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人群缺牙状况调查*
2011-05-24陈文贞汪大林刘春辉
陈文贞 汪大林 刘春辉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200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过1亿,占总人口的7.7%,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最多的国家。2007年底,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211.18万人,占总人口的15%,静安区人口31.01万,65岁以上5.66万,占总人口18.3%。为了了解静安区老年人缺牙状况,对本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静安区人口31万,包括五个街道,每个街道人口数量和分布基本相近,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5.66万,抽取三个街道11个居委共调查973人。其中男性433人(44.5%),女性540人(55.5%),65-74岁 437 人(44.91%),75-84岁461人(47.38%),85以上75人(7.71%)。
1.2 调查内容 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经统一培训和预调查后,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由固定的的四位医生进行,统一标准和调查方法,将问卷和口腔检查情况填表。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缺牙状况(牙列以28颗牙记数,第三磨牙不计),余留牙状况(需要拔除牙数.需要修复牙数),修复情况。
1.3 统计方法 调查资料经整理后,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查询方法,在系统中将查询好的数据进行排版,通过office对外接口的功能将数据导出并转换成excel格式。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发生率差异。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973位老年人群,其中男性433例,女性540例。调查发现存在缺牙者888例,缺牙率为91.3%,其中男性缺牙者401例,占45.2%,女性缺牙者487例,缺牙率54.8%。牙列缺损者693例,占78.1%,牙列缺失195例,占21.9%。
2.2 不同性别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 为了解不同性别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表1比较了男女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结果发现男女老年人总体缺牙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牙列缺损与牙列缺失者及修复比例在男女老年人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 为了解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是否与年龄相关,将调查对象中有缺牙者按照年龄分为低年龄老年组(年龄65-74岁之间)及高年龄老年组(年龄75岁及以上)两组,表2比较了两组老年人群缺牙及修复情况,结果发现,高年龄组的缺牙比例高于低年龄组,但两组修复比例无显著差异。
2.4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缺牙及修复情况 为了解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缺牙及修复状况。将调查对象中有缺牙者按照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分为高中以下和高中(含高中)以上两组。表3比较了两组老年人群缺牙及修复情况,结果发现文化程度高的一组,其失牙比例低。进一步比较修复比例,发现文化程度低的一组,牙列缺损修复比例低,但牙列缺失的修复比例无显著差异。
2.5 不同经济状况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 为了解缺牙及修复情况是否与经济状况有关,按照月收入状况将调查对象分为高中低三组(<800元/月,为低收入组,800-1600元为中收入组,>1600元为高收入组),表4比较了不同经济状况老年人缺牙修复情况。统计显示,不同经济状况人群整体缺牙和修复比例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收入组人群牙列缺损修复比例高。社区医院修复体种类较多,有适应较低收入人群的普通材质修复体。但是,牙列缺损的修复比例与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相关,文化程度高,经济状况好的人群牙列缺损修复比例较高。文化程度对缺牙有明显影响,与其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4],文化层次高的人群注重生活质量,口腔保健意识强,具有牙病治疗、修复的消费能力,故失牙率较低;经济收
表1 不同性别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比较(N=973)
表2 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比较(N=888)
表3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比较(N=888)
表4 不同经济状况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比较(N=888)
3.讨论
本文调查上海市静安区社区老年人973名,失牙人数888人,失牙率91.3%,人均失牙数10.34。而实际修复率为51.9%。所得结果基本反映出静安区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上海市是国际化大都市,静安区是准备打造成为国际型,外向型的双高中心城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关注。
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高,缺牙率逐渐增加。牙列缺损修复率较低为41.0%,牙列缺失修复率为90.8%。调查结果与诸多报道一致[1-5]。老年人义齿修复率较低,特别是牙列缺损的修复率远远低于牙列缺失修复率,原因可能是牙列缺失更加严重影响缺牙者的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美观和社会交往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一旦牙列缺失或者前牙缺失,患者一般会及时去医院做义齿修复;而对于牙列缺损,尤其是少数后牙缺失,不会引起重视。许多老年人有“人老了,掉几颗牙是自然的”的错误观念,再则由于时间、治疗费用、身体等原因,没有及时进行修复。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因此,对老年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改变错误观念,做好及时修复缺失牙齿,保持义齿处于功能状态。另外,我们可以加强关注老年人缺牙及未能修复的原因,探索有效提高修复率的途径[6]。
调查发现,经济收入对对失牙率及牙列缺失修复率无明显影响,与某些报道迥异[4],可能因为静安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而且入少,文化程度低的阶层对口腔保健、治疗、修复的重要性认识差,同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条件越差;再受就诊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失牙率较高,这在社区老年人中更为突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明显增加,老年人口腔疾病防治也日趋重要。通过此次调查提示,应该对社区老年人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牙齿缺失对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牙列缺损修复的重要性。社区医院应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了解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关注缺牙未及时修复的原因,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修复率,及时维护牙列完整,恢复咀嚼功能,改善美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另外,为了方便老年人就诊,增加社区医院的口腔医疗设施,加强社区口腔医疗技术队伍建设也是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1]杨蒙燕,周 毅.上海市静安区800名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上海口腔医学[J].2001,10(3):263-265
[2]杨丹苓,徐文俊,李 隽.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失牙及修复状况调查[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1,2(2):35-38
[3]李 隽,徐文俊,杨丹苓.上海市老年人牙列缺损及修复情况[J].中国老年医学,2001,21(6):467-468
[4]刘艺敏,韩 杰,朱 炎.上海部分地区居民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2005,26(6):78-79
[5]陈志红,刘 丽,杨艳丽.门诊986例老年人牙齿缺失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2007,27(2):102-103
[6]李线绒,白乐康.老年缺牙患者口腔健康与就医心理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4):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