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吴国略一家人的年关
2011-05-30陈统奎
陈统奎
这个春节,对于吴家来说,就是希望能还原事情真相。
1月23日,离春节只有10天了,记者来到江苏盐城建湖县冈东镇,走进镇上一间双层小楼,受到电焊工吴国略的母亲夏正华的热情接待。自从上海“11·15”大火发生后,这个小家从此不再平静,儿子吴国略系被抓的两名电焊工之一,他被指为直接责任者,去年11月17日零时16分被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治安行动队刑拘。儿媳妇因此一病不起,至今还躺在医院,家里冷清得不能再冷清,一点没有快要过年的样子。
“这个年我都不知道怎么过,什么都不想弄。以前的时候,我早早的就在家准备东西过年,蒸包子、弄年糕等,很热闹。儿子、儿媳妇一般在腊月二十五六就回来了,团团圆圆的。今年也没什么心情过年了!”说着说着,夏正华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流出来。这天,夏正华的丈夫吴其南一早便出门去给人家安装空调,直到下午4点多钟才到家。提起儿子吴国略,吴其南很心酸:“出去打工也太弱势了,打工还打出罪来了。”
“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就是希望能还原事情真相。”吴其南说。
看守所里过春节
见到记者,夏正华急切地打听吴国略的近况,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内幕情况”向他们透露,连律师张培鸿都说“我知道的也不比网友多”。去吴家之前,记者先在上海采访了张培鸿。张是上海律协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吴国略告诉张培鸿,“我不知道火是怎么着起来的”。
张培鸿希望本刊记者向公众澄清一个事实,吴国略不是“无证电焊工”,他有证,只是证件过期失效了。张培鸿说,无证电焊工上岗作业确属违法行为,但让这个违法行为和后果发生联系的,是对其“雇佣”过程中对“证”的无视行为。吴国略持证6年,但证件于2009年4月失效,由于重新办证要回盐城,而他一直在浙江打工,加之在这个市场上很少有人要证,他就没有再回盐城办新证。就这个事实,张培鸿还跟警察有过交流,他认为应该认定吴国略会电焊,他不是不会电焊而装作会电焊才造成这个火灾。但警方的逻辑是,现在就是看证,有证的放掉,没有证的、证件过期的抓起来,有不同意见请到法庭上去说。由此,张培鸿得出两个推论:一是怎么着火的警方没有结论;二是哪一个电焊工着火的也没有结论。
吴其南希望张培鸿做无罪辩护,但张培鸿很谨慎,他解释说:“我辩护要依据事实的真相,我不说我一定会为他做无罪辩护。吴其南说,该承担责任的就承担责任,该承担多少责任的就承担多少责任,不该承担责任的就不承担。”现在有两个关键问题,张培鸿也还没弄清楚:一是着火点在哪里,跟两个焊工(另有一个电焊工王永亮被拘留,河南驻马店人)有没有关系?二是,有传言说消防队在12:30左右去过一次,灭过火的,如果这个信息是真的,那就是死灰复燃。这两个关键问题决定着张培鸿的辩护方向,决定着电焊工的命运。如果国务院调查组对此做出明确结论,此案也就柳暗花明水落石出了。
张培鸿告诉记者,刚接案子的那几天,吴其南天天给他发短信,“他说,张律师,我做过试验了,没有明火是点不着的;又说,张律师,我做过试验了,即使有明火,离那么远也是点不着的。最后的结论是不可能的,我儿子不可能是肇事者。”张培鸿安慰这位父亲,他所做的实验是有价值的,张培鸿很清楚吴家的心愿就是无罪,但现在连上海方面都没有结论,他请吴其南耐心等待国务院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怎么下结论,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看病”。
在吴家,夏正华也向记者讲起“搞试验”的故事,他们不相信电焊会有这么大的力量,会引发这么大的火灾。为了证实“不可能”,吴其南特地找到搞电焊的技术员,找来电焊工具、焊条、泡沫、铁皮、尼龙网、打火机等,在泡沫上方进行电焊、用打火机直接点燃等,反复地做试验。“做了多少次,泡沫还是没有烧起来。我们始终想不明白,这电焊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火呢?”夏正华边说,边把他们试验所用的材料拿出来,现场进行了演示,用打火机直接点燃泡沫,几次才点着火。又用打火机烧尼龙绳,也只是烧了一下,就灭了。“我听说,当时在楼上有人烧建筑垃圾,但具体的信息我们了解不多。”夏正华说。
家人眼中的吴国略
吴国略的家就在镇里,看上去是双层小楼,其实也就是一间屋身宽,整体向后收缩,空间很狭小的屋子。这处房子原先是吴国略伯父的,开始是借用,后来才买下来,吴国略的爷爷帮忙出了些钱。他是建湖县的离休干部,每月收入有近4000元。老人一生耿直,人送外号“吴克思”,从不肯托人说情走后门,听凭孙子成为一个电焊工,接着是早婚早育,外出打工。
父亲吴其南,除种地外,平时依靠修理家电为生,一家人一直生活在农村。几年前,才在冈东镇镇区开了个小型的家电维修部,还同时承接上门装空调的活。楼房没有装修,底楼靠街的一间就是吴其南的电器修理铺。店里的生意不固定,时好时坏,而且也有季节性。这个家庭的收入在镇上属中等偏下。正常的收入来源,除了门店的小生意,更多的是吴国略夫妇俩的打工收入。现在这对夫妻,一个在看守所,一个一病不起,这个家的经济状况可想而知。那天,因为记者无法提供吴国略的消息,其母夏正华显得非常失望,而且只要提起儿子,夏正华就泪流不止,几次控制不住哭了起来。
