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与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1-06-01李莹莹1孙泓生2畅1

当代经济 2011年18期
关键词:城市化差距分配

○ 李莹莹1 孙泓生2 舒 畅1

(1、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450002)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市场化体系的逐渐完善,城市化步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也进入了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转换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城市化与居民收入现状

1、城市化现状

199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24.41%,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增长至47.5%。城市化,是所有发达国家在发展成长中都要经历的过程。在2010年10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备受海内外关注,此次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不同,过去的规划偏重于追求“国富民强”,而“十二五”规划则开始强调“民富国强”,这就意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二次转型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多重转型的阶段,中国在改革开放这一渐进式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当然这其间也不乏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目前中国GDP位列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仍处于世界中下水平,作为一个工业大国,中国内部的大部分地区仍未能实现城镇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让数量庞大的农村户口人群与城市人口共同富裕起来成了我们必须努力的目标。

2、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经指出: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呈现了令世界惊讶的发展速度,但在现实中却要面临着一项艰巨的挑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这将成为中国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力求解决的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实际上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不无关联,特别是城市非国有经济与农村非农经济的较快发展,逐步导致收入差别的不断扩大。目前,在中国公有经济中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内部收入分配差别,另外,两部门人口比重和人口工业程度都影响着城乡居民差距。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两部门间的差别扩大,人口转移程度加快,劳动差别随着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分布差别的扩大和白领阶层的出现而扩大,从而导致收入差别相应扩大。同时,我国的收人分配结构属“哑铃”状,而不是正常的“纺锤”状。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而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高,即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成反比。就我国现状而言,居民收入正在逐步向少数高收入群体集中,小部分的人集中了大部分的储蓄,使得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人家庭消费动力不足,影响国内整体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因此,缩减居民收入差距、以城市化激发消费、发展城乡经济,首先就要调整收入分配。

二、城市化的作用

1、城市化推动居民消费,促进农业产业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群体也不断壮大,对各类农业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应运而生。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民的非农收入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为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风险规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因此,城市化拉动了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农业产业化改变了农产品价格疲软状态,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城市化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社会管理与环境治理也将面临滞后等问题,当然,这也同时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城乡一体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政府与金融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城市化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即城市化整合了社会当中的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城市化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

中国农业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是农民收入不高的根源。只有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土地流转,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才能把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备运用到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城市化将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减少农业人口,便推动了土地流转。同时,城市化可将散居村民转移到城市居住,从而退让出大量耕地投入生产,加速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三、城市化与调整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的推进并未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中国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与理论相矛盾的是国民收入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导致社会分层加剧、阶层矛盾滋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负面作用。理论上,城市化进程会使城乡收入差距随着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增大而缩小,然而,事实却是城市化率不断上升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示,城市化率随着社会进步逐步提高,年均增长速度却在下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在增加,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大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图1 1990至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与居民收入关系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方向与城乡人口比例变动方向不同而导致城市化的推进并不能总是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使农村人口比例持续下降,但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方向并不确定,它取决于城乡收入比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除了逐步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之外,关键在于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实现农民增收,降低城乡收入比。如何加快城市化速度的同时调整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了政府官员、社会专家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城市化与调整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变化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桂新教授曾指出,城市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却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权益待遇,同工不同酬在各阶层各工种间普遍存在,最终导致快速城市化下孕育的“不完全城市化”,而这极可能使之前的城乡二元结构,演变成“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目前城中村房地产项目成了城市化进程的另一新兴产业,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由于收入低,他们在城市交不起昂贵的房租,这恰恰给城市城中村的村民创造了商机。众多村民房屋重建,大量违章建筑拔地而起。同时,城中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保障功能滞后,低收入人口在此迅速集聚,“贫民窟”在中国城市内被大量复制。这与我们在城市中所倡导的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强烈反差,成为现代城市社区的边缘产物。

