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胯部凹省造型分析

2011-05-14曹文译

卷宗 2011年8期

摘要:人体的胯部形态特征基本呈椭圆形锥柱体状,其表面的曲面转折较为复杂。文章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胯部与腰腹、胯部与腰侧、胯部与臀高的形态表现,通过立体裁剪的实践方法,制作立体布样最后过样到纸样的过程,对胯部转折的“凹省”造型进行了原理分析,为胯部的结构造型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人体胯部;凹省造型;造型分析

胯部是连接腰部及下肢的载体,在服装结构上表现尤为关键,是链接上、下装最为重要的部位,也是检验服装是否合体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胯部的静、动形态特征影响着胯部的结构和造型设计。

一、胯部特征分析

(1) 结构特征

胯是连接腰部及下肢的枢纽,在服装结构上表现尤为关键。人体的胯部形态特征基本呈椭圆形锥柱体状,(见图1),其最主要的骨骼构造是盆骨,又与脊柱、股骨相连,所以,它具有向前倾、向后凸、扭动、摆动等运动特性。其运动范围较大,在进行胯部造型时应注重它的动态结构,需要根据胯部生理需求和运动时的必要的量,给予相应的放松量即可。

胯部的区域是人体腰围线一下,臀高点以上的水平区域,其形态表现为腰腹微凸起,腰臀凹陷呈W状。包括于胯部范围内盆骨中的肠棘点,是链接股骨的关节,以盆骨为支点,腰部可以扭动、摆动,胯部可以提升、下降、摆动、扭动等运动形式。胯部的结构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向上连着腰椎,向下连着股关节,因此胯的结构特征会对腰部的造型产生绝对的影响。

(2) 形态表现

胯部是一个向前倾斜的呈椭圆形的锥柱体,向上与腰相连,向下与臀相连,在坐标系中形成钝角(X1轴,Y1轴)105°、(X2轴,Y2轴)120°的平滑向下的趋势。由于胯与腰锥骨骼的差异,和其运动范围大,产生各种形态。

二、胯部凹省造型原理分析

1、胯与腰腹

(1) 区域划分

人体胯与腰腹造型区域标示,腰围线沿中线向左、向右各7.5cm,向上6cm,向下14cm的区域。胯与腰腹部分又以腰围线为坐标分为腹凸上、下两部分。

(2) 布样准备

① 腹凸上片布样一块:220×110mm

② 腹凸下篇布样一块:220×190mm

(3) 立裁过程:

① 把腹凸上片坯布覆盖于人台上,保证布的纱向平直。前中心线与人台前中心线竖直对齐,腰围线与人台腰围线水平对齐。

② 沿着人台腰围线1CM处打剪口,防止腰围缝线起皱,并留出适当的放松量。

③ 做腹凸上片点影标记。

④ 粘腰围标记线,按照人台腰缝线的位置在腹凸上片上用即时贴做腰缝标记线。

⑤ 把腹凸下片坯布覆盖于人台上,保证布的纱向平直。前中心线与人台前中心线竖直对齐,腰围线与人台腰围线水平对齐。

⑥ 捏合腰省,捏和时需随时检验腰部的松量是否合适。

⑦ 从完成的立裁作品上、下、前、侧、整体观察布片各个部位纱向是否水平,腰腹部位的松量是否合适;整体状态是否统一、协调。待检查完之后,在腰围线与各个省道位置用铅笔在标记线外围点影标记。

(4) 布样结构确认

① 把白坯布从人台上拿下,取下珠针,分别在腹凸上片与腹凸下片上用直尺画出腰线、腰省等线段。

② 上、下腰省端点对合,合并腹凸上片与腹凸下片,用折叠针法固定,用弧线尺延点影的痕迹圆顺的腰围线、腰省弧线,以调整布样。

③ 圆顺画弧线完善之后,整体观察腰线和腰省弧线的形态,看是否再需调整。

(5) 完成纸样

① 将白坯布上所有别合的珠针取下,用珠针将白坯布固定在牛皮纸上面。

② 用滚轮沿着白坯布上的线条顺滑的滚过,需随时检查滚过的造型线是否平滑、圆顺。

③ 拿开布样,按照牛皮纸上面的齿轮圆顺、连接各造型线,并标示经纬纱向。

④ 用剪子沿着牛皮纸上面的各造型线边缘分别剪出纸样原型。

2、 胯与腰(侧)

(1) 区域划分

人体胯与腰侧造型区域标示,腰围线沿侧缝线向左、向右各5cm,向上11.5cm,向下16cm的区域。胯与腰(侧)部分又以腰围线为坐标分为腰侧上、下两部分。

(2) 布样准备

① 腰侧上片布样一块:220×220mm

② 腰侧下篇布样一块:220×210mm

(3) 立裁过程

① 把腰侧上片坯布覆盖于人台上,保证布的纱向平直。侧缝线与人台侧缝线竖直对齐,腰围线与人台腰围线水平对齐。

② 沿着人台腰围线1CM处打剪口,防止腰围缝线处起皱,并留出适当的放松量。

③ 捏合腰侧上片腰省,捏和时需随时检验腰部的松量是否合适。

④ 做腰侧上片点影标记。

⑤ 粘腰缝标记线,按照人台腰缝线的位置在腰侧上片上用即时贴做腰缝标记线。

⑥ 把腰侧下片坯布覆盖于人台上,保证布的纱向平直。侧缝线与人台侧缝线竖直对齐,腰围线与人台腰围线水平对齐。

⑦ 捏合腰侧下片腰省,捏和时需随时检验腰部的松量是否合适。

⑧ 从完成的立裁作品上、下、前、后、整体观察布片各个部位纱向是否水平,腰腹部位的松量是否合适;整体状态是否统一、协调。待检查完之后,在腰围线与各个省道位置用铅笔在标记线外围点影标记。

(4) 布样结构确认

① 把白坯布从人台上拿下,取下珠针,分别在腰侧上片与腰侧下片上用直尺画出腰线、腰省等线段。

② 上、下腰省端点对齐,合并腰侧上片与腰侧下片,用折叠针法固定,用弧线尺延点影的痕迹圆顺的腰围线、腰省弧线,以调整布样。

③ 圆顺画弧线完善之后,整体观察腰线和腰省弧线的形态,看是否再需调整。

(5) 完成纸样

① 将白坯布上所有别合的珠针取下,用珠针将白坯布固定在牛皮纸上面。

② 用滚轮沿着白坯布上的线条顺滑的滚过,需随时检查滚过的造型线是否平滑、圆顺。

③ 拿开布样,按照牛皮纸上面的齿轮圆顺的连接各造型线,并标示经纬纱向。

④ 用剪子沿着牛皮纸上面的各造型线边缘分别剪出纸样原型。

三、胯部转折凹省造型原理分析

从人体胯部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人体胯部结构表象为一个转折的关系,对应服装款式呈腰、胯凹省形态;腰与胯部相联系的造型区,是服装造型设计的一个关键点,常常表现为高腰、中要、低腰等形式。当服装腰部偏低与胯重合,在服装造型上表象为超低腰形式;当腰部偏高在腰围线以上,在服装造型上表象为高腰形式。

参考文献

[1]潘健华 《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曹文译,女,任教于重庆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