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辛亥革命与北京

2011-05-14侯艳春

前线 2011年9期
关键词:清政府辛亥革命袁世凯

侯艳春

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活跃于南方,影响至全国,最终以身处北京的清帝公布退位诏书而取得历史性胜利。

北京不是革命爆发的主阵地,却是实现革命功成的凯旋门。

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终于在北京实现历史的终结,注定北京在辛亥革命史上负有非同一般的责任,发挥着首都无可替代的政治作用。

北京是清政府的统治腹地,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屯有重兵,武装起义十分困难,这也是辛亥革命之际全国各地起义高潮迭起,而唯独北京相对平静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北京却并非真正的清静之地,反而是政权更迭、暗流涌动最为强烈的地方……

清末“新政”难挽颓势

晚清末年,北京人与其他地方百姓一样,面对的是清政府辱国外交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鱼肉中国的工具,人们已经不堪压榨,全国暴动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慈禧不得不决定实施变法新政。

1901年的新政改革,主要从经济、教育、军事、政治机构等方面入手初现成效,出现了轮船、火车、电话以及学堂、学会、报刊、商会和社团等。然而,这些不触动清政府专制统治根基的改革,已经难以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立宪”呼声。

以皇族利益为第一位的清政府,很少考虑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而是想方设法压榨和奴役臣民,甚至牺牲国家利益换得私利。这一核心原则决定了清政府实施的各种改革并不具有革新的真谛,也不会真正彻底地实行民主改革。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本质仍然是维护皇室的绝对统治权。当改革措施有利于皇室集权时,清政府就迅速实施;真正有关宪政改革的措施,却拖拖拉拉含糊其辞。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清政府在各方施压下颁布了责任内阁名单,占压倒性优势的“皇族内阁”出台,清政府所谓的立宪本质昭然若揭。

一次次新政变革仅仅是封建统治者应付民众呼声的伎俩,在这场权力角逐中,皇亲贵族不甘退出。

权力角逐袁氏终胜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的清政府完全陷入了权利争夺的旋涡,既是“满汉”之争,又是改良与革命之争,而袁世凯则是其中最大的得利者。

戊戌政变以后,北洋新军崛起,袁世凯势力日益强大。当时他不仅国内权重,在外交方面同样影响深远。武昌起义爆发前一年,清政府统一全国军政,设立了陆海军联合机构“军咨处”,并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的军事部署,将其权力几乎全部归为皇家亲贵所有。但是,一贯养尊处优的皇族子弟绝大多数无心军事,即便获得了军权却没有能力达到清政府预期的效果。

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束手无策,只能请已经被其罢黜回家的袁世凯出山平复。袁待价而沽,再三推辞,最终获取内阁总理大臣之位。袁世凯一方面借革命之利害威逼清室退位,一方面借逼宫与革命派讨价还价,最后得以接替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不过,袁世凯的掌权之路并不平坦,险些命丧革命者手中,因为那时京城里已然危机四伏,但凡阻碍革命之人都有被暗杀的危险。

革命暗杀激情澎湃

1911年田桐、景定成等人在京创办了《国风日报》,作为革命党人秘密联络的据点,后来还组织了同盟会北京分会。革命党人曾几次筹备武装起义,但均因力量不足而作罢。

与南方及沿海地区大量的武装暴动相比,革命初期的北京发生过大量的暗杀事件。北京当地重兵驻守、大规模武力抗衡困难,但人流穿梭密集、人员身份多样复杂,且政要显贵集中,因此灵活机动的暗杀行动显然比较有利。

1905年7月,“北方暗杀团”吴樾听说清政府将派人出国考察,以为又是清政府玩弄民众的花样,便潜入北京伺机暗杀,但由于所乘机车被撞,引爆炸弹而当场牺牲,暗杀失败。

最为著名的暗杀则是汪精卫刺杀溥仪之父、清摄政王载沣。自1907年革命屡遭失败后,汪精卫多次谋划暗杀清廷政要未果。1910年,汪精卫赴京开了一家“守真照相馆”为掩护,先后计划刺杀庆亲王奕劻和海军大臣载洵等未能如愿,决定擒贼先擒王,刺杀载沣。行动暴露后,汪精卫及同伴黄复生被捕。

武昌起义爆发后,不少革命党人反对与袁世凯议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1912年年初,革命党人在袁世凯进宫途中伏击,袁侥幸逃脱,但受到惊吓,随后加紧逼宫。当时,力主保卫清室的贵族、军咨使良弼是阻挠共和的重大障碍,革命党人刺杀成功,随即不少清朝贵族纷纷溃逃,议和阻力大减,清帝退位诏书得以顺利颁布。

据统计,从1900年到1912年,革命党人发起的暗杀有50多起。可以说,北京革命党人的暗杀,作为反清暴力斗争的特殊方式,对辛亥革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立宪失败含恨革命

虽然北京的武装暴动几乎没有,但却不乏声势浩大的民主请愿活动。和平请愿活动是人们表达民主呼声的主要方式,立宪派在北京先后组织了四次,参与人员既包括北京当地人民,也包括全国各地的代表。

1908年,包括全国各省人民、立宪团体、海外华侨、留学生等在内的全国性请愿活动开始,国内15万人签名,派代表来京向都察院递交请愿书,要求速开国会。北京包括八旗士民在内的民众受到鼓舞,积极参加了请愿。清政府被迫让步,公布了预备立宪期限为九年,但实为推诿拖沓。

1910年2月,北京各界人士成立国会期成会,成为代表团后盾。各省派代表二次上书请愿,要求速开国会,痛批清政府推诿谬论,全国30万人签名。清政府断然拒绝,并禁止请愿。

二次请愿失败后,代表团多方努力进行第三次请愿,增加请愿代表范围,由咨议局代表扩大为在京各界代表。清政府再次让步,宣布国会提前三年召开,但下令解散代表团。至此,清政府已彻底失去了耐心,对后来的第四次请愿完全采取暴力手段残酷镇压。

请愿期间,北京人民发起了八旗宪政研究会、八旗宪政会、八旗期成公民会、顺天宪政公会等组织,有力地支持了全国代表的请愿活动。国会请愿成为辛亥革命前夕北京最为独特的一种民主政治活动。

清朝末年,陷入权利纷争的内政已使清朝统治如履薄冰,而全国各地的武装暴动和宪政改革的民主请愿对封建专制不断冲击和鞭挞,加速了清政府的衰败,为辛亥革命的历史性胜利奠定了稳固基础。北京作为一国之都,决定了这里将是民主思潮的汇集地,也是全国各地民意上达朝廷最直接的路径,而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必须在京都的清朝政权灭亡后才能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见证了辛亥革命的过程,更验证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作者单位: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研究室)

责任编辑:高斌

猜你喜欢

清政府辛亥革命袁世凯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等候袁世凯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袁世凯五姨太一语成谶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