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姆斯马车”随想

2011-05-31詹克明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11年7期
关键词:霍姆斯马车牙齿

詹克明

理念中的“霍姆斯马车”堪称世上最理想的设计。它的所有部件的选材都能相互匹配,做到恰到好处。以致当马车使用大限来临之际,它的轮子正常地转过最末一圈之后,车轮、车辕、底盘、弹簧、车轴……一下子全都同时崩坏,没有哪一个零件比其他部分设计得更为牢靠耐用。就像一双鞋子,最理想搭配当是——鞋底磨穿的同时,刚好鞋面破裂、鞋带磨断、缝线开绽。倘若底穿之时,鞋面仍旧完好,或是鞋面露出脚趾,而鞋底却依然坚固,这都是不般配的设计,造成用材等级上的浪费。

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搅扰了人体原有的“霍姆斯马车”式的均衡。

如果按照这个原则来衡量咱们人类自身机体的构成,就可以发现,在总体设计绝妙完美之余,尚存几例明显的不谐之处。首先是咱们的牙齿。

牙齿的寿命短于人类平均寿命

当前人类牙齿的寿命大都短于人类平均寿命。有不少人不到60岁满口牙齿就已全部落光。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他们尚在“中年”之列(WHO将中年的上限定在59岁)。倘若是只狮子“中年无齿”,它不仅丧失了捕猎本领,恐怕连吃现成猎物的能力都没有了,唯一的结局只有等死。作为老人应该感到庆幸,只有我们人类才拥有最好的养老条件。

我们的身体虽然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电子时代,寿命延长,但我们的牙齿依旧停留在原始文明的石器时代。我们人类到现在还只有一套恒齿。对应于石器时代的人均寿命,这一套恒齿的使用期该是足够了。由于医疗的发达,现代人的寿命延长了,按照人类现在的平均寿命我们至少应该进化出第二套恒齿,才能符合“霍姆斯马车”的设计原则。环顾左邻右舍,老鼠的牙齿一直不停地快速生长。大象一生可以享有6套恒齿供其更替(虽然几乎没有哪头大象能活到享尽这6套恒齿)。为什么造物主偏偏没为人类再设计出第二套恒齿呢?

大脑设计大大超前

与牙齿的滞后相反,咱们人类大脑的设计似乎又大大超前。

现代医学以“脑死亡”为标志来定义人体死亡。但是当人体衰老垂危之时,有相当多的人们大脑还处在正常工作时期,死亡降临,犹如一台正在工作着的电脑,一下子被拔掉了电源,内储信息立即全部丧失。一些真正伟大的作品常常因为人类身体与头脑的不匹配而来不及完成。马克思去世时《资本论》只亲手完成了第一卷;曹雪芹的《红楼梦》只留下八十回;舒伯特B小调《未完成交响曲》也只谱成了两个乐章。托尔斯泰算是长寿的。倘若他在50岁前去世就不会有《战争与和平》,60岁前去世就不会有《安娜·卡列尼娜》,70岁前去世就不会有《复活》。他在82岁去世那一年还完成了最后的巨著《人生之路》。要是他不在此后的“流浪之旅”中染上急性肺炎而在一个小站的站长室里孤寂辞世,真不知他还会写出什么伟大的作品。真的,他去世时思维十分健全,这样的头脑又带走了什么呢?

一个人死亡时,现代医学已经能够将一些完好的器官移植到其他肌体上继续发挥作用,唯独大脑尚不能移植。即使有朝一日,人类医学可以移植一个天才的头脑,想必也会是信息全部被“清空”的白纸一张。

人脑设计之超前,还表现在我们大脑还有相当大的余量有待开发。据专家说它才使用了一小部分,仅就其现有容量而言还远未用足。人脑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余量,完全应该归功于造物主给大脑设置了一个绝妙的重要功能,那就是——忘记!区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使我们大脑能够适时抹去日常生活中极大量的繁琐信息。“忘却”是一种“精神代谢”。一个不会忘却的大脑,如同一个人只管进食,不会排泄。大脑哪怕再扩大十倍(达到13.5公升)也无济于事。

“忘却”也许是一种比“记忆”要高级得多的复杂功能。忘其该忘,记其当记,要做到这种“合理忘记”,也许比照单全收的“囫囵记忆”要难上千百万倍。哪怕是低级的电脑也具有记忆功能,但要求他们具有合理忘记功能,恐怕目前最高级的电脑也难以实现。

生活越优裕,人类越脆弱

人类进化真的必须以人体机能退化为代价吗?

就拿牙齿来说。人类之初曾有过一个生食猎物阶段,啖肉嚼筋、茹毛饮血之时,牙齿何等坚固。以后有了火,烧烤爊煮之食又何其美味,何等好嚼。大凡生命之体,少用则废退,多用则兴发。老鼠牙齿之所以能高速更新,就是因为它时常啃嗑硬物所致。咱们人类用火之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爆炒烹炸,丝片末丁,汤浆羹膏,烹调之技益工;再加上碾米机、磨面机、粉碎机、膨化机、烘烤箱、微波炉的广泛使用;对其他弱小生命再实行点“人类沙文主义”,抢其未孵之蛋,夺其幼崽之奶,窃其哺儿之蜜,榨其茎叶之汁。食物变得越来越好嚼,越来越好消化,让咱们的牙齿越来越省力,越来越轻松。这难道不会让人类的牙齿出现退化倾向?我们又怎能再奢望人类牙齿与躯体寿命的延长而同步进化?远的不说,且看山区老农的牙齿就比大都市同龄老人强健的多。更遑论上古先民?

人类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制品。人类自身也变得越来越依赖这些人工制品才能生存。每一种类人工制品的出现都会引起我们机体功能的部分退化(至少是使其进化速度变缓)。

闲看四周,几种“社会型动物”都有“兵蚁”、“兵蜂”之类的专职斗士,但从未见过有“医蚁”、“医蜂”之职守。可见“战争”是从动物那里传袭下来的,而“医疗”却是咱们人类特有的文明。

现代人类越来越像是自产自销的“人工产品”。他们必须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产院)里降生,“产”妇的产品(“产”儿)“产”出后,需同时设立一个遍布全球的“特约维修网点”——医院,对其随时跟踪维修。“维修车间”里刀、钳、锯、钻等维修工具一应俱全;原装配件(人体器官移植)、代用配件(假牙、尼龍血管、骨头钢钉、心脏起搏器)样样齐备;补液、堵漏、灌气、缝合(还可装“拉链”)等修复技术精湛……这样的维修完全可以和名牌汽车的全球维修网站相媲美。

人类文明程度越高,对医疗的依赖也就越大。生活条件越是优裕,人也就变得越脆弱,变成越来越难维修的“老爷机器”,需要配置越来越多的高级修理工——医生。

(泥土摘自《家庭与家教》)

猜你喜欢

霍姆斯马车牙齿
无意的剽窃
马车与游船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蛋糕上的辞职信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