吴国略17岁初中毕业,接着读技校,学习了一年多后就出去打工了。“他是个老实、懂事的孩子,做事认真、仔细,心特别细。在外打工这么多年,从来不用我们担心。在家里,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也总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查看,看门是否关了或锁了,灯是否关了。”夏正华说,“孩子小时候,我们管教都很严,他也非常听话。现在出了这事,我们不能接受这个事情。对于儿子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就是相信政府。”夏正华说。
自从吴国略出事后,一家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吴国略的妻子薛敏。她原来在浙江打工,吴国略出事后,她回了家。“儿媳妇本身身体就不好,知道这个事情后就病了一个多月了。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孩子也不能照顾。之前在浙江打工,因为出事,我们就把她带了回家。”夏正华说。
记者去采访时,薛敏还躺在医院里。2010年11月15日中午12时左右,在浙江平湖一纺织工厂做工的薛敏给吴国略发短信,说这几天活儿少,想回老家看看儿子。他迅速回复说:“我在上班,这边风很大,晚上联系你。”这是吴国略给亲人传出的最后一点信息。在妻子眼中,吴国略是一个“心细的人”。吴国略离开浙江平湖一个人到上海时,还帮妻子加装了几把锁,每天电话里都叮嘱她注意安全,防火防盗。薛敏无法相信,丈夫是不小心引起火灾,然后就撒手逃跑的那种人。她说:“他的心比我还细。”
思子心切的夏正华更是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原来睡觉都很好。这事出来后,我
常常半夜里醒来,有时一整夜都睡不着,一坐坐到天亮。”吴其南也像换了个人似的,儿子出了这事,“自己脑子很乱,干活没精神,走路也没劲,更不敢往高处爬。以前给人家装空调,再高些的楼我都敢上,现在不敢了,上不了高处。脑子乱,整天想这想那,但又想不出所以然来”。吴其南怎么都不相信儿子会出这事,在他眼里,“儿子做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儿子很老实”。
以前吴其南夫妻俩从没有上过网,但自从儿子出事后,为了能更多地获得儿子的信息,吴其南也学会了上网,经常晚上到人家里去上网,搜索有关的报道和儿子的信息,希望能了解到儿子的一些情况。对于吴国略在上海发生的事情,吴其南夫妻俩知道的不多。接到拘留通知书时,一家人都发着愣。很多情况,还是后来从网络、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去年12月,有记者到家采访时,他们向记者打听,之后,记者通过网络告诉他们儿子的一些情况,如儿子咳嗽等。“不知现在好了没有,心里急,担心,但是没办法!”夏正华说,“我想问一下我孩子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透露出一位母亲望眼欲穿的心情。
吴其南两次去上海看儿子都没有见到:“先说在第二看守所,后来说在第一看守所,把东西送到了第一看守所,说不在了,东西也没有收到。后来儿子来信说要东西,律师把东西送了过去。想给儿子打电话,但都不知该往哪儿打!”
瞒着孙子过年
这个年准备怎么过?吴其南无可奈何地说:“怎么过年?还不就简简单单地过。”
吴其南想尽快有一个结果,让儿子尽快回家。对于新的一年,吴其南没有多少渴望,就希望能平平安安就行。吴其南告诉记者,他从网上看到的,这件事3月份之前要结束。“我们就希望尽快有一个结果。”吴其南说,“听说每年的全国“两会”都能解决不少问题,这次国家的“两会”又要召开了吧?我们希望这次“两会”能给我们带来好的说法,好的结果。再就是,有关部门能对我们这些弱势的农民工说说话,为我们主持一下公道。”
在吴家采访,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吴国略的儿子在一旁玩耍,每次当他靠近我们时,夏正华都不愿说起吴国略的事,同时示意我们也不要多说。对于吴国略的事情,一家人都瞒着5岁的孩子,没让他知道。这个孩子满月时,父母便双双外出打工,一直由奶奶照顾,是个缺少父爱和母爱的“留守儿童”。如今他在镇上的幼儿园上学,比较调皮。“这个孩子虽说小,可会记事了,他爸的事,我们都没敢告诉他。平时提到‘爸爸在哪里,我就告诉他‘爸爸在外面打工。最近也提过,就是问‘为什么妈妈回来了,爸爸还没有回来?我还是告诉他爸爸在外面打工。”夏正华说。
这个春节,对于吴家来说,冷飕飕的。“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会出这样一个事情。我们就只能等待,目前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想了解也了解不到。对于儿子,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出去打工也太弱势了,打工还打出罪来了。”吴其南有点无奈,“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就是希望能还原事情真相。”采访中,记者听到两位老人说得最多的话是“相信政府”——希望政府还原孩子清白,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亲戚朋友都说,那场大火死了那么多人,儿子没出事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不管怎么样,现在就等处理结果了。”夏正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