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黑毒蛾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
2011-05-30吴传伟李慧娟林根土
吴传伟,李慧娟,赵 敏,林根土
(1.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桐庐 311500;2.桐庐县旧县街道农技站,浙江 桐庐 311500)
茶黑毒蛾 (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又叫茶茸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该虫在桐庐县1年发生4代,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3月下旬至5月中旬,5月中旬至7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中旬,8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近几年来,该虫零星发生危害,2010年1代危害突发严重,特别在高山茶园,温度湿度适宜,出现叶片、嫩梢被食光现象,致使茶叶严重减产,树势衰败。为了提高该虫的防治水平,作者对其在茶园区发生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作了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2010年6月21-22日,分别在高山和平原各调查了4块茶园,茶黑毒蛾为2代盛发期,以3-5龄幼虫为主。
每株茶树调查 0.111 m2,每块茶园调查5.556 m2。
1.2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根据CA指标分布型测定方法,CA=1/K。当CA<0时,为均匀分布;当 CA=0时,为随机分布;当CA>0时,为聚集分布。
又根据Iwao的m*与¯x回归分析法,m*=a+b¯x,式中b为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图式;当b<1时,为均匀分布;当b=1时,为随机分布,当b>1时,为聚集分布。
1.3 Iwao法的序贯抽样方法
根据Iwao法(1976)建立m*与¯x回归式,用回归式的截距和斜率得到序贯抽样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情况
根据CA指标分布型测定方法,CA值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第1组资料显示CA<0,为均匀分布,其他7组资料都显示CA>0,为聚集分布。这表明茶毒蛾幼虫 (3-5龄)在不同密度下,分布特征呈现有所不同,其总体格局是随着虫害密度的上升而聚集度下降,并趋向随机分布。这与该虫生物习性有关。
2.2 序贯抽样技术
根据平均拥挤度的估计值m*与¯x得出回归式:m*=0.602 65+1.013 9¯x,R=0.989 7,查r与R的显著表,r0.01=0.834,说明回归式相关性极显著。式中b值大于1,说明为聚集分布。
表1 茶树茶黑毒蛾的空间分布聚集指标
由于茶黑毒蛾的危害具有暴食性,因此,要压低虫口密度,特设指标 Xc=0.5,t=1。根据Iwao法的序贯抽样公式,得出茶黑毒蛾的序贯抽样模型为:
T1=0.5n+,T2=0.5 n-。根据公式制序贯抽样图 (图1)
图1 茶黑毒蛾Iwao的序贯抽样分布
3 小结
茶园上茶黑毒蛾3-5龄幼虫在不同密度下,分布特征呈现有所不同,其总体格局是随着密度的上升而聚集度下降,并趋向随机分布。在特定时间段设定为Xc=0.5一定精确度t=1下,制成茶黑毒蛾序贯抽样图,在调查时可根据图即可确定该茶园中茶黑毒蛾已超过指标,可划为需防治茶园;若累计虫量未达到下限线,即表明该茶园中茶黑毒蛾未达到防治指标,可划为不需防治茶园;而累计虫量在上下限线之间,应继续进行抽样调查。
[1] 莫惠栋.农业试验统计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