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农田鼠害的发生及综合治理
2011-05-28范俊珺
范俊珺
(文山州植保植检站,云南 文山 663000)
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03°35′~106°12′,北纬 22°40′~24°28′,北回归线横贯境内。全州土地总面积31456 km2,其中山区、半山区、低热河谷区占80.3%,坝区占19.7%。70%的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30%的地区属温带气候。境内以山地高原地貌为主,属低纬高原季风区,立体农业特征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农作物种植,为鼠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较好的隐蔽场所和丰富的食物源。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植被遭到人为破坏,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等造成鼠类天敌大量减少,鼠害发生一度猖獗。为控制鼠害,文山州专门设立了鼠情监测小组,专人、定点、定时进行鼠情监测工作,10多年来积累了系统的监测资料。通过对原始调查数据归纳整理,基本掌握了本区鼠害优势种、发生规律及对农田危害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保护了农业安全生产,避免了灭鼠工作的盲目性。
1 文山州农田鼠害猖獗的原因及发生概况
1.1 农田鼠害发生猖獗的原因
1.1.1 滥用剧毒药剂灭杀害鼠
不少城乡群众由于缺乏科学灭鼠知识,片面使用剧毒药物灭鼠,同时对毒死的老鼠不注意及时收埋,随处乱丢,造成猫、黄鼠狼等老鼠的天敌误食中毒的老鼠而大量死亡(2次中毒)。
1.1.2 生境被破坏
不少农村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放火烧草的现象十分严重,使自然界中的食鼠鸟兽,如猫头鹰、黄鼠狼、蛇等丧失了栖息、活动场所,失去了生存、繁殖条件。
1.1.3 捕杀野生动物
部分人受经济利益驱使,大肆捕杀猫头鹰、蛇等野生动物,而它们恰恰是鼠类最为惧怕的天敌。
1.1.4 环境卫生差
部分地区农民的卫生、鼠害防治意识薄弱,农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突出,给鼠类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使其得以生存和繁殖,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1.1.5 技术等因素
在灭鼠工作中存在着组织不力、饵量不足、技术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致使灭鼠工作存在“死角”,也使整个灭鼠工作质量和成效大打折扣。
1.2 农田鼠害发生概况
鼠类是危害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重大有害生物之一,近10年文山州农田鼠害平均发生面积6.578万hm2(见图1),造成年均粮食损失3648 t。20世纪90年代初鼠害一度猖獗危害,1993年发生面积曾达到19.82万hm2。害鼠不仅盗食粮食,毁坏庄稼、果树、林木、草原等,还啃咬衣物、损毁物品,同时还通过不同途径传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结核病等多种疾病,属“四害”之首,是引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害鼠既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又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民增产增收。近年来,文山州通过因地制宜推广行之有效的农区鼠害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减轻了鼠害的发生危害程度。
图1 文山州农田鼠害发生面积
2 开展鼠情监测及结果分析
2.1 农田鼠害数量动态监测
2.1.1 布夹时间及数量
采用夹夜法[1]于每月10日、11日、12日连续布夹3 d共300夹次,一般在天气晴朗的傍晚布放,次日清晨收夹。
2.1.2 工具
选用江西贵溪生产的大号铁板夹。
2.1.3 诱鼠饵料
花生米、瓜子等。
2.1.4 监测生境
村寨附近的粮作地和田地交错的粮作地。
2.1.5 布夹
在选定的监测范围内,沿自然田地埂、土杂物堆、沟、河、塘边、路旁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布夹,夹距5 m左右。每月布夹均在选定的范围内进行,以反映农田鼠害数量的消涨规律。
2.2 监测内容及调查方法
(1) 记录监测生境的自然概况,包括气候、海拔、地形、土壤、植被、作物品种、作物生育期及长势等。
(2)鉴定害鼠种类及性别,观察繁殖特征、年龄结构,测量鼠体相关数据,解剖捕获鼠并对胃内食物分析。
(3)对每月捕获鼠进行捕获率(%) 计算,并分类填表。
(4)作物受害程度调查使用目测分级法,确定该田当时鼠害级别。在监测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地进行系统调查,每月调查1次;采用平行线10点取样法,每点10丛(株),共100丛(株),记录每点总株数、受害株数,计算受害株率。宏观调查其它村的作物面积、受害面积,计算损失率。
2.3 监测结果
(1)农田布夹捕获的黄胸鼠、褐家鼠、大足鼠、小家鼠等均属啮齿目鼠科,其中优势种为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Milme-Edwards)]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Berkenhout)][2]。鼠类夜间活动频繁,黄昏后(19~21时) 和黎明前(5~7时) 各有1个活动高峰。
