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1-06-08刘小章朱明辉田爱平唐永军孙荣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乡级农村卫生技术培训

刘小章 杨 丹 朱明辉 田爱平 唐永军 孙荣国

1.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四川省计划生育科研所(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面向农村卫生机构推广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是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拟通过对四川省5个项目县参加生殖健康/计划生育(RH/FP)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的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及近期培训结果的认知和评价,探讨适宜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由5个县行政管理部门推荐的,在县、乡级卫生机构从事妇产科或计划生育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

1.2 培训方式

远程在线培训(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课件点播复习)、现场强化培训、技术骨干集中培训。

1.3 适宜技术

根据基线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选择6项RH/FP适宜技术,在四川省简阳、名山、德昌、五通桥及青川等地区推广应用,包括1项县级技术“宫腔镜诊断技术”和4项乡级技术“子宫颈病变的筛查和慢性炎症的治疗技术”、“药铜宫腔形宫内节育器(IUD)技术”、“灾后生育救助咨询技术”和“灾后下生殖道感染防治技术”,以及1项村级技术“放置带铜IUD后月经过多的治疗技术”,其中“灾后生育救助咨询技术”和“灾后下生殖道感染的防治技术”仅在青川县推广。

1.4 问卷调查

采用四川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满意度、技术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设计的适宜技术被培训人员个人调查表,了解参加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对推广技术培训内容(包括对本次培训的需要程度、本技术的适用程度及学习本项技术的难易程度)、培训过程(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及近期培训结果(对授课的理解程度、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培训前后考试成绩)的认知和评价。调查问卷和登记表由参加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填写,统一收回,录入数据。

1.5 数据统计分析

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同时参加了培训前、后考核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有关培训需求、技术适用程度、培训前对本技术及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程度、学习本项技术难易程度、专家授课接受程度和培训后技术掌握程度等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使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选择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进入最后的回归模型,并计算相关变量的 OR值及95%置信区间(CI)。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5个试点县参加RH/FP适宜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共300名,分别来自12个县级卫生机构(4个县人民医院、2个县妇幼保健院、4个县中医院、2个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78个乡(镇)卫生机构(39个乡卫生院、39个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和79个村卫生室。参加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特征见表1。参加县级技术培训48人、乡级技术培训173人,村级技术培训79人;县、乡级卫生技术人员93.64%为执业(助理)医师、3.47%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89%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村级卫生技术人员34.18%为执业助理医师,无执业资格占65.82%;半数以上(59.49%)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2 培训前相关情况

研究对象培训前对推广技术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及所在单位具备应用推广技术条件的情况见表2。

表2 研究对象培训前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及单位具备的条件[例(%)]

2.3 培训前、后考试成绩

研究对象培训前、后考试成绩及配对t检验结果见表3。在青川县推广的两项乡级技术因未进行培训前考试,故未纳入分析。

表3 研究对象参加4项技术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比较

2.4 对培训过程的主观评价

参加4项技术培训的研究对象对远程培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5.6%和34.4%、48.3%和 48.3%、61.4%和 36.4%、69.9%和26.8%;对现场强化培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 68.8%和 31.2%、63.6%和 34.5%、75.0%和25%、71.4%和26.8%。

2.5 对培训内容的评价

县、乡、村级卫生技术人员表示“本次技术培训很需要”的比例分别为85.42%、78.00%、62.03%;认为推广技术很适用、较适用、一般的比例分别为46.00%、33.00%、18.33%,参加乡级技术“宫颈病变筛查和慢性炎症治疗技术”、“药铜宫腔形IUD技术”、村级技术“放置带铜IUD后月经过多的治疗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分别有3.95%、1.39%、2.39%的人认为推广技术不太适用或不适用。县级卫生技术人员认为学习推广技术很容易、比较容易、一般、较难的比例分别为 14.58%、45.83%、29.17%、10.42%;乡级卫生技术人员认为学习很容易、比较容易、一般、较难的比例分别为18.50%、42.20%、37.57%、1.73%;乡村医生认为学习很容易、比较容易、一般、较难、很难的比例分别6.33%、40.51% 、45.57% 、6.33% 、1.27% 。

2.6 对近期培训结果的认知

县、乡、村级卫生技术人员表示对培训内容完全能听懂和基本能听懂的比例分别为58.33%和41.67%、65.32%和33.52%、35.44%和64.56%,仅1名参加“宫颈病变筛查和慢性炎症治疗技术”培训的乡级卫生技术人员表示培训内容很难听懂。县、乡、村级卫生技术人员表示“培训后能熟练应用培训技术”的比例分别为 8.33%、45.66%、13.92%,“能初步应用”的比例分别为35.42%、43.35%、53.15%,“有了全面认识但不应用”的比例分别为41.67%、3.47%、6.33%,“仅有初步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4.58%、7.51%、26.58%。

2.7 影响培训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由表4可见,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内容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以及培训前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程度,后者又受专业技术资格和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的影响。有专业技术资格和单位具备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培训前对本技术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更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单位具备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较中专及以下学历和单位不具备使用本技术条件者更需要本次技术培训;专业技术资格高者和单位具备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对技术适用性的认可程度更高;有专业技术资格、单位具备使用本技术的条件以及培训前具有一定相关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内容的学习感到更容易。

表4 影响培训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项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1,2],由多个行政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影响推广应用效果的因素复杂,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适宜技术的效果、技术人员的培训、经费的投入、技术收费价格等[3]。

技术人员的培训是技术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培训效果直接影响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4,5]。参加本项目技术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以青、中年,大、中专学历,初级及以下职称为主。本科学历者仅占4.67%,还有3.67%的卫生技术人员无专业学历。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不到15%,无专业技术资格者占20%。2/3的乡村医生无执业医师资格。低学历、低职称现象不仅影响卫生技术人员学习推广技术的积极性,也影响其培训前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知晓、对技术适用度的认可及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

虽然培训后考试成绩显示近期培训效果较好,表现为卫生技术人员对知识点的正确掌握率显著提高,但认为“学习所培训技术很容易”者在县、乡、村级卫生技术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仅分别为14.58%、18.50%和6.33%。培训前已初步掌握该技术应用技能者感到学习较容易,培训后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相对较高。如超过80%的乡级卫生技术人员表示培训前已初步掌握或在工作中已广泛使用该技术,故培训中65.32%的人表示完全能听懂授课内容,培训后近半数者表示能够熟练应用推广技术。而县、村级卫生技术人员中分别有 64.58%和50.63%的人表示培训前仅具有与推广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10.42%的县级卫生技术人员和超过四分之一的乡村医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完全能听懂授课内容者在县、村卫生技术人员中的比例分别为58.33%和35.44%,培训后县级卫生技术人员仅1人表示能熟练应用,41.67%的人对所培训的技术有了全面认识,但不能应用,超过四分之一的乡村医生表示对所培训技术的掌握仅限于初步了解。可见,培训前对推广的技术不熟悉显著增加了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培训技术的难度并影响了对技术的掌握,而对技术的熟练掌握是影响能否应用的最主要因素。

培训前对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程度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单位是否具有使用条件,后者又直接影响了卫生技术人员对技术适用程度的认可。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具备应用条件者对技术适用度的认可程度较高。虽然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75.00%)认为本次技术培训对自己来说很需要,但仅46.00%的人认为所培训技术很适用,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卫生技术人员表示所在单位不具备应用条件。单位具备应用条件者对培训的需求程度也显著高于单位不具备使用条件者,而对培训需求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卫生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

培训是一种投资,推荐具有专业技术资格、具备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单位具备应用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参加适宜技术培训,对于保证培训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地卫生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严格筛选参培人员,使有限的培训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6]。同时需加强缺乏应用基础的卫生机构技术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尤其是一线技术服务人员。除了建立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逐步提高现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只有卫生技术人员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提高,才能确保卫生适宜技术向基层有效推广。此外,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公益性和政府主导性质,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相应的工作条件和配套政策,同时探索更具成本效益的培训模式。

1 曾智,梁宗安,孙荣国,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与机制初探[J].卫生软科学,2007,21(1):51-53.

2 李练兵,童琦,刘鸿,等.重庆市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推广模式与机制初探[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7):104-106.

3 朱凤梅,杨土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4):221-223.

4 易静,杨竹,王润华,等.重庆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的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9):614-616.

5 姚进文,潘卫明.多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集中培训效果评价及分析[J].甘肃科技,2009,25(16):129-131.

6 胡尚英,茹淞,刘元强,等.甘肃省农村西医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769-770.

猜你喜欢

乡级农村卫生技术培训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探索与实践
县乡级公路路基设计探析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探析
汉中五轮驱动推进农村卫生
基于ArcObjects和COM-Add-Ins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关于举办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峰会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十八届年会的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