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下端正新闻观的意义与方法——专访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专项教育活动负责人翟惠生
2011-05-29
□ 本刊记者 陈 芳
新传播环境下专项教育活动的意义
可以说,在目前的传播环境下,真正胡编乱造的虚假新闻不少,而由于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而产生的虚假新闻更多。请问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翟惠生:这种不负责任的歪曲事实、扭曲事实,或者夸大事实、渲染炒作的报道,说到底还是新闻观的问题。任何时候,媒体都应该把社会责任摆在首位,不能为抢受众眼球而不顾事实。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信息传播的复杂性。
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客观因素给记者提供了很多以前不可想象的便利,但如果记者没有真正贴近所获得的信息,其报道的情感、性格、品质、魅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今天的记者必须克服客观优越条件对其主观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记者在政治上更坚定、在业务上更精干、在作风上更淳朴、在纪律上更严格。采编新闻必须返朴归真,才能够找到最真实、最有价值、最能闪光的东西。
在这里,我建议要在新闻传播中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新技术发展与“三贴近”的关系。
新技术与“三贴近”本来并不矛盾,但是现在很多记者依赖电话和互联网采访,有的甚至养成网上来、网上去的惰性,靠粘贴、拼凑、剪辑来完成报道任务。新闻报道必须落实“三贴近”,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却对“三贴近”形成挑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不可不变。但还有不可变的,就是坚持“三深入”,落实“三贴近”。越是条件优越,手段先进,越不能成为限制新闻视野、束缚新闻脚步的枷锁。
二是处理好记者素质与社会烙印的关系。
现在的年轻记者基本上是计划生育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生长环境比较顺利,他们与以前的孩子有明显差别,从小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里,缺少谦让的培养和氛围,这是现代社会带来的社会烙印。越是新生一代,现代社会的印痕越重。对于立志当一名好记者的年轻人来说,要认识到这种社会烙印带来的阅历不足、历练不够的缺陷,把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当成财富来积累,以各种磨砺来养成立体观察事物的眼光,逐渐形成记者独到的“新闻眼”。
三是处理好主观求真与客观造假的关系。
近年来发生的虚假新闻中,主观上故意造假、凭空捏造的有,但毕竟是少数;而无意识和下意识造假的却不少。究其原因,是记者的政治素质不高、知识储备不够,不足以判断稍复杂或专业性强的信息。以前说记者是杂家,现在新闻媒体经过长足发展,需要的是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的复合型和专家型人才。新闻单位和新闻院校也要适应这种形势转变,加强对现代记者和未来记者的教育。
翟惠生:虚假新闻从产生原因上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了抢眼球,不惜以牺牲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代价胡编乱造。第二类是由于记者采访作风不深入、不扎实所导致的报道失实或者部分失实。从量上看,第一类数量少但影响恶劣,第二类涉及面相对大一些。
对于新闻真实,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话:记者要承担起一种责任——社会责任,要维护和服务一个利益——国家利益。这句话怎么理解?很多热血青年都说自己在承担社会责任,我觉得社会责任应该是三句话“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特色是活力所在”;国家利益也是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同样是解救人质的报道,俄罗斯人质遭绑架时媒体做实时现场报道,结果起到了给恐怖分子通风报信的作用。日本出现类似事件时,媒体绝对听政府安排,让报什么报什么,不让报就不报,结果解救工作很顺利。
在韩国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国媒体嘲笑我们中国体育记者:你们太牛了,一天能发好几个版的稿子。其实都是抄的,全从网上弄的。这就是损害了国家利益。尽管你发回稿来了,但外国同行瞧不起你。所以国家利益的含金量我们要好好体味。
此次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树立媒体必须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2.提高记者的专业素质、新闻的采编能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新闻信息服务。
3.建立和完善新闻采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堵住产生虚假新闻的制度漏洞。
专项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新闻界都高度重视,很多媒体以此作为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有些媒体请一把手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请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同志上新闻业务课;还有些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大家共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认识虚假新闻产生的根源、危害与防范虚假新闻的要求,迄今,这项活动进展扎实有效。对端正风气、树立形象有很大作用。
如何理解“真实是生命”
翟惠生:真实是新闻价值所在,是新闻媒体生命之源。但在新闻实践中,报道失实一直是困扰中西方新闻界的老大难问题。如何确保新闻真实,关键是十二个字:想全局、到现场、问各方、善研判。“到现场”“问各方”,可顾名思义。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想全局”“善研判”。
