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问题中的作用

2011-06-08于洋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繁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必修课之一,其性质决定了它在大学生成长中的独特作用。民族问题在经历“7.5”事件之后又一次紧张起来,如何解决民族问题的紧张态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其中体现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稳定团结 发展 繁荣

作者简介:于洋,男,1986年8月,山东省文登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级思政专业, 硕士

引言

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既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记录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大团结观念深入人心,对我国粉碎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我国56个民族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共同艰苦奋斗的结晶。历史充分证明,民族大团结同巩固我国的边疆,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事业息息相关。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就迫在眉睫。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图谋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境外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势力同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疯狂进行了分裂中国的违法犯罪行为。拉萨“3.14”事件,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让我们认识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是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团结,没有稳定,一切无从谈起。

其次,我们要考虑到宗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表现在宗教的传播方式上。利用宗教的传播制造民族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犹太在被罗马帝国征服后,他们沦为罗马人的奴隶,基督教成为他们团结自保的唯一武器。圣经中对外扩张的观念,被基督教当作国教的罗马人所继承。罗马人在几个世纪的对外征服中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基督教在几个世纪的扩展中建立起一个与罗马帝国的版图相同的信仰世界。继承罗马帝国政治和精神遗产的法兰克帝国,也把对外的军事征服称为“传播上帝的福音”。我国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利益矛盾。但是从整个历史上来说,冲突和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与融合才是常态。因为我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信仰,利益的共同性大于差异性,这除了中华民族自身拥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外,和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长期潜移默化是分不开的。从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到今天的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功能,全国人民拥有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思想。

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为此我国民族工作也围绕展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道路。民族问题是内部事务,不允许外国势力干扰。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政策,要长期保持,平等互助和谐是基本方针。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虽然和沿海城市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其发展潜力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以及少数民族薄弱的市场意识与致富理念,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当对滞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的学校作用,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他强调:新形势下,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奋力开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他要求: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發展;进一步动员全社会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

加强中学生民族政策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确立并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全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政策体系。在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使他们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社会主义祖国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主人翁责任感。

第二,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加强全社会进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的进步模范,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气氛,弘扬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三,深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宣传讲演活动。教育和引导群众思想,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和相互谅解。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觉维护地区社会的政治稳定,齐心协力构建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N],促进学术繁荣与社会和谐,2010

[4]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张生作答记者问[N],中国宗教,1995

猜你喜欢

繁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盛唐时期的铜镜鉴赏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的兴盛及对书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