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语堂作为文化传播者背后的几点因素
2011-05-14金博雅
摘要:本文对林语堂之所以在文化交流领城取得如此杰出成绩的原因作了闲述,分析指出林语堂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文化传播者,这取决于他深刻了解与精通中西文化及语言、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在中西两种文化接触中形成的特有的宗教信仰。
关键词:林语堂;文化传播;因素
引言
作为一名作家、翻译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和编撰者。林语堂为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他所有的贡献中,笔者认为最大的贡献是其对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在中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很多学者都曾努力构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并深化合理的文化观念,如严复、林纾等。但并非所有学者都如愿以偿地使中国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很多人的努力都只是一场徒劳。另外在建立合理的文化观念这一方面,康有为和谭嗣同也都没有成功。与以上学者不同,作为一名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家、翻译家和哲学家,林语堂不仅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化圈内最有智慧的人之一,而且被授命为第四十一届国际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编辑、散文家协会副主席。更有甚者,为了提高西方人对中国的理解,他用英语著书40余本,这些书出版之后都被翻译成好几种文字在世界多个国家出版。1989年,在讨论访问东亚前所做的准备时,美国总统布什说:“虽然他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精彩,但他的话,即使在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1] 作为一名影响超过近半世纪的学者,林语堂确实是一名成功的中西文化的诠释者。那么,又有哪些因素促使林语堂有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一、对中西文化及语言的深刻了解与精通
正如上文所提,在中国的文化交流史上,很多学者都曾努力构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但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与这些学者不同,林语堂掌握了丰富的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知识。那么他是如何达到这样一个透彻理解两国文化的境界的呢?这归咎于其长期有意识的对两种文化的对比。
为了比较两种文化,林语堂努力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大家都知道,另一位被认为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鲁迅,就经常指出中国与它国文化的不同,然后采取批判的态度来抨击国人的劣根性。与鲁迅不同,林语堂则从另一角度来审视两国文化。例如,当他谈及自由时,他不仅找出了它在中国的根源——道教,而且还分析了极力提倡自由并为其奋斗一生的西方杰出代表惠特曼和萨特。在林语堂看来,他更倾向于寻找两种文化的相似之处,力求创造一种世界文化。林语堂认为,中国人和外国人在人性上存有共同的特征。在他看来,一个有勇气和他自己的想法的人会发现:原来中西文化中存在某些共同点。
林语堂有意识的对比两种文化,探索他们的不同点。由于国度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东西文化必然存在诸多差异。1968年6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大学校长会议上,林语堂作为贵宾发表了有关中西文化的重要演讲,他指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们思考的方式不同。在国人的思维中,本能的观察为第一位。而西方人则以逻辑思维为先导。西方人认为只要逻辑推理和科学实践才能使我们的知识很好的指导实践。因此他们更喜欢抽象的推理分析方法。根据西方人的逻辑,事物可以分成多块来分析,其结果是,人们往往倾注于具体的某一块,而忽视了事物的整体性。对于中国人,因为其知识往往来自于先前的经验,因此当他们考虑事情时很容易实现参照整体的情况。由于对全世界缺少一个整体的认识,西方哲学很难正确回答有关人类的信仰、希望、博爱、爱国情怀、道德精神等的问题。
第二:在林语堂看来,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不同主要存在于感觉,而不是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去评判事情。一例为证:在战争中,西方统帅关注的是武力、装备和供给。而中国将领则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军队的士气上。再举一个例子:在应对疾病时,西医会特别关注病人的体温,而中国医生则经常会询问病人的感觉!