(2)从捕获率来看,年度间波动较大,鼠类猖獗危害的1996年高达5.96%~8.62%,2006年以后基本稳定在2%以下(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年内3月、6月、10月有3个鼠类活动高峰。田间主要危害时期是农作物成熟收获期。
3 综合治理措施
3.1 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完善是关键
农区灭鼠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覆盖面广、需要全社会齐动员的公益性事业,必须紧紧围绕灭鼠保粮和灭鼠防病这一中心,坚持突击灭鼠和常年灭鼠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灭鼠。各级人民政府对灭鼠工作高度重视,每年都组织卫生、农业等部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灭鼠活动,通过多年对灭鼠工作的常抓不懈,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3.2 做好鼠情监测是基础,抓住春秋两季灭鼠是重点
根据历年农区鼠害发生情况,加强鼠情监测工作,做到农田、农舍鼠密度1月1查,1月1报,做好鼠情监测记录,为准确开展大面积鼠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依据多年鼠情监测结果分析,应抓住春、秋两季灭鼠的最佳时机,在春播春种前和秋收时集中人力进行药剂拌种,大范围统一投放毒饵灭鼠,重发地块增加投放次数,投放毒饵时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社不漏田”,以有效控制鼠密度。
3.3 抓好做实灭鼠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强化防控力度
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法制宣传日及技术培训会等时机,采用广播、电视、现场会、黑板报、发放资料、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进行灭鼠技术培训,开展以科学灭鼠为主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农田、农宅灭鼠示范工作,为开展大面积灭鼠行动奠定基础。
3.4 化学药剂灭鼠及药剂选用
毒饵诱杀是化学药剂灭鼠的主要方法。化学药剂灭鼠有杀鼠效率高、使用简便、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但需注意避免人、畜误食中毒事故发生,及时处理死鼠。药物以选用慢性抗凝血杀鼠剂敌鼠钠盐和溴敌隆等对人、畜比较安全的药剂,杜绝毒鼠强、氟乙酰胺等国家禁用的鼠药。将80%敌鼠钠盐按药∶水∶稻谷1∶120∶500的比例配制,配制时,先用少量热水(80℃以上)将敌鼠钠盐溶解后,再按比例加足水量稀释,把稻谷与药液充分搅拌,使药液全部吸收后,放阴凉处凉干备用。一般选择晴天傍晚将毒饵放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每隔5~10 m投放1堆,每堆100~200粒,第2 d检查补充,直到老鼠再取食。
3.5 大力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灭鼠效果和灭鼠过程的安全性,2005年10月分别在文山州安居小区、灰土寨农户及农田开展毒饵站灭鼠示范,共投放毒饵站330个,配制毒饵50 kg,农田示范面积10 hm2,安居小区居民和农户268户。经调查,农田鼠密度由投放毒饵前的7.87%减少到投放毒饵后的5%;农舍鼠密度由投放毒饵前的16%减少到投放毒饵后的6%;社区鼠密度由投放毒饵前的26%减少到投放毒饵后的2%,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且该灭鼠方法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环保、持久等优点,儿童、畜禽不易接触到毒饵,毒饵不易被雨水冲刷,不易霉变,可长久发挥药效,节省灭鼠成本,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3.5.1 毒饵站的制作
毒饵站可因地制宜选用ø7.5cm pvc管或竹筒制作,长面34 cm,短面26 cm,斜面4 cm,两端用14#铁丝固定,制成支架,管壁上贴上警示标志。
3.5.2 毒饵配制
选取干燥无霉变的小麦、玉米作饵料,用敌鼠钠盐按1.5∶1000的比例混合配制,或用0.005%溴敌隆或3.75%杀鼠迷5 ml加50~150 ml热水稀释后,加入各类饵料500 g拌匀即可。
3.5.3 毒饵投放
社区沿楼脚、花台边缘每隔15~20 m安放毒饵站1个;农舍每户安放2~3个,尽量安放于下水道旁、鼠洞周围、猪牛舍等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农田按每1300~2000 m2安放1个,置于田埂上下,并插上小彩旗作为标记(图3)。毒饵进行统一投放,每站投30 g左右。
3.6 推广物理、生物灭鼠及生态控鼠措施
积极开展灭鼠粮仓建设,采取土办法如掘鼠洞、堵鼠洞,把使用鼠夹、人工捕杀、电子猫、农户养猫等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灭鼠效果。利用鼠类天敌和致病病原微生物抑制害鼠种群密度,创造有利于鼠类天敌栖息繁衍的生活条件。具体措施如实行禁捕、禁猎等鼠类天敌保护措施,人为设置鹰架,为天敌提供栖息、繁衍场所,改善天敌生存环境,增加天敌的数量[3],为控制害鼠发挥积极作用。
[1]政智民,姜志宽,陈安国.啮齿动物学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吕佩珂,高振江,张宝棣,等.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鉴 [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394~397.
[3]郝丽萍,王莉.山西粮田病虫草鼠发生特点与可持续控制对策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41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