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员“50后现象”
2011-05-30石破
石破
他们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是现今中国政坛上身居要职的中流砥柱,近年来他们逐渐攀上了权力的高峰或“次高峰”,既临近退休,又处于继续晋升中竞争最激烈的时期,亦是最容易发生贪腐行为的时期。党的十七大后,随着中央重视提拔“60后”干部政策的出台,“50后”干部的紧迫感更强了。
2011年1月12日,大河网、新华网河南频道等网站均刊登一则“据安阳市人民政府网消息”:“2011年1月10日,安阳市委原副书记李卫民被河南公安机关抓获。此前,李卫民已于2010年6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检察机关已对其依法立案侦查。”
但如今这则新闻在安阳市政府网却查找不到。李卫民主要的贪腐行为发生地三门峡市的所有媒体,更对李卫民潜逃、被抓一事只字不提。春节前,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在郑州举办老干部团拜会,向曾在三门峡市工作过的副厅级以上老领导们拜年。团拜会上喜乐融融,这些老领导们也绝口不提李卫民。
“对三门峡市的形象不利”
李卫民被抓获一事,恰在2011年河南省“两会”期间发生,三门峡一些人士认为对该市的形象十分不利。
有媒体消息称,李卫民是在他的司机杜康家里被抓的。但据记者打听到的可靠消息,警方抓获李卫民的现场,是三门峡市金渠集团的饭店。李卫民的司机杜康,就是当初向组织报告李卫民失踪的人。杜康的老家在三门峡市农村,李卫民跑了,杜康便从安阳回了老家。警方不是没想到杜康身上有蹊跷。三门峡警方曾在市里一家饭店抓捕过他,但没问出什么来,又放了。李卫民是个有头脑的人,他可能相信“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于是乎就藏在三门峡,藏在杜康家里。7个月过后,他觉得风声没那么紧了,就出来请几个老部下吃饭。但被请者中有人怕出了事担责任,就悄悄给警方打了电话。
“现在司机也是高危职业。”三门峡一位人士向记者说。他的弟弟是三门峡市某实力部门领导的司机。去年,该部门一把手出事后,部门其他领导也受到调查,他弟弟也被市纪委叫去,问过几次话,不免心惊胆战。这位人士说:“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心腹,他们一般会把司机当作心腹,就像李卫民把杜康当作心腹。我几次跟弟弟说,别干这工作了,平时没沾多大光,领导给你个仨核桃俩枣,出了事就得替领导兜着……”
调安阳任市委副书记之前,李卫民在三门峡当了8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三门峡有位记者说,他早知道李卫民会出事。因为某次市里开会,他看见李卫民低着头,一个劲儿在发短信。这位记者分析说:他不可能给上级发短信,也用不着给下级发短信,给同级发短信亦无必要,那么他只有一种可能:给情人发短信。
传说被李卫民“潜规则”过的女干部很多,甚至传言三门峡市委机关某位女干部与李卫民有“夫妻相”。但李卫民出逃及被捕后,三门峡市尚无一位女干部受到纪检部门调查。李卫民的妻子,原是三门峡市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与李卫民是新乡师院(后改为河南师范大学)的同学,长相文静,端庄有礼。她随李卫民调到安阳后,任市编制办副主任,但据说尚未上班。李卫民潜逃后,他的妻子亦受到调查。但她亦称不知李卫民之去向。
人们推测,李卫民当初是担心,他会被仝梦蛟的事牵连出来,而匆匆潜逃的。仝梦蛟2007年任渑池县委书记,2009年7月调三门峡市委任副秘书长,9月被纪检部门“双规”。而一个月前,李卫民刚刚从三门峡市调任至安阳市委副书记。仝梦蛟与李卫民关系不浅。
两个“50后”:李卫民与史玉亮
1998年12月,李卫民从安阳市城建主任任上,调到三门峡,担任主管城建的副市长。他配合时任三门峡市委书记孙善武搞城市建设,颇得孙善武赏识。李卫民头脑清楚,口才好,又实干。在三门峡有3个这样的干部,除了李卫民,还有一位常务副市长,一位市委秘书长。熟悉三门峡政坛情况的人士说,这3个人都能干,但他们全窝在三门峡,一个也提不起来。直到2009年,李卫民调到安阳当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调到郑州当副市长,常务副市长现在还是三门峡的常务副市长。
1999年,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栏目,同时请了两个城市的副市长上节目,三门峡去的副市长是李卫民。在节目现场,李卫民风度翩翩,侃侃而谈,风头完全压过了另一位副市长。三门峡的市民看了电视,觉得脸上很是有光。
李卫民主管城建时,三门峡市建委主任叫史玉亮。在李卫民到来之前,史玉亮就是建委主任;李卫民不当副市长了,建委主任还是史玉亮。事实上史玉亮是三门峡的“老城建”,当过15年市建委主任。他擅规划,会制图,是三门峡城市建设的“总设计师”。
史玉亮非常清廉。他下去视察工作,从不吃请。有一次,部下跟着他,从视察地回来,路上饿得受不了,便去路边一家小饭店,每人要碗面条吃。面条不新鲜,部下吃几口就放下了。但史玉亮慢慢悠悠吃完了。他说:“1958年大饥荒,连这都吃不到。”他女儿在北京工作。女儿结婚前,史玉亮谁也不通知,别人问起,他说还早呢,过段时间别人再问,他说女儿已结过婚了。弄得他爱人都有些不满,认为他不该说谎。
