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11-05-23徐永亮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中学生现状

徐永亮

摘要:目前中学生思想教育,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十分严重,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本文针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对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 思想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学时代是一个生理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如何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历来是教育部门的一大重点和难点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摆在我区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任务。思想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要常抓不懈,讲究方法,灵活多样,要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及时且耐心,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使学生的思想能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而且是终身教师。在长期家庭生活中,家长思想道德的修养状况会给子女提供榜样和示范,感染子女的思想道德。父母的养育态度与子女的思想道德形成有关。良好的养育态度可以是子女朝着积极主动的、友好安定的方向发展,否则将导致子女的攻击性、反抗性的增强等。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长都有教子成才的强烈欲望, 但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其缘由有三: 一是依赖于学校教育, 以为孩子上了学, 有老师管教就行了; 二是监护人只护不教, 孩子父母在外地工作的, 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 只是管吃管穿, 时儿简单地问问学业情况, 思想道德教育谈不上。一些在家的父母成天带晚打麻将、玩扑克, 也很少顾及孩子的教育。三是有的家长教而无方, 虽然既注重孩子的学业, 也关注孩子的思想, 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往往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但达不教育的目的, 还疏远了孩子与家庭的关系。这是个别学生赌气弃学、离家出走的主因。

近年来,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的中学生,由于隔代教育的缺陷,使学生个人主义行为得到蔓延,意志越来越薄弱,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束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看问题偏激, 与人相处任性,缺乏理智,很容易情绪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无所适存,有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有的无能为力,垂头丧气。穿着打扮刻意追求时尚,不切实际地追星。花钱如流水,不体恤父母赚钱的辛苦。

社会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继续和扩展。社会教育信息面广、量大、速度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个性品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各种真、善、美、假、恶、丑的人和事都在竟相表演, 在中学生心灵上留下种种痕迹, 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诸多影响中, 危害最大的是黄色电影、录像、网站和不健康的文艺作品, 次之是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和各种腐败现象。这些现象从不同的角度, 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地、持久地影响着中学生,主要表现为:

(一)言行举止自由化:一些中学生不懂得尊重长辈与教师,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现象比较严重。言语粗俗。随意破坏公共财物,浪费水电,不爱惜粮食;乱丢垃圾,环保意识淡薄。尤其是留守少年,父母不在身边,更是缺乏言行方面的细节教育。

(二)辨别是非混乱化:改革开放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辉煌的经济,但也给腐朽文化带来了钻营的机会,不少色情、暴力、凶杀的书刊影像充斥市场,黄、赌、毒丑恶现象在社会上迅速蔓延,游戏厅和网吧成了学校教育的公敌。不少中学生辨别是非及抵御能力差,很容易蜕化堕落,迷恋其中,逃学旷课,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交友失当, 厌学贪玩的往往常与类似同学一起玩耍, 有的还与社会上游手好闲的结盟交友, 甚至鬼混。善与恶,荣与辱,是与非在他们眼里失去准则,不思进取,精神颓靡,厌学、逃学、辍学现象严重,这是不良行为引发的诱因。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进行着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 给学生的影响全面、系统而深刻。学校环境有诸多方面, 主要是各科教学、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教师的领导方式、班风、校风等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有学科的教学, 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课是专门性的课程是学校环境中对学生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有其他学科所起不到的作用,必须充分重视。班集体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促使大部分正常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时能改造思想道德不良的学生。班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良好而稳定的班风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不健康的班风则会给班集体成员的道德行为带来消极的影响。校风是一个学校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校园风气,它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体现。

由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处处以分数论英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成了摆设。成绩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学校教育还没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导致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低效的必然原因。

政治课实施开卷考试以来,不少教师上课墨守成规,说教枯燥。作业讲要点,不能把课堂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缺乏调查,缺乏实际应用。学生只是获得一些教条、抽象的东西。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如何用,他们很茫然。他们甚至觉得政治课的内容与现实相矛盾。因此,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我区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更不能全面推动思想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是,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教师经不住种种诱惑,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和经济利益,爱岗敬业的精神越来越低。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奔波于商场,教学是副业。另外,有不少老师沉迷于打牌赌博,上网游戏,无形之中成了学生负面教材。甚至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粗暴,排斥差生,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第三版)北京人名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心理学:黄希庭,(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3] 杨晨.强化农村中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思想教育.

[4]徐长江等.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心理科学进展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中学生现状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