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湿疹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疗效观察

2011-05-29韩雪松岳致丰周向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雷公藤甘草酸酸性

韩雪松,岳致丰,周向昭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于2008年6月~2009年12月应用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慢性湿疹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0例,对其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试验

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的慢性湿疹的临床特点:皮损浸润、肥厚、表面粗糙、覆有鳞屑或痂皮,部分呈苔藓样变,可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周围有散在的丘疹或丘疱疹,分布广泛、对称,瘙痒剧烈,无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②病史超过1年;③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范围(0.5~1.5)×109/L,不超过 1.5×109/L。血沉不快,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胸片心电图检查及腹部B超均未发现异常。④60例患者均排除蠕虫感染、某些药物反应、肺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某些血液病、肿瘤、某些内分泌疾病及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增高。⑤治疗前四周内未系统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对所用药物过敏者;②患有高血压及心脏病者。

1.2 分组及方法

全部采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60例患者采用双盲对照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5~67岁,平均35.5岁;病程 1~22年,平均64个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6~1.2)×109/L,平均0.9×109/L。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2~54岁,平均31.9岁;病程1~18年,平均39个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65~1.3)×109/L,平均0.89×109/L。所有入选患者由于嗜酸性细胞计数未超过1.5×109/L,均无其他异常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且查体及其他辅助检查项目均无异常,所以均未作骨髓穿刺检查。其中18例做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符合海绵水肿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泛发性湿疹引起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多甙(湖北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20 mg,3次/d;同时5%葡萄糖液250 mL加入复方甘草酸单胺S(广东阳江制药有限公司)160 mg静点2周,后2周改为80 mg静脉点滴。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北京康帝尼制药有限公司)10 mg,1次/d;同时口服富马酸酮替芬1 mg,2次/d。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使用本院自制的氢考霜,2次/d。2周为1个疗程,2组疗程均为4周。每1个疗程结束后通过实验室检查记录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和皮损变化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估。

1.3 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实验室观察指标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指数=(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5×109)×100%。临床观察指标包括自觉症状(瘙痒程度)和皮损情况(包括皮损范围、红斑、丘疹、浸润∕肥厚、脱屑等),自觉症状和皮损情况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各项指标的分值相加为疾病积分。依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评分(TSS)的积分的差值和下降指数来评定。TSS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指数≥10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之内),TSS下降指数95%~100%;显效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指数为60%~100%,TSS下降指数60%~94%;有效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指数为20%~59%,疗效指数20%~59%;无效为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指数<20%,疗效指数<20%。痊愈率=痊愈例数/病例数×10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数×100%。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和4周各观察1次,由同一研究者记录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观察不良反应,2周检测1次血压、血钾和肝功能。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按要求完成整个疗程。实验过程中患者嗜酸性例细胞下降指数基本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符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的下降指数和TSS下降指数见表1,2。从表1可见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指数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表2可见治疗组TSS下降指数的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嗜酸性例细胞下降指数基本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符合。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压升高、血钾降低、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水肿等全身不良反应。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和酮替芬治疗期间,有18例出现明显的嗜睡现象,有2例出现轻度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均未影响整个治疗过程。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下降指数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SS下降指数

3 讨 论

慢性湿疹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更多见,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比较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增高是反映该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1]。雷公藤多甙属于中草药的提取物,具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对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中最常见的湿疹类疾病已取得了比较肯定的疗效。嗜酸性粒细胞下降至正常后雷公藤多甙逐渐减量或间歇治疗,停药后无反跳现象,出现复发较晚,复发后应用仍然有效[2]。复方甘草酸单胺S含有甘草酸胺、甘氨酸、半胱氨酸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解毒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和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3]。2种药物合用能更有效改善机体异常免疫反应,降低雷公藤多甙药物的副作用,促进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本文中治疗组的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见不良反应。

[1]燕志强,章如新.嗜酸性细胞功能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2001,28(5):304.

[2]郑家润.雷公藤应用研究的再研讨和再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42(4):223.

[3]王朝霞,宋丽君,杨归贞.甘草甜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0):796.

猜你喜欢

雷公藤甘草酸酸性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ablet (雷公藤多苷片) for lupus nep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酸性高砷污泥稳定化固化的初步研究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柠檬是酸性食物吗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