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运用
2011-05-31倪涛连祖胜蔡青蓉
倪涛 连祖胜 蔡青蓉
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创伤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及时、准确地对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做出诊断,对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多排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外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院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24例下颌骨骨折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结果分析,旨在探讨三维重建成像对颌面部多发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共2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7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6例,坠落伤 5例,其他3例,合并面骨骨折2例,合并脑外伤的1例。
1.2 扫描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 16层螺旋CT机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眼眶下缘平面至下颌骨下缘。准直0.5×16/1.0×16 mm螺距1.5,将原始数据重建成层厚1 mm,间隔0.5。
1.3 三维重建 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对每例患者均运用3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ed,MPR)法,表面阴影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和容积渲染成像(volume rendering,VR)法。骨折的判断以二维图像作为参考标准。
2 结果
24例下颌骨骨折中多为复合性骨折,其中24例下颌骨骨折合并3例颧弓骨折,4例合并上颌骨骨折,其中下颌骨体部骨折8处,角部的骨折6处,单侧髁状突骨折并颞颌关节半脱位或脱位4处,双侧髁状突骨折并颞颌关节半脱位或脱位6处。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显示了对于眶下缘及下颌骨下缘骨折和周围颅骨受累情况,尤其是骨折线不规则走行方向和长度显示清晰,准确显示了骨折的部位、数目和断端移位方向,对临床医师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减少手术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颌面骨解剖结构复杂,相互重叠,常规X线检查常需要特殊体位投照,有些部位不易暴露,无法准确显示碎骨片的数量、移位情况以及骨折线的位置,凹陷性骨折骨块的形状、大小、凹陷程度,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多为复合伤,常伴有脑外伤,反复搬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加重病情,而轴位CT是二维图像,没有立体感,所显示的改变不连续、不全面[1],且对骨折线短小的病例亦有疏漏。螺旋CT及多层面重建,能提供清晰图像明确诊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对上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方向和距离,尤其对多发不规则骨折线的畸形走行全程以及骨折部塌陷内凹深度等,都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三维重建后,还可通过不同轴面的旋转及多角度、多方面的切割,能使三维重建图像真实地显示下颌骨折的部位、范围、骨质移位情况及四周结构的毗邻关系等[2],从多角度显示了髁状突与关节窝的空间位置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状突的显示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3],在行颞下颌关节区、下颌骨三维重建时,采用勾画法删除颈椎、茎突、枕骨和部分乳突,使颞颌关节无相邻骨结构遮挡,更有利于多角度观察骨折和髁状突移位情况。另外其扫描技术参数通过调节窗宽、窗位相互切换软组织窗和骨窗,在显示骨质病变情况同时,还可清晰显示病变周围软组织损害情况,如周围软组织增厚、肿胀、积气、积血或软组织的开放性损伤等[4]。
三维CT影像对创伤后的继发畸形具有独特的价值,可帮助了解骨折部位、范围、骨折段移位的方向和距离以及四周组织的空间关系,还可以清楚地显示骨折修复过程中的骨痂生长,有助于评价骨折的愈合过程。对于陈旧性骨折,经常需结合正颌外科技术治疗,术前可利用三维重建图像,与正畸所用参数及应用软件结合,对患者进行精确的治疗计划制定以及治疗猜测。
总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检查快、费用低、患者无痛苦等优点,根据三维图像显示,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确定手术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的位置、方式及颌面整形提供了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5]。
图1 下颌骨正中纵形骨折(3D)
图2 左侧髁状突骨折并脱位(3D)
图3 双侧髁状突骨折(MPR)
[1] 胡小新,陈时洪.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8):758-760.
[2] 翟瑞桥,张恩红,陈士安.颌骨骨折的螺旋CT维重建诊断.实用医药杂志,2005,22(4):102.
[3] 王素梅,陈巨坤,蔡祖龙,等.CT三维重建对颅底病变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6(1):169.
[4] 王保平,冯熠,段燕东.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4,5(1):10-13.
[5] 姜晓钟,陈必胜,赵云富,等.三维CT在口腔颌面部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