培养全局意识,一要全面掌握世情党情国情,二要学会换位思考。对同一件事情,各级领导有各自考虑,广大受众有自身考量,两者存在差异。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记者,要在两者差异中找出最大程度的吻合。比如中国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发展是主流,成绩是主流,坚持宏观真实,就要反映这些主流,不能以揭露问题为主,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稳定。既要维护稳定,又要保障知情权,这就涉及全局意识。目前,我国改革发展中面临很多两难问题,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全局。如既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工业化,又要求不能高投入、高污染、多占地、高能耗;既要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又要吸纳劳动力,还要保持一定的劳动密集型;既要城镇化,又要防止圈占农田,确保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既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又要防止通货膨胀;既要深化改革,转轨变型,又要保持稳定;既要竞争、出效益,又要讲公平、公正;既要保持东部强劲发展势头,又要加快中西部发展;既要改变中西部落后面貌,又要保护生态平衡;既要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利息,又要对热钱的涌入做防范;既要提高汇率,又要防止外贸出口型企业大量倒闭……新闻真实在这些“两难”中怎样把握?全局意识非常重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防止虚假新闻难度越来越大。一是虚假新闻影响面越来越大。过去一篇假新闻传播范围有限,现在通过互联网可以瞬间传遍全球。二是造假水平越来越高。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把图片修改得面目全非;到网上东拼西凑,能把一篇假新闻弄得天衣无缝。三是干扰力量越多越多。过去要防范商业企业、公关公司,现在增加了网络公关。新闻媒体要加强情况研判、提高防范能力、完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六方面要素:一是责任培养,引导编辑记者真正认识防范虚假新闻的重要性能;二是规范采访,不刊登记者未到现场采访或未向权威部门核实的信息;三是注意核实,不直接引用互联网信息,注意审核非主流媒体的报道;四是公开信源,不使用匿名信源或“据说”“可能”等不确定性文字;五是加强惩处;六是社会监督。
当前虚假新闻多发、频发的原因及危害
翟惠生:首先,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改革和发展,新闻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全国一共有近2000家报纸、近万家杂志,电视台、电台9000余座,具有登载新闻资质的互联网站将近200家。这样庞大的群体,难免良莠不齐。
其次,随着互联网发展,媒体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越来越突出。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和扩大。过去,一份发行量并不大的报纸,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变成了覆盖范围极广的媒体。
再次,随着新闻队伍扩大,人员构成发生很大变化,有些报刊、网站编辑、记者没有受到新闻传播的系统训练,对大众媒体社会责任缺乏系统了解,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最后,从媒体环境来看,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媒体为了抢眼球,提高发行量、收视率,采取了猎奇、捕风捉影等不正当手段。
以上几种状况使虚假新闻出现了多发、频发的势头。而各虚假新闻都产生了恶劣影响,一方面严重干扰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另一方面给社会传递的错误信息误导了公众,同时也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和新闻工作者形象。
翟惠生:现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不够吸引人,而新兴媒体缺少有影响力、可信度强的内容。二者之间既是竞争关系,更是共赢互利的合作伙伴。要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切实有效地实现内容为王和有效传播。所谓内容为王,关键要有权威,也就是要成为主流舆论。判断是否为主流舆论,有几点标准:第一是拥有受众,第二能有效传播,第三有主流价值。传统媒体借助于新兴媒体来扩大传播效果,用主流舆论引导口头舆论或者“草根”舆论;而新兴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丰富内容,从信息大超市向主流媒体转变。这种融合确实是有无限生机。在融合过程中必须保证新闻的四条标准:保真实,不低俗,拒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杜绝不良广告。
“小胜凭智,大胜凭德”,新闻媒体的“德”就是通过富有前瞻性、趋势性的科学报道,来解疑释惑、预见趋势、明确方向,获得社会信任。信任带来影响,信任决定地位。
未来着力点:防虚假规范与监督机制
翟惠生:这次专项教育活动在完善规章制度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媒体、协会。举例来说,浙江记协、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都做了一些完善职业规范方面的工作,如工作流程、对新闻来源权威性的界定等。我认为这会成为这次专项教育活动的一个成果。
有人说,西方媒体在对虚假新闻处理方面的举措,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与此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懂得鉴别。例如,CNN、BBC等所谓西方主流媒体在“7·5”事件报道中采用了很多热比娅提供的假照片,但直到现在也未见处理任何记者。其实,他们的做法都在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目的左右,不然怎么会在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上频频造假?只有在其造假行为受到本国受众声讨、严重损害其声誉时,他们才会采取措施。
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西方在具体的业务管理方式上有值得借鉴之处,但新闻理念还是最终起主导作用的。
翟惠生:目前,造假者付出的代价小是一个问题。另外,还需建立一套监督机制。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着力的重点。
监督机制包含社会、行业、法律、行政各方面。向谁举报、谁来调查、怎么处理、谁来处理,这是一套监督机制,当然完善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有些似是而非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报道,还要由权威的第三方介入调查。未来,中国记协作为行业组织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