第三点:林语堂也会提到中国的“道”与西方哲学的真理的不同。林语堂认为“道”就是真理,但也含有一些超越真理的成分。孔子曾指出“道”不尽涵盖了生命之外的东西,同时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在西方哲学里,即便周围没有任何生命,真理依然存在。
以上观点是林语堂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总结。除了客观的综合性的评述之外,林语堂还谈到了自己的一些主观兴趣的影响。比如,因为特别喜欢英国文化,林语堂认为中英文化应该互相学习,以弥补各自的缺陷。在他看来,如果在遵守社会规则和组织等方面,国人能够学习英国人的绅士精神;而在热爱生命和崇尚自然等方面,英国人能够学习中国人的方式,那么两国人民都会从各自的学习互补中收益。
纵观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观,我们不难发现两种趋向,一种是主张中国文化全盘西化;另一种是借鉴西方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与以上两种作家不同,林语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两种文化,他既没有采用极端的观点全面否定某种文化,也没全盘肯定某种文化。而是站在两种文化之外,指出他们的不同和相似之处。在林语堂看来,他的文化观是要创造一种世界文化,这种世界文化要能融化中西两种文化的精髓。能被两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共同接受。林语堂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一生都在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其他因素的影响
作为一名文化交流家,林语堂精通中西两种文化,如果没有这些知识,林语堂不可能很好的沟通两国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着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比如他优秀的英语水平、人生观和独特的宗教观等都对林语堂的文化传播工作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就笔者个人观点,认真参考这些因素,将更有利于我们对林语堂传播中西文化所作的巨大的贡献的理解。下面笔者将结合这些因素来分析林语堂的文化传播。
从林语堂的创作中,我们不难得出其朴实、清晰与简约的写作风格,这无疑是一种通俗风格的标志。对于通俗风格,英国作家哈兹里特曾评论说:“因为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是一种庸俗写作方式,并且认为不写深情的文章是随意的创作。事实上要创作具有通俗风格的文章并非易事”。[2] 林语堂也曾谈到了深情与随意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通俗风格是以简洁、纯洁和高雅著称。关于通俗风格的主题,林语堂曾幽默点评过。他曾说一个优秀的作家犹如中国历史上的杨贵妃可以对皇帝直言不讳,而不像其她妃子为了赢取皇上的赏识而浓妆艳抹,装腔作势。很少有作家敢用通俗的写作方法来冒险,因为它很难被驾驭。那么林语堂为什么能灵活应用它以达到沟通中西文化的效果呢?这得归咎于他的生活经历。在儿时,林语堂就开始在教会学校重点学习英语,16岁时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他仍然选择英语作为他的主修课。后来林语堂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有积累的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海外求学又使他的写作和英语水平倍增。在那个时代,英语文学界的通俗风格已经成功从培根笔下传到斯威夫特和哈兹里特。作为一名精通英语的大家,林语堂不可能不受此种写作风格的影响。林语堂曾在《开明英语文法》提到:写一篇良好、地道英语风格的文章,就应该注重使用简单的单词。当时在国内很少有学者能运用简单词汇创作出具有通俗风格的文章,而林语堂却能用通俗幽默的英语单词表达深刻的思想,既能让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不感到晦涩,又很好的传播了中国的文化,真不愧是一举两得。
林语堂一生所受挫折颇多,尽管如此,他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过着丰富多彩、健康的生活。林语堂把毕生的经历都花费在欣赏生活和这个多彩的世界上。他竭尽全力去发现自然,社会和整个人类的美。并把这种种美用不同的简洁的语言传达给不同的人们。以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在那动乱的时代,林语堂何以有这积极地人生态度?笔者认为与他特殊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林语堂受基督教、道教、儒教影响颇深,并结东西方宗教精髓于一身,养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在林语堂的眼中,世界并不混乱,而是掌握在像上帝一样的神的手中。在其著作中,林语堂分析中国人信仰基督教,大多数人是因为和遵守基督教训的基督徒的人格有了亲密的接触,发觉他们之间「彼此相爱」以后而起信。在他的书中,他多次举出基督徒感人的故事,而使人跟着他信仰基督,包括他本人在内。这正是圣经上所说的有信心必须有善行。在四福音书里,记载耶稣的教训,在在唤起门徒要以他们的行为来表现他们的爱心。林先生强调这点,乃是对基督徒一个有力的警告,如果一个基督徒不能将上帝的爱心在他的行为上彰显出来,他就不能得人如得鱼,即使你会传福音,也不过是鸣的锣、响的钹而已!我们基督徒应该时时警惕,在行为上在在留心,给世人树立好榜样,来吸引更多的人归主,将天国建立在人间。
结语
林语堂是一名成功的文化传播者,他的作品总能传达极具睿智和哲理的思想,这取决于他深刻了解与精通中西文化及语言、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在中西两种文化接触中形成的特有的宗教信仰。
参考文献
[1]施建伟.《幽默大师:名人笔下的林语堂,林语堂笔下的名人》[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1988: 2
[2]施建伟.《林语堂研究论文集》[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35
作者简介:
金博雅,湖南新邵人,1985年3月出生,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200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