2008年四川大地震,史玉亮是去得最早,回来最晚的“三门峡援川救灾前线指挥部”成员,他在那里搞援建活动板房,既负责设计又亲自挥锨舞镐,挖沟填垅,八旬老母去世他都不回。这件事,省、市媒体报道过,这是史玉亮生前,媒体对他唯一的一次宣传报道。
市建委是个有实权的部门。史玉亮经常收到市领导的条子,有厚厚一沓,但他往抽屉里一搁,就不管了。市里某个权威部门领导给他写条,说我们这里有9个职工家属,没有工作,你给消化一下。史玉亮带了个科长去找这位领导,进门就说:“某主任,你交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不了!”领导看都不看他,摆了摆手说:“我知道你就完成不了,我已经让别的单位消化了。”科长出来后跟人说:“我要知道史主任是去说这事儿,打死我也不去。”
孙善武调到三门峡当市委书记后,搞城改步子快,动作猛,他也不管有没有钱,全市拖欠城建资金近2亿元,搞得城建施工企业经营困难,经常有包工头围着史玉亮要钱。史玉亮总是不紧不慢跟包工头解释。
史玉亮跟孙善武吵过多次架。有一次,孙善武对道路铺设方案现场下达指示,但史玉亮是专家,不听他的。孙善武知道骂不得史玉亮,让他把手下具体负责的干部叫来,要骂那个人。史玉亮说:“孙书记,我不去给你叫人。他是我的手下,你要骂就骂我。”还有一次,市里四大班子领导视察在建工程,孙善武命令某段工程换一种风格重建,史玉亮说,这段工程,市政府也入了股,重建损失大。孙善武面子下不来,便说:“是不是你们建委在这里面弄了钱?”史玉亮一听,蹦起来了:“扯蛋!反正我是没弄钱,谁弄钱了你查谁。我不干了!”孙善武说不干你就写辞职信,史玉亮说:“我不写,我口头辞职就算!”说
完走了,搞得孙善武下不来台,四大班子视察也进行不下去了,草草收场。回来后,孙善武又把建委办公室主任叫去,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回去跟史玉亮说说,该干还干。”
后来孙善武调到洛阳当市委书记,又晋升河南省委常委。之前,中组部下来考察孙善武,听说史玉亮与孙善武吵过架,专门找他谈话。史玉亮说:“孙善武在三门峡期间,是我市城市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不敢说他是‘后无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
史玉亮1953年出生,是一名“老正县”。他30出头就当了洛阳团市委书记,正县级,20多年过去了,还是正县级。三门峡市建委一位干部说,史玉亮提不起来,是因为他“不会跑,不会要,说话直,得罪人”。市建委的办公楼20年前是那个样子,20年后还是那个样子。喜欢史玉亮的人说他耿直,不喜欢的人说他爱摆老资格,“反正他也不打算升了,就不买别人的账,哪个市领导也不放在眼里”。
2010年1月,史玉亮不当建委主任了,改当调研员。5个月后医生查出他患了胃癌。史玉亮当了近30年的正县级干部,但他没熬到离休,58岁就去世了。
建委的干部说他们老领导是被工作累死的,他们说:“再过多少年,三门峡的人谈起城市建设,谈起这个城市的变化,还会怀念史玉亮。”
2011年1月,市领导指示三门峡媒体宣传报道史玉亮的感人事迹。有人说,近两年三门峡揪出的贪官太多,影响本市形象,所以要多宣传一下史玉亮这样的“廉洁干部”。
组织部长的孤独与不孤独
2001年3月,李卫民调任三门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机关大院等级森严,李卫民应该很孤独,像他这个级别的人,三门峡市只有二三十名,且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属于核心层的市委常委只有10来个。身为组织部长,李卫民与人交往很谨慎,就连组织部的干部,跟他有交情的也不多。在组织部内部,大家都自觉地互不打听、议论人事任免情况,以至于本市官员的最新变动,有时他们还是从外面听到的。李卫民为人低调,没有公开的敌人,没有人四处告状、诋毁攻击他。也许他干的最慷爽的一件事,是在组织部长任上,盖了一座很炫的组织部家属院。三门峡市一般机关家属院,一套房子现在的市场价是10几万元,组织部家属院一套房价值40来万。有人说,李卫民被抓后,别的干部什么心情不知道,组织部的人应该是感谢他的。
李卫民长得排场,戴眼镜,文质彬彬。三门峡的记者普遍感觉李卫民这人很谦虚,很尊重人。有次市里开会,领导们坐在前排,记者在后排。李卫民看到记者席没有瓜果,就抓起一把香蕉,扔到了记者席上。
2001年6月4日,三门峡卢氏县委书记杜保乾突然被捕,省、市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在卢氏县严厉调查涉案官员,卢氏官场鸡飞狗跳。有一次,李卫民去卢氏县汤河乡视察工作,中午吃饭时,该乡党委书记、乡长作陪,他们也因杜保乾一案,被专案组弄进去过,刚刚放出来。书记、乡长向李卫民敬酒时,诚惶诚恐地说:“李部长,我们是戴罪之身啊!”李卫民端起酒杯说:“嗨,咱弟兄们不说外气话。如果你们是用公款给杜保乾送钱,一概不予追究!如果是用自己的钱送给杜保乾以求提拔,那组织上该咋处理就咋处理,咱不能干涉。”在场有听者心里暗想:原来反腐败的标准,已经降到这个程度了。
