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武铁路湖北段工程轨道状态动态检测研究

2011-05-30周兴国

铁道标准设计 2011年9期
关键词:变化率优良率湖北

周兴国

(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武汉 430071)

合武铁路湖北段工程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大别山隧道K663+595.5,西至武汉枢纽汉口站,正线全长155 km,设计速度250 km/h,全线电力机车牵引,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建筑限界满足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条件,全线设三河、麻城北、红安西3个车站和喻家、姜家2个线路所,其中麻城北、红安西站为客运站。设计运能近期每日可开行动车组65对、运送旅客6.5万人,远期85对、运送旅客8.5万人。重点控制性工程大别山隧道13.26 km和江岸特大桥15.98 km。

根据安排,2008年11月30日至12月26日,铁道部CRH2-010A综合检测列车(以下简称动检车)和轨道检查车SY998799(以下简称轨检车)对合武铁路湖北段(K663~K781)进行了轨道动态检测。

动检车对合武铁路湖北段(K663~K781)上、下行进行了共36次检测,时速从160~250 km不等,累计行程4 117 km。下行检测时1号车在前,上行检测时8号车在前。轨检车以160 km的时速,共对合武铁路湖北段(K663~K781)上、下行进行了20次检测,累计2 288 km,具体结果见文献[1]。

1 检测目的、内容和评判标准

(1)检测目的

通过联调联试前和联调联试中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检测,为整治提供数据,使轨道状态达到要求,并对轨道几何状态进行评价。

(2)检测项目

包括1.5~42 m波长范围高低、1.5~70 m波长范围高低、1.5~42 m 波长范围轨向、1.5~70 m 波长范围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车体横向加速度、车体垂向加速度。

动检车轨检系统因未安装轨距轨向检测设备,故与其相关的1.5~42 m波长范围轨向、1.5~70 m波长范围轨向、轨距、轨距变化率等指标无法检测,因此增加检测曲率变化率、横向加速度变化率两项检测内容。

(3)评判标准

合武铁路轨道检测采用文献[3]中的轨道动态管理标准,见表1、表2(表中只列出200~250 km/h速度区段标准)。轨道动态管理中幅值评价采用公里扣分法,Ⅰ级每处扣1分,Ⅱ级每处扣5分,Ⅲ级每处扣100分,Ⅳ级每处扣301分。公里扣分为该公里内所有超限扣分的和。如果公里扣分小于等于50分,评为优良公里。如果公里扣分大于50分但小于等于300分,评为合格公里。如果公里扣分大于300分,评为失格公里。轨道动态区段管理值计算每200 m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则需要进行维修。

表1 200~250 km/h轨道动态管理标准

对合武铁路湖北段同时进行轨道验收评价,采用“动态检测指导意见”中的200~250 km/h验收标准,见表3。幅值评价应按每千米幅值超过允许偏差管理值个数对线路进行验收。轨道几何和车体加速度幅值评价指标不应出现Ⅱ级偏差和每千米出现Ⅰ级偏差个数不应大于5处。

表2 200~250 km/h轨道质量指数管理(TQI)标准 mm

表3 “动态检测指导意见”200~250 km/h轨道动态验收标准

2 检测数据与分析

(1)动检车

从当日不同速度和每日最高速度检测结果2个角度进行分析。

①上行同日不同速度

动检车 2008年 12月 6日以 160、180、200、220 km/h,12 月 7 日以 230、240、250 km/h 通过合武铁路湖北段上行线路,各次检测结果汇总统计见文献[1]。

合武铁路湖北段上行线路2008年12月6日和7日的检测数据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加,轨道几何扣分并未明显变化,变化率扣分占平均扣分的绝大部分;每日的加速度扣分、变化率扣分和平均扣分逐渐增加,优良率则逐渐降低;这说明加速度和变化率扣分与车速密切相关。上行线路平均扣分与检测速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上行线路2008年12月6日和7日检测速度与平均扣分的关系

②下行同日不同速度

动检车 2008年 12月 6日以 160、180、200、220 km/h,12 月 7 日以 230、240、250 km/h 通过合武铁路湖北段下行线路,各次检测结果汇总统计见文献[1]。

合武铁路湖北段下行线路2008年12月6日和7日的检测数据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加,轨道几何扣分并未明显变化,变化率扣分占平均扣分的绝大部分;每日的加速度扣分、变化率扣分和平均扣分逐渐增加,优良率则逐渐降低;这说明加速度和变化率扣分与车速密切相关。下行线路平均扣分与检测速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③上行同速不同日

合武铁路湖北段上行线路2008年12月7至15日、25日和26日均按250 km/h进行过检测,检测结果见文献[1]。合武铁路湖北段上行线路Ⅱ级及以上超限个数、优良率变化图和平均扣分变化如图3~图5所示。

图2 2008年12月6日和7日的检测速度与平均扣分关系

图3 上行线路Ⅱ级及以上超限个数

图4 上行线路优良率变化

图5 上行线路平均扣分变化

由图3~图5可知,截至2008年12月12日合武铁路湖北段上行线路轨道状态波动变化;自12月13日至15日,上行线路轨道状态稍有降低;12月25日和26日上行线路优良率提高,轨道状态稳步稳定。

④下行同速不同日

合武铁路湖北段下行线路2008年12月7至15日、25日和26日均按250 km/h进行过检测,检测结果见文献[1]。合武铁路湖北段下行线路Ⅱ级及以上超限个数、优良率变化图和平均扣分变化如图6~图8所示。

图6 下行线路Ⅱ级及以上超限个数

图7 下行线路优良率变化

图8 下行线路平均扣分变化

由图6~图8可知,截至2008年12月12日合武铁路湖北段下行线路轨道状态波动变化;自12月13日至25日,合武铁路湖北段下行线路优良率逐次提高、平均扣分逐次降低,轨道状态稳步稳定。

(2)结论及建议

轨道几何状态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0~250 km/h轨道动态管理标准,具备开通运营的基本条件。

3 轨道动态验收标准评价

由于动检车检测项目不全,故选用轨检车最近1次(2008年12月25日)的检测结果,按照“动态检测指导意见”进行验收评价。合武铁路湖北段K663~K781上下行统计结果见文献[1]。上行Ⅱ级超限个数:轨道几何43处、车体加速度0处,Ⅰ级轨道几何超限132处。每千米1.57个。下行Ⅱ级超限个数:轨道几何28处、车体加速度0处,Ⅰ级轨道几何超限70处。每千米0.82个。合武上行以km为单位进行验收评价:102 km合格,其余17 km未满足。未满足千米超限个数明细见文献[1]。

合武下行以km为单位进行验收评价:108 km合格,其余11 km经精调精整后达到合格标准。

4 结论及建议

经过1个月的动态检测和维修养护,合武铁路轨道几何状态得到很大改善,轨道几何无大值超限,并且平均TQI值由6.0降到4.5左右。

依据文献[4]的要求,合武铁路湖北段 K663~K781中仍存在上行17 km、下行11 km未满足要求,但经过精调精整后,轨道几何状态符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0~250 km/h轨道动态管理标准,具备开通运营的基本条件。

[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合武铁路湖北段动态检测报告[R].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8.

[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标准及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

[3]铁道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4]铁道部建设司.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变化率优良率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交流滤波器失谐元件在线辨识方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例谈中考题中的变化率问题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利用基波相量变化率的快速选相方法
是巧合还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