MB又优于CK,这也和国内一些报道[6]的观点基本一致。另外,随着血清肌钙蛋白近年来在诊断心肌损伤的应用,有人报道[7]血清肌钙蛋白-I对评价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中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这也是以后我们要下一步要做的课题。
综上所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易合并心脏损害,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不要仅仅依据乙酰胆碱酯酶,还要动态监测患者的心肌酶变化,尤其是CK-MB可能对其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1] 魏丽.62例有机磷中毒血清酶学改变及临床意义[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4):312-313.
[2] 韩玉贞,蒋振平,王军.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三项血清酶变化情况[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2):91.
[3]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5-956.
[4] 曾国华.35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6):52-53.
[5] 郭亚颖,许飞来,赵传奎.血清肌钙蛋白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肌损伤评价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全科医学,2007,5(8):704-705.
[6] 程吉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4-65.
[7] 颜碧清.血清肌钙蛋白-I测定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防治,2009,9(6):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