一年前已经调走的原三门峡市委书记孙善武,此前也说过:你要去外面争取项目,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把项目争取到手就行!国家的项目资金在那里放着,你不争取,别人也会争取。只要你是为项目花钱,市委不追究。
干部最大的难题:升迁通道狭窄
李卫民失踪后,新华社引述河南省纪委的消息称,李卫民在担任三门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期间,利用干部选拔任用之机,收受他人贿赂。为什么他当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时没有受贿,当了组织部长后却要受贿呢?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地方党政部门管的事多,公务员人数也多,不仅报考公务员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了公务员后,晋升之路也呈金字塔状,越往上越狭窄,爬得越艰难。2009年底,《人民论坛》和《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在全国范围内,对基层党政干部、共产党员进行主题为“共产党员幸福观”的匿名调查。调查表明,基层干部工作生活中最大的难题是:升迁通道很窄,提拔无望。
2006年,三门峡市委副书记职务调整,组织部长李卫民与另两位市委常委成为竞争副书记的主要人选。他们都是1956~1957年出生的干部,都把这次提拔当作仕途上的最后一次机会。3人争得很激烈。当年党代会上,其他市领导的得票都挺正常,只有这3位,各有八九张反对票,比较醒目。
这次3人都未如愿以偿。2006年12月,省委从安阳调来李民庆当市委副书记。李民庆生于1953年,当年也曾大名鼎鼎,是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州市公安局局长,电视连续剧《荣誉》里林敬东的原型,任长霞牺牲后,他调到安阳任市委副书记。
2008年11月,李民庆被任命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三门峡市委副书记一职再度空缺,但李卫民等3人的希望亦再次落空。这个职位空缺了9个月,直到省委再次从安阳调来一位市委副书记,李卫民则被调到安阳市委任副书记。这时,李卫民的政治前途已近尾声,准备暗淡收场了。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河南某市现任市委书记,也是1955年以后出生。上面早就说要提拔他了,但一直没有提拔。所以,这个市的工作,一是市政建设不怎么搞了。二是本市能力与口碑皆差的干部,早该换掉了,市委书记口头说要换,但也一直不动,还让他们占着位子。
李卫民在三门峡当了8年市委组织部长,他是掌管干部升迁的官员,但本人长期晋升无望,不知他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会想到,既然升迁无望,那就捞钱吧,也许他会像这位市委书记那样,一团和气,但干工作的劲头再也提不起来了。
市委组织部长虽然不像市委书记那么显赫,但也掌管着全市科级干部以及部分处级干部的升迁审批权,因此李卫民也必然受到跑官要官者的包围。跑官要官者不仅有一心升迁的干部,还有这些干部的上司,因为领导都想把自己亲近的人安排在重要位置上,因此跑官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巴结奉承领导,游说上司为提拔自己出力。组织人事工作是党务工作的核心机密,也是最容易产生斗争的环节。跑官者会在后台、背景、关系等方面进行激烈的比拼,因此组织部就像一个战场,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2008年,《法制晚报》曾公布过一份《法晚年度反腐报告》,对中国2007年已定案的103个典型腐败案件进行总结。报告指出,中国2007年定案的贪污腐败官员的年龄平均为53.3岁,比2006年年轻了1.7岁,这和干部年轻化的政策有关。干部政策年轻化,“老干部”们就更有危机感了。出生于1950年代中后期,现年50多岁的官员,处于腐败的危险期。
2009年下半年,三门峡市原副市长张君贵(1955年出生)、市交通局原局长单向东(1955年出生)、市房管局原局长黄国华(1956年生)、市财政局原局长吕万松(1959年出生)、卢氏县交通局原局长揣予苏(1955年出生)、原渑池县委书记仝孟蛟(1962年出生)、原陕县人大主任马广生(1956年出生)等官员相继被“双规”或逮捕。除仝梦蛟外,其他几位落马官员均为“50后”。
李卫民是2010年5月中旬出逃的。自从调到安阳任市委副书记后,他的公开露面只有寥寥10来次。其中一次是2010年4月中旬,中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等人,在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王流章等陪同下到安阳市调研纪检监察工作。李卫民作为市领导之一也陪同调研。此时极可能已有出逃之意的李卫民,面对着纪律及法律部门的高官们,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