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闻”遇见“审美”——访《工人日报》社长、总编辑孙德宏
2011-05-29□张垒李婷
□ 张 垒 李 婷
孙德宏:《工人日报》社长、总编辑;美学专业博士。
作为一张主流大报的社长、总编辑,他不仅重新回到学校攻读博士学位,而且出版了一本学术价值颇大的专著。对这本由生活· 新知·读书三联书店出版、名为《新闻的审美传播》的专著,其实,业界不少人都很好奇:作为一线的实践者和管理者,为什么要去做看上去有点儿不着边际的“美学研究”?“新闻”与“审美” 扭在一起,是不是“乱点鸳鸯谱”? 理论研究究竟给这位业界老总的“本职工作”怎样的指导和启迪?
主流大报与精致大报
“报纸的发展改革,如何在突出报纸特色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影响,十分重要。因此《工人日报》的一些报道表面上看,说的是某个工人、某个工会的先进事迹,但我们始终想着他们也是社会人,要站在更高的价值判断层面上,使这些有特色的题材,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孙德宏:说到《工人日报》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要考虑很多背景,首先要思考一份报纸是“谁办的”和“给谁看的”。《工人日报》作为一份全国性综合大报,首先是全国总工会机关报,正是这样的定位,使《工人日报》需要既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又有鲜明的自身特色。报纸作为大众媒体,肯定不能因为你的主要读者是某一群体,就只报道这个群体就够了,即使是这个群体,也不仅需要只知道自己那点事。所以说报纸本身要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其次,要有鲜明特色,《工人日报》的说法是“服务三工”——“ 工人”“ 工会”“ 工厂”(公司、企业),这些是《工人日报》的主要读者。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导向正确、中央满意、工会欢迎、职工爱看”的“精致大报”。
虽然是服务“三工”的报纸,但我们非常重视新闻的社会性,6年来,《工人日报》获过20多个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两个。在前些时候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媒体广场”栏目中,几乎每天都有两三条《工人日报》刊发的新闻被主持人选中,向全国观众播报。 到2011年,《工人日报》的年订阅量达到47万份。
现在《工人日报》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几乎没有任何拨款和项目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日报》的定位当然要紧紧依靠“三工”。另一方面,因为要自己挣钱,报社改革倒是一步也没停,年年都在进行。去年搞指标预算管理,组成一个班子,用他们的词讲,像“听证会”一样:这个班子代表报社对相关部门所报指标预算一笔一笔审核。整个过程搞了4个月,是标准的企业做法。
报社的发展改革,如何在突出报纸特色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影响,十分重要。因此《工人日报》表面上看,说的是某个工人、某个工会的先进事迹,但我们始终想着他们也是社会人,要站在更高的价值判断层面上,使得那些有特色的题材,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关注的并不只局限于某一个人、某一类人的发展,而是要站在较高的平台,考虑社会的整个发展。所以说,《工人日报》既要坚定地突出特色,也要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要成为影响社会的“精致大报”,即在有限的篇幅里,力争使新闻最大化。
孙德宏:“精致大报”是当前主流报纸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必须。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无论如何都是“薄”媒体,量的方面赶不上新媒体,速度方面也赶不上。这要求我们对当下和未来报业有个科学的认识。 在我看来,未来大量报纸一定会消失,但并不是全部消亡,一定会有两类报纸存活下来:
一是服务类报纸,如社区服务类报、行业服务类报。二是主流大报,即那些有能从一万个事件中挑出100个最有价值新闻的报纸。在我的判断中,这些报纸的发行量要比现在还好。因为这张报纸只要我拿来,每天的重大新闻我就都知道,这些重大新闻该怎么认识,它也提供了。信息量越大的时代,这种需求越强。而满足这种需求的关键还是要靠真正的专家型的记者、编辑。新时代对记者的要求,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如掌握新闻规律、专业知识,其次要站在高层次、具有人文关怀,要怀有对人类、生命、世界更高的认识。只有这样,今天的新闻人在未来才能留在这个行业,不然的话,所谓的“新闻民工”恐怕也不是什么贬义词。
我更多地把你所说的这种话语方式、表达方式的转变,理解为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专业的价值观的一种转变。刚才说到,报纸会剩下两类,事实上,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有较高的精神高度,同时,在我们按照新闻规律去实现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和实现方式也必然有重大变化。
举个技术层面上的例子,现在有非常多时代先锋、优秀人物的报道,如果站在一定高度上报道他们,我们就不需要太多的形容词,而是会努力捕捉他们那些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更直接相关的故事、事实。如何把我们的宣传变成报道,还要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很重要的课题。新闻宣传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用新闻的手法,尽可能全面地选择合适的事实来表达倾向。
理论和实践的穿行体悟
