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系统脱敏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

2011-05-24张晓风

医学综述 2011年17期
关键词:胃肠病胃肠道腹痛

王 驰,钟 鹰,张晓风

(1.桑植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桑植 427100;2.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湘潭 411101)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FGIDs)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者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管、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患者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1],其发病率高,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2]。心理治疗是身心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3]。近年来尝试用系统脱敏法治疗FGIDs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罗马Ⅲ标准[4]的 FGIDs患者84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对照组(A组)和系统脱敏疗法组(B组)。A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19~57岁,平均 37.1岁;B组 50例,男 22例,女28例,年龄18~58岁,平均36.28岁。治疗加随访时间≥6个月。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药物治疗,如促动力药甲氧氯普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内脏感觉过敏的使用药物5-羟色胺类制剂恩丹西酮、格尼西酮、5-羟色胺受体1a/1b受体激动剂(舒马曲坦),氟哌噻吨美丽曲辛片[5]。B组采用A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治疗),治疗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医患答疑、客观证实和及时复诊等步骤。实施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分析患者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确定治疗目标,矫正患者的异常行为。②向患者充分说明行为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意义,积极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从而使其主动地接受治疗。③采取专门的行为治疗技术,详细了解引起焦虑和恐惧的具体刺激情景,如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将各种焦虑和恐惧的表现症状由弱到强排成焦虑等级;指导患者学习一种与焦虑和恐惧反应相对立的松弛方法。把松弛反应逐步地、有系统地根据患者行为改变的情况,分别给予阳性强化(如鼓励、表扬和物质奖赏)和阴性强化(如批评教育、疼痛刺激和撤销奖赏)。根据病情的转变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法,以巩固治疗效果。系统脱敏疗法的第1~2步在就诊的第一天完成,同时发放FGIDs健康教育资料。两组患者均现场完成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填写[6]。根据患者情况行量表评定。在第24周记录上述指标作为治疗后的分值。

1.3 疗效评价 治疗前后记录腹痛、腹胀、大便频率、大便形状、排便异常等症状,按轻、中、重分为3级。0级:无;1级:轻度(提示后方觉有症状);2级:中度(有症状、但能正常活动);3级:持续(有症状、影响正常活动)。按频率分级,0级:无;1级:偶尔(出现的时间≥1%);2级:经常(出现的时间≥25%);3级:持续(出现时间≥50%)。按腹痛程度分级,0级:无疼痛症状;1级:有疼痛症状,不影响工作或不需服药;2级:有疼痛症状,部分影响工作或需服药;3级:有疼痛症状,必须全休,服药或进食无效。

1.4 评分标准 0级:0分;1级:1分;2级:2分;3级:3分。总体评分标准:治疗前后症状改善评估以腹痛等5个主要症状的总分进行,每个症状程度乘以频率最高9分,总积分最高45分。SDS和SAS量表的分值按标准分计算,粗测分乘以1.25后取整数[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系统性的脱敏治疗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的比较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大便频率、大便形状、排便异常的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和SDS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组比较,系统性的脱敏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A、B组 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A、B组 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AS和SDS的比较 (分)

3 讨论

FGIDs是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多种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如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轴调节障碍、炎症、社会心理因素和应激等)[8]。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GIDs患者中42%~61%伴有心理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9]。张尚志[10]从当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角度强调对于精神性胃肠病患者心理治疗、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等综合治疗的重要意义。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在住院期间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心理治疗过程中,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达到治疗的目的。

FGIDs患者由于出现慢性或者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症状,而合并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严重地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A、B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表明:通过住院期间系统性的脱敏治疗以及出院后的巩固治疗,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工作效率明显提高;SAS和SDS自评表测评显示,治疗后,A、B组SD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患者治疗后的精神症状也明显改善,显著地改善生活质量。

[1]Riedl A,Maass J,Fliege H,et al.Subjective theories of illness and clinical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J Psychosom Res,2009,67(5):449-455.

[2]邱德凯,马雄.消化病特色诊疗技术[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17-119.

[3]Pellissier S,Dantzer C,Canini F.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autonomic disturbanc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0,35(5):653-662.

[4]方秀才,柯美云.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试验设计与罗马Ⅲ[J].胃肠病学,2006,11(12):717-719.

[5]王哲,姜亦忠,方粉玉,等.氟哌噻吨美丽曲辛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24):2336-2336.

[6]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1.

[7]柯美云,张艳丽.重视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1-2.

[8]Van Oudenhove L,Aziz Q.Recent insights on central processing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Dig Liver Dis,2009,41(11):781-787.

[9]Ford AC,Talley NJ,Schoenfeld PS.Efficacy of antidepressants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Gut,2009,58(3):367-378.

[10]张尚志.精神性胃肠病诊治中若干具体问题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4):372-373.

猜你喜欢

胃肠病胃肠道腹痛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试析牛几种胃肠病的综合防治
分析胃肠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间的相关性研究
优质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在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关于对儿童肠胃病患者的护理探讨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