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顶啥用
2011-06-05孙明泉
○孙明泉
《党校教育创新论》,孙士杰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版
“别和我谈理论,听到这个词我就烦!做基层工作的,踏实干事最重要。所以不必告诉我有什么新理论,只告诉我怎么干就行!”——我在地方调研时,一位基层干部直言他对理论课学习压根没兴趣。
理论虚无飘渺却作用很大
理论是什么?在一些人看来,理论就是伟人名家的思想学说,就是专家学者的高头讲章,就是晦涩难懂的理性论证,就是政策文件的宣讲贯彻。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就是“书本+文件+讲话”,就是“重要性+紧迫性+高度重视”,就是“问题提出+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正因为如此,他们说,理论是“不食人间烟火”、远离生活的物件。
其实,这里存在着对“理论”概念的误读,至少是理解得不全面。诚然,理论的提出和论证需要严密的推理和论证,不可能像散文写得那样活泼和洒脱,理论的深刻和厚重也正在于它的逻辑推导和论证。但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我们要接受的是它的“果”,而不是“结”的过程,你知道它有充分的、理性的论证作支撑,知道这个“果”不是凭空生成的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对相关的理论心存疑虑,那就得耐下心来读它的论证。
无论是自然科学理论,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其本意都是说明“事实背后的逻辑联系”,是对个别事物一般化、具体事物抽象化的集中概述,是“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起来的概念命题系统”。
有人说,即便是科学的、崇高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也不等于有亲和力,因为它离百姓的生活太远。比如说:冰是有热量的,空气是有重量的,人是猴子变来的,鲸鱼和老虎是同类,存在着四维空间,有空间大弯曲,大陆板块在漂移,宇宙大爆炸而且仍在继续着……
不错,这些理论及其理论推论的确已经被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承认,多数理论成果已明确写在了教材里,甚至已沉淀为常识。但要说清楚这些理论为何已为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理论的生成来自于实践的需求,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人类的天性。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形而上学》的开篇就明确:“人天生求理解。”我国当代学者陈嘉映先生对此有着形象的阐述:“从诞生的那天起,人类就是一种求理解的生物。哪怕我是错的,我也要理解。哪怕是一种肤浅的、错误的或者我们叫它迷信的东西,总比没有理解要好。”他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悬疑(影视)片结局的时候,一个垂死的人,还要问所发生的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了也没有用了,但是他还是想知道。这就是人们天性求理解。”
但很多事,经验性的常识是说不清楚的。就我们日常面对的天和地而言,古代社会的人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很落后,不得不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压下,但他们依然想给天地万物一个统一的能让人理解和接受的解释。研究表明,世界上的每个民族几乎都有一个神话系统,其主旨都为了提供一个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起源、种族的起源直到当下的故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普遍不再用神话和传说来解释世界了,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有点科学意味的观察和思考。
一个理论学说如果能够大规模解释相关的现象,尤其是同时又能解释其他理论学说解释不了的奇异现象时,人们就把它接受了下来。这是科学家们共认的原则。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一理论指出,在高速运动的物体中时间会变慢,尺子会变短,光线经过大物体时会弯曲;另外,依据相对论理论,两个同一直线上相向高速运行的物体,其相对速度并不是两个速度的和,而是要套用一个很复杂的公式才能计算出。这显然是我们一般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不过,人们还是承认了它是伟大的理论创新。现在几乎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承认爱因斯坦是天才的、伟大的科学家,重要原因之一,不是有多少人读懂了相对论,而是依据相对论,人们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相对论的理论成功预言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实践中得到了令人信服的验证。
一般而言,一个理论是否是科学的,其评价标准就两条,一是能否用最基本的原理解释更多的已知事件,二是能否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事件和事物发展走向。当然,这里的“预测”是有特定含义的。理论预测力,是指不通过理论就原则上无法作出的预言。理论本身的作用之一,可以通过类推或推理达到我们不能直接经验的事物,同时,理论也能预测到单凭经验所无法证明的事情。
自然科学理论是解释自然世界的,社会科学理论是解释社会世界的。由于社会世界的复杂多变性,常常导致社会科学理论总体上说不如自然科学理论的解释力那么强,而且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理论还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但理论的追求本质是一致的,它也是为了解释常识不能解释的纷繁现象,也是为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为什么要学习理论
为什么基层工作者一定要学理论?一般的回答是,科学的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工作和实践。但这样的回答太笼统了点,不足以让人信服。
首先,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周围的环境,更深刻地观察纷呈多变的社会现象,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走势,这对搞好本职工作是有益无害的。也许你会说,我不愿意谈工作,只想谈生活,也需要理论学习吗?回答是肯定的。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我们都会接触到许许多多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面对熟悉的事物,有时把它分个类,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它们,理论可以给你提供分类的方法和相关指导。在认识问题更清楚的基础上,因为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而捕捉到了更多的新市场,把握了更多机会,取得更大成效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的。
