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血竭酒精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2011-05-30陈青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4期
关键词:血竭外渗红肿

陈青华

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强烈刺激和药物外渗,可使局部疼痛、红肿、血管变硬,发生静脉炎,甚至局部组织坏死。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因此,如何及时有效防治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不良反应,是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护理问题。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龙血竭兑75%的酒精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所静脉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2例,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8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8例,淋巴瘤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9岁;使用静脉留置针22例,一般头皮针6例。对照组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46岁;使用静脉留置针11例,一般头皮针3例,均为表皮未破损者。两组静脉炎发生部位均在手及前臂,输注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阿霉素,阿糖包苷,足叶乙苷等。化疗药物所致的局部组织红肿、疼痛、灼热或沿静脉走向出现红线6~23 cm。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所用药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用龙血竭胶囊内粉末配75%的酒精调成糊状敷至患处,用砂布包扎,外裹保鲜膜保湿2次/d,每次敷药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患处。对照组用50%硫酸镁浸湿纱块敷盖患处,3次/d。

1.3 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灼热症状及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显效:灼热、疼痛消失,红、肿胀面积消退≥80%,条索状红线变软;有效:用药后灼热、疼痛减轻,红肿消退面积﹤80%;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治疗方法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3.1 化疗药物注入静脉后,对静脉管壁造成较大的刺激,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引起静脉炎发生。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阿霉素,阿糖包苷等均为较强的刺激药物,药物外渗刺激静脉及皮下组织造成无菌性炎症,药物外渗后一些活化因子如5-羟色胺等,游离至组织间隙,刺激末梢神经,造成局部疼痛及肿胀[1]。发生静脉炎时,在化疗药物的静脉注射部位附近,出现沿静脉径路走行的烧灼样疼痛或伴有硬结,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严重者可出现大水泡或成簇泡疹,甚至出现紫斑、溃疡、坏死造成肢体功能障碍。

3.2 采用传统方法50%硫酸镁溶液湿敷,利用硫酸镁的高渗作用虽有一定的消肿止痛效果,但其易析出结晶使纱布变硬不易紧贴皮肤而影响药液吸收,起效慢。龙血竭胶囊是以传统名贵中药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的木材提取的龙血竭为原料的单味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敛疮生肌等显著功效[2]。表1结果显示龙血竭外敷化疗静脉炎效果显著,可促进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灼热症状及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疗效好,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吴学兵,田海英.仙人掌外敷治疗药物与继发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中草药,1990,30(5):363.

[2]陈定芳,宋启示.血竭资源开发的研究进展.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6):489-492.

猜你喜欢

血竭外渗红肿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