3、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政府的过度干预,政策制订不够精准

中国政府对城市化的干预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基本是自然推进的,比如公民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择业、迁移等问题自己均可理性选择,政府只是采取相关政策或措施进行引导。另外,企业选址也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而我国城市化一直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在人口的迁移的问题上,我国在政策上一直支持中小城市、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同时采用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公民自由迁移,由此这种政府干预之下的“扭曲型城市化”不能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下快速推进,城市化的步伐被中国的户籍制度所延缓。随之而来的,那些被鼓励就地城市化的乡村造成了小城镇不断出现,这与城市规模经济的基本思想相违背,导致中小城市聚集不经济、城市化较分散和城市发展体系不完善,在政策法规上未能充分做好促进“城市群”形成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四、调整收入分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抓两端”调整收入分配,减少干预,缩小差别与差距

政府“抓两端”即是指把政策制订重点集中在两端:一端抑制非法、非正常收入,另一端消除贫困。中国收入差别大部分来自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的差别,面对这种特殊的收入分配结构,政府单纯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所起的作用就显得杯水车薪,此时政府一方面要运用宏观调节政策,利用税收调节制度,以初次分配为重点、兼顾再分配,保证公平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应该减少干预,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使之更具开放性与流动性,通过劳动力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来平抑区域之间的工资等级,缩小相应的收入差距。

2、将城市群化和城市化同时进行,先局部后整体地推进城市化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中国发展报告2010》报告中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中国没有办法走分散化的城市化道路。”以长株潭城市群试点为例,长株潭三市的通信已经同城化,手机漫游费、长途费已经取消,该城市群的居民公积金贷款将实现三地互通。假如城市群之间最为核心的社保、住房、银行等体系在相互融合逐渐同步化,这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投资空间,同时,这也将消除人口在市场调配下自由流动的壁垒,而二元化的城乡格局如何形成统一体系发展这一矛盾,也将被先局部而后整体解决。

3、调整产业结构,协调资源配置,促进居民收入再分配

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寻找到使城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协调的经济机制,遵循“二、三、一”产业的指导思想。即以第二产业最为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协调资源配置,遵循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改善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把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居民收入再分配。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的同时发展中小型企业,纠正片面追求企业规模轻视中小企业的错误思想,在信贷融资方面支持中小企业以支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后,鼓励个人创业,降低创业门槛和创业隐性成本,市场经济程度高的国家企业数量在40—55个/千人,而我国企业数量8.9个/千人,面对我国就业问题严峻的今天,政府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杜绝寻租现象的出现,为个人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创业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激发个人创业热情,调整资源再分配,吸收民间资本,缩减居民收入差距。

4、优化政府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优化政府职能,为提高城市化水平提供创新制度保证。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资源管理制度均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深化制度改革、优化政府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化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10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对外正式宣布:成都市将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公民基本权利不平等现状,计划到2012年实现成都全域内城乡统一户籍,其中,“城乡自由迁徙”、“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突破成为该市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和亮点。这一提议被称为“中国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不同户籍在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差异,不断推行农民工住房优惠政策,实现公平竞争,公平发展,为城市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2)深化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我国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资源市场价格扭曲,行政部门对资源分配的过度干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资源市场发育,应改变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传统方式,让资源反映其价值,规范资源市场,利用制度保证节约和持续利用有效资源。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既是城乡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城市产生聚集效益的充分条件。要改善城市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小区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要想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就必须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城市群化带动城市化,利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农民收入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两者之间呈现良性循环机制。

[1]Clark,George,Xu,Lixin Colin an Zou,Hengfu.Finance an Income Inequality:test of alternative theories[N].W 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 orking Paper 2984,March 2003.

[2]李靖:“城市群化”将主导中国城市化进程[J].中外管理,2010(11).

[3]张传翔:我国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现状分析及其深化[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4]黄素心: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进程[J].学术论坛,2009(8).

[5]张鹏、袁方:农村金融、城市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9(8).

[6]叶彩霞、徐霞、胡志丽:城市化进程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7]廖丹清、郭慧伶:城市化对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2(11).

[8]安海燕、洪名勇、朱青: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0(1).

[9]杨海霞:“十二五”规划定调:转型步入深水区[J].中国投资,2010(11).

猜你喜欢

城市化差距分配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