“新闻首先不是文字打动读者,而是新闻事实所表现出的倾向、价值打动了读者。以事实的客观报道来表达传播者对社会、生命、生活的理解。新闻传播与其他学科没有本质区别,真正区别只在于对社会看法的表达方式不同。文学是用虚构的方式来表达,而新闻是通过确然发生的事实来表达,从这一层面来说,新闻传播的难度更大。”
孙德宏:什么是专家型记者?什么叫优秀记者?之所以说需要专家型记者,潜在的指向是说现在很多业界记者未能达到基本的专业水准。
从实践上说,人们对记者的认识有偏差,似乎一个记者,甚至比较优秀的记者,只要有新闻敏感,能跑,文字水平不错,基本掌握新闻规律,就是好记者。同时,新闻院校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有不足,新闻系的录取分数比较高,也滋长了新闻院系学生的自以为是。以为有新闻敏感,掌握新闻规律就够了,对问题的专业钻研远远不够。我认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名记者大都是具有专家性质的记者,他们在某些方面都有自己的研究。
从根本上讲,记者是干什么的?记者是传递信息的人,在当今社会,信息量无穷大,能传递信息的人非常多,但为什么选你当记者,因为你对信息有你的判断,你的判断水平比别人高,所以你当记者。专家型记者有可能成为优秀记者、名记者、大记者,是因为他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水平远远高于一般人,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传递者。所以说,专家型记者,仍然是优秀记者最重要的标志。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合格的记者,首先要掌握新闻基本规律,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是一个有专业水准的思想者。
中国新闻界,包括学界和业界,理论研究都比较薄弱,业界的不少论文都是说感受,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难以指导新闻业务实践。而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也不少在研究技术问题。比如在导语、标题等实务手段上打转,理论新闻学很难找到一本给大家震动的书,很多著作是大同小异的教科书。传播学引入中国之后,大家开始讲社会建构理论,甚至定量分析等,但真正给业界以重大启发的理论著作,还并不多见。
□ 孙德宏在国外媒体考察。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新闻学与真正指导新闻实践的要求有不少出入。我们的编辑、记者从这些理论著作里,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工具外,在思想上得到的启发是有限的。我认为,新闻传播活动整体上讲是精神活动,我们拿出的产品,是精神产品。而精神产品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换句话说,新闻传播的目的也有两个:一是传递信息,二是影响社会。大家常说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强调“说话”,说话的方式是传递事实,根本原因是强调新闻要影响社会,就是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你的新闻有没有这样的价值?你没有这样的价值观?而表层信息的传递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就可以做的工作。
我希望写一本真正能表达我对新闻认识的学术作品。读博士那几年,我集中看了大量的中西方哲学、美学书籍、原著,也读了大量的新闻学、传播学著作。我是干新闻的,后来学的是美学,我期待从它们中间找到交叉点。最大的收获是:第一,对新闻理论、特别是如何认识新闻有了更深的体会;第二,更坚定了认为“新闻要影响社会,关键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理念;第三,接受过比较严格的专业教育和学术训练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得以改善。
至于当社长、总编辑,刚才我提到对新闻的研究,对我当总编辑有很大帮助。我运用这一套理论,结合报社实际,去提出报道思想、报道设想,以及如何实现。我理解,总编辑的角色关键在于你能够在总框架下提出整个报道设想,对重要报道能提出基本的框架性要求。当社长则面更广,还要涉及报社的全面发展。我始终认为报社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报纸。
孙德宏:能称之为审美传播的报道一定要合目的、合规律。所谓合目的,就是符合新闻传播的目的:传递信息、影响社会,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合规律,则是一定要符合新闻报道的规律,正是符合新闻规律,才可能成为新闻报道。从这个角度,我们要讲新闻规律,包括真实、客观、公正、真短快、新活深等。所以说,审美传播与新闻规律,比如你所说的“真相”“速度”等等,不仅没有任何对立、出入,而且原本就是审美传播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关于新闻的“人文关怀”,作为精神产品,新闻传播的最重要方面是要传播价值尽可能大的信息。讲新闻价值时,提到很多要素,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审美价值,而审美价值的核心是人文关怀,即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就既要关注人的物质需求,更要注重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怀。
我们所说的“审美”中“美”是什么?美是人的终极理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人文关怀,新闻作品只有较好地传达了这种理念,才能达到审美传播。我在《新闻的审美传播》一书中的最后一章花了3万多字讨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好的新闻作品,改革开放的30年是思想解放的30年、人的解放的30年。只要认真研究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那些曾经引起轰动或有较大影响的新闻作品几乎都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作品。
