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再研究

2011-05-14翟文学

卷宗 2011年8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素质机制

翟文学

摘要: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形成的精彩演绎;是一种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精神活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再研究。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素质;机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想"和"做"完美结合的过程。我们既要高瞻远瞩、细致入微地进行思考和运筹,更要踏踏实实、精雕细琢于每一种课程要素,进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程。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再研究。

1 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教师是课程的灵魂,教师队伍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往往从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和实践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队伍建设是每一个教师个体自觉自为的自我提高过程。

1.1 加深学术功底

扎实的学术功底是教师胜任精品课程的基础。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自己的学术功底不断得到巩固和加深。第一,教师要多渠道进行继续学习,包括进一步的学历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及进修。第二,教师要积极参与科研。教师通过科研工作,将对本学科有深刻的了解,领会其精髓,掌握其前沿,并能高屋建瓶,通观学科全局,教起课来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第三,教师要充分融入团队学习。在团队学习中,既有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切磋和勉励,又有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以奉献、关怀的敦厚精神对年轻教师的倾力驮载。在充分融入团队这一过程中,思想汇聚了,经验提纯了,知识整合了,功底扎实了。

1.2 提升教育素质

除了学术功底外,教师也应掌握教与学的学问,摸索教学本身的规律性,探求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教学能力是教师科学、有效地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的一种基本职业能力。讲授精品课程的教师只有具备娴熟精湛的教学能力,才能真正于内心运筹课程,于外在驾驭课程。

在思想上,教师要深刻领会教育的价值,理解教育的最终使命,并由此激发出对学生厚重的责任、关怀和爱。在行动上,教师不但要用心揣摩教学,更要浑然忘我地投入教学,出神入化地演绎教学,要把自身的能力倾向、素质特点、情感流动、精神世界都融会在课程要素之中,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浸润在学生的思想之中。

2 从教学内容建设入手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也是学生建立真、善、美价值观的起点。教学内容的建设主要通过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内容来实现。

在任何一门课程中,教学内容是对知识经验加以选择、提炼、加工的产物。选择教学内容即从"一般文化中选择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从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中选择合乎社会需要的有价值的文化","从适合特定的社会需要的有价值的文化中挑选适合教育过程的文化"。经过这番"层层过滤"的工夫之后,教学内容将成为真、善、美的聚合体,其功能和价值大大增强。

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组织教学内容来构建知识体系,即确定教材结构。在理论意义上,教材结构应将杂乱的文化知识经验按照一定的思想、逻辑主线编制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使知识形成最为简约的立体化网络结构。教给学生这种高度结构化、高度融合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将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动更新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抓紧知识的逻辑主线,有机组织教学内容;创立全新思想主线,重建教学内容体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确立教材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正应指向这样的目标。

3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入手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是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所存在弊端的克服和超越。教学方法应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培植学生、塑造学生,教学手段应于别有洞天处吸引学生、激励学生、支持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以"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使用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拉近学生与真、善、美的距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元化,精品课程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展示、丰富资源来拉近与学生心灵、思维上的距离。

4 从教材建设入手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精品教材才能支撑起精品课程。但这里的精品教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对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提出了精品化的要求,更对教材的形式提出了立体化的要求。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建设包含于教学内容建设之中,因而教材建设主要探讨教材的形式建设,即教材立体化的问题。

5 从机制建设入手

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健全的评价机制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激励机制应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教师在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推动下全身心地投身于精品课程建设;评价机制应使立项课程在层层科学把关、环环严格监督中真正锤炼成精品。这两种机制的结合将使精品课程于淋漓尽致中诠释人才培养。

通过经费支持、政策支持、精神支持,完善精品课程的激励机制;通过选择立项课程、中期考核、课程验收、精品课程复审,健全精品课程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精品课程的顺利建设。

总结:

"精"字当头的精品课程必定来自积淀,来自创新,来自义无返顾的奉献和执着不渝的追求。精品课程是突破常规、前瞻创新的成果,它不可能拘泥在固有的课程模式中,更不能容忍弊端的存在。高瞻远瞩地全盘布局;细致入微地丝丝解剖;切中要害地大胆改革;独领风骚地创新构筑为课程打上"精品"的烙印。

参考文献

[1]杨会良,张玉柯.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研究,2005

[2]陈彬.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3]李银芳.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

[4]周晶晶.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厦门大学,2008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素质机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