其次,理论学习并不能为你的行动提供具体的方案,但学习相关的理论后,你自己就会明白已经有前行者为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或者你自己也可以结合当时的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路线图。这些信息会直接或间接地告诉你有几种可能的路线,从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心理成本上考虑,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每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在哪里。彻底的理论研究成果还会启示你,怎样的行动路线可能是最省时省钱的,不按理论指导的路线走,就可能遇到哪些风险,以及出现了风险该如何控制,从哪条路上可以尽快地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等。这就是相关理论学习的意义。
再次,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相关工作而言还具有瞭望和俯瞰的重要作用。理论是关于某一方面的或宏观或中观或微观层次事实的总结,是不同事件背后的逻辑关联,是同类事物特点的总结,是看不见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探求。能够沉淀下来,能够进入书本进入教室的理论成果,都是经过无数人的无数实践所证实或证明为有用的有效的。理论不只是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它还论证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论证了不这样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这就是彻底的理论。
最后,科学的、彻底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还具有灯塔的作用。
当然,学习理论对个人的意义,还可以列出更多,比如说,理论学习有助于我们走出“洞穴偏见”,有助于我们减少“区位谬误”,有助于我们捕捉新机遇,有助于我们不被边缘化等。事实上,许多从理论学习中受益的同志,也许能比我说得更清楚。
怎么选择自己需要的理论
可能有人会进一步问,我可以相信理论学习对开展工作,对个人发展,对提高生活品质等,都是有用的,但那么多的理论我怎能学得过来呢?再说了,理论总是在不断创新的,我今天学了明天不又会过时吗?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实践也有限,不可能也没必要所有理论都去学习。但与自己工作实践相关的理论,与培育自身竞争力相关的理论,与个人幸福感提高,与推动社会发展相关的理论,还是有必要学习一些。
理论一般可分为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前者是解释自然世界的,后者是解释人文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复杂的、常识不易解释甚至不易观察到的客观现象,都是为了寻找纷繁“事实”背后的逻辑关联。从理论生成的过程来看,理论一般都是抽象的、概括的,但抽象的程度不一样,有的理论高度抽象,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弗洛伊德的梦的分析理论。有些虽是事实的抽象,但表述可以很具象的,甚至是生动有趣的,如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经济学的“蝴蝶效应”,心理学的上“光环效应”,乃至民间理论中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酒香不怕巷子深”。更多的理论是介于二者之间。如国际政治学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南北对话理论”,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人口红利理论”、“微笑曲线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
理论还可分为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几个层次。所谓宏观理论,是以整体性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为解释对象,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抽象程度最高,但应用领域也最广泛。如社会科学中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理论。与宏观理论对应的是微观理论,它关注行动个体之间的互动层面的现象与问题,关于一个小范围或一类事物的理论,如前面提到的自然世界的“虹吸原理”,社会世界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潜规则”,它们也许只是具象层面的或纯粹的、经验性概括,解释力有限,但依然是众多事实的高度概括。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是中观理论,其抽象层次和所解释的对象都介于二者之间。比如解释团体单位、类群单位的行为规律的理论,解释一类动物学或一类自然现象的理论,就是中观理论。它比纯粹的经验概括要高一个层次,但同样只涉及到了有限的现象和事实。当然,宏观理论和中观理论也是相对的,如牛顿力学理论,它是宏观的,但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比,它又是中观的。
被实践证明的依然有解释力的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至于它以后可能会被新事实证伪,或被新理论所替代,则是另一回事。
正因为科学的理论是经过实践充分验证的,是事物发展本质和内在规律的高度概括。在它没有被证伪之前,这些理论多可以有效地预测相关事物未来的发展走向,因而可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和日常生活。至于你选择什么来学习,必须依据个人工作的需要。
有必要特别说明的是,所有的理论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都有其特定条件和适用前提,都是抽象掉一些不太重要的因素或假定某些条件不变时所提出的。后来由于外在条件的变化,一些当初没考虑进来的因素而今不得不加以考虑,一些此前重要的前提现在不再重要了,所以理论要不断完善,要不断创新,不然,就对变化了的环境没有解释力,从而也减弱了价值。但创新并不是抛弃原有的一切,而是原有框架中的丰富和完善,是为了与当下的实践更接近。理论创新也不是变动不居、无章可循的,并不是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就过时了,这需要相当的过程。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理论的突破,但就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来说,牛顿的理论依然是有效的,是适用的。社会科学理论也如此,理论需要不断的创新,但不等于我们都要等有新理论了才来学,更不等于否定一切此前所有的理论成果。
我主张,理论学习要结合工作需要来有选择地学习,结合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来寻找相关理论,学了之后再结合实践来分析和运用。而这些,一方面期待着理论工作者不断推出与时俱进的新成果,同时也期待着理论教育方式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