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根本是什么?这与题材并无必然关系。所有的文学题材不外乎两点,爱情和生死,进一步来说讲的都是人性。我们的新闻报道,同样需要达到这个境界,比如1987年《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张建伟的一系列作品等都属此类。说到我个人具体实践,我写过的一个作品《寻找时传祥》,也是努力挖掘时传祥这个人身上闪烁的人性的光辉,写的是时传祥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正直、诚恳、勤劳。这个作品后来被选入全国初中、高中语文课本并使用至今,恐怕原因也在此吧。
再比如说《工人日报》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的作品《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事实是欠薪问题:一个小作坊,到年底老板跑了不给农民工发工资,但小作坊还有少量原材料、工具,剩4个农民工,却没有把作坊的东西卖掉,而是帮老板看着店面。我们一再强调要关怀农民工、爱护农民工,但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使人们眼中的农民工再现形象不少是“麻烦的制造者”。而这篇报道则让读者看到,农民工原本也有“厚道”“诚恳”的一面。由于我们不是简单地写成一个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怀,而是通过宣传、报道,再现农民工的厚道形象,使得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客观上起到了对农民工更为有效的关怀效果。
新闻传播是审美传播,与新闻的各种题材没有关系,所有的新闻题材,都应该是审美传播,这种审美不是文字、语言漂亮不漂亮,而是报道的出发点,是不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目的。新闻首先不是文字打动读者,而是新闻所表现出的倾向、价值打动了读者。以事实的客观报道来表达传播者对社会、生命、生活的理解。新闻传播与其他精神产品没有本质区别,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各自对社会看法的表达方式不同。文学艺术是用虚构的方式来表达,而新闻传播是通过确然发生的事实来表达,从这一层面来说,新闻的难度更大。因此,学新闻的学生首先要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所储备,如“我们人类要做什么”“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先思考清楚这些问题,然后再辅之于手段。优秀的记者首先要有思想、有胸怀,然后才能在发生的事实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报道。
找回理想:作品与新闻人的精神家园
“生产‘新闻’的人,不能简单地被理解成是实物产品的生产者,而应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精神产品生产者不能没有理想、信仰……作为新闻人,我们的理想、信仰,我认为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孙德宏:我觉得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刚才讲的审美传播、精致大报,事实上讲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说到底是信念和理想问题。生产“新闻”的人,不能简单地被理解成是实物产品的生产者,而应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精神产品生产者不能没有理想、信仰。我们可以从文学影视作品中举例,比如电视剧《潜伏》《亮剑》,都是公认的好作品,好在哪儿?它表达了人的志向,人的信仰。表达了人超越自我的生命追求。这才是理想,才是美。作为新闻人的理想、信仰,与所有人一样,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如果把这个作为信念和理想的话,我们去从事报道,就能够做到审美传播。
当今世界,工具理性、功利主义颇为盛行。新闻传播中,垃圾信息、虚假新闻,以及感官刺激屡禁不绝。正因如此,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传播就更应该关注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受到歧视的人。同时,我们看到有更大理想、有更大追求的人,我们就要去报道他们、颂扬他们。做到这些的关键首先在于我们自身要坚守理想和信念。
如果说我们以这样的标准去对待这些报道时,我们会发现,在当代许多模范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就不是某个口号。在李素丽、徐虎、郭明义这些平凡的英雄身上,辛勤劳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是最大的幸福。劳动在他们看来,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愉悦。应该思考,如果我们按这样的思路去报道他们,将会达到怎样的效果?人类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思想,也有作为人的“终极关怀”。世界上的终极关怀有三种,一种是哲学关怀,人在哲学中找到了生命的本质。再一种,是宗教关怀,在对来世的幸福期待中体味生命的本质。第三种是艺术的、美的关怀,人们在对美的理想追求中,在超越自我的生命过程中感到一种愉悦,这是美学的关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有篇报道《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讲的是一个留学生的故事,作者郭梅尼在报道时首先认为这个典型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给我们以生命的启迪。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看待新闻作品,并不是不断地在细节上较劲,而是要回归